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摘要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miR-1207-5p、miR-186-5p表达水平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LSCC患者,取手术切除的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miR-1207-5p、miR-186-5p、PI3K mRNA、Akt mRNA表达。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统计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情况。分析miR-1207-5p、miR-186-5p与PI3K、Akt的相关性以及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LSCC组织miR-1207-5p、miR-186-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PI3K mRNA、Akt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LSCC组织miR-1207-5p、miR-186-5p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肿瘤直径≥1 cm、低分化、TNM分期Ⅲ期、颈部淋巴结转移LSCC组织中miR-1207-5p、miR-186-5p表达低于肿瘤直径<1 cm、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miR-1207-5p低表达、miR-186-5p低表达LSCC患者3年总生存(OS)率和无复发生存(RFS)率低于miR-1207-5p高表达、miR-186-5p高表达LSCC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 III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是LSCC患者复发和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高miR-1207-5p、高miR-186-5p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LSCC组织中miR-1207-5p和miR-186-5p表达均下调,与LSCC恶性病理特征、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以及低生存率有关。  相似文献   
72.
外科动物实验中猪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猪作为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外科实验中运用传统的麻醉方法时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而死亡,我们使用全麻插管技术,并辅以术前术后各种对症处理,成功地解决了手术中猪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了探讨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17只鹅喉羚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群体来源。[方法]对这些鹅喉羚线粒体控制区(D-loop)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别计算了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和核苷酸多样性(Pi)以及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单倍型NJ(Neighbor-Joining)聚类图。[结果]D-loop区和Cytb分别获得了978bp和543bp的基因片段,D-loop区识别出11个单倍型,Cytb区识别出3个单倍型;D-loop和Cytb的单倍型多样度(H)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863、0.01028和0.330、0.00077;个体之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024,最小遗传距离为0.001;17只鹅喉羚分别聚为2个分支。[结论]该鹅喉羚群体D-loop区多态性较丰富,在野外可能来自两个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双管喉罩(PLMA)在小儿眼科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小儿眼科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P组)双管喉罩组、(L组)普通喉罩组、(T组)气管插管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导管)后(T1),手术开始1分钟后(T2),手术刺激最强(T3),拔出喉罩(导管)前(T4),出手术室前(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用量(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呛咳、低氧血症、喉痉挛、声音嘶哑、咽喉痛)。结果:P组、L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T组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成功率。P组和L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T组(P〈0.05)。与T组比较P组、L组在T1、T2、T3、T4时HR较慢,MAP较低,BIS值较高(P〈0.05),T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大于P组、L组。P组和L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结论: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PLMA放置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通气情况良好,发生反流、误吸、分泌物增多等并发症少,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7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3组,A组4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喉罩通气)、B组42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喉罩通气),C组4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面罩通气),均采用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法。观察麻醉诱导时间、术中反应、麻醉效果、镇静效果评分、苏醒时间、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丙泊酚总用量:A组为(335.2±56.4)mg,B组为(466.5±64.8)mg,C组为(334.8±59.7)mg,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13,P〈0.05;Ramsay评分:A组6分的例数为37例(86.0%),B组为30(71.4%),C组为34(81.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5例(11.6%),B组为15例(35.7%),C组为7例(16.7%),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6,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6.
自从人类开始游牧于欧亚大陆草原,这里的自然动物组成就受到牧业文明的强烈影响。普氏野马曾经游弋的荒漠草原,自占即是蒙古野驴、野生双峰鸵、鹅喉羚、黄羊等有蹄类动物的家园,如今这些物种或野外灭绝或分布区锐减,代之以家马、牛、绵羊、山羊及家骆驼等家畜,并占据着绝大部分草原区域,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麻醉恢复室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谵妄)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谵妄),分析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老年骨科全麻患者中,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83例,发生率为41.50%(83/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与年龄、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吸烟史、术前血糖、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压积、手术类型、术中失血量、电解质紊乱有关(P<0.05),而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总蛋白、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钾、手术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12g/dl、术中失血量≥200 mL、电解质紊乱均为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术中失血量、电解质紊乱等,临床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合理制定手术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9月~2020年10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NMES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吞咽时程缩短、最大波幅值升高,且实验组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最大波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增大,且实验组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SWAL-QOL总分均升高,且实验组的SWAL-QOL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ES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改善,提高舌骨肌肌群肌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ICP-OES法,测定分析了长梗喉毛花和镰萼喉毛花中的21种矿质元素。所采用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各元素的检出限均低于0.0036 mg/L,建立了测定喉毛花中多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两种喉毛花中Ca、Mg、Fe三种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在检出的人体所需常量和微量元素中,除Se元素外,其他常量、微量元素在长梗喉毛花中含量均高于在镰萼喉毛花中的含量。Pb、As两种重金属元素在镰萼喉毛花中的均含量高于在长梗喉毛花中的含量,Cu则反之。  相似文献   
80.
揭示涡结构演化对病毒气溶胶扩散的影响作用,对于有效防治呼吸道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人体在循环呼吸模式下口喉模型内的涡结构演化及气溶胶扩散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口喉模型内涡结构演化过程以及气溶胶扩散状态.结果表明:受呼吸流涡结构演化的影响,颗粒轨迹主要分布在上气道内涡量集中的区域;受横向涡结构和纵向涡结构的共同影响,部分病毒气溶胶颗粒具备了混合有环状轨迹和波状轨迹的螺旋状轨迹.本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涡结构演化与气溶胶扩散行为的关系,为深入认识病毒气溶胶上呼吸道传播特点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