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1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1引言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8%(1200万公顷),达到1.6亿公顷。同时,全球人口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70亿2011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16年,在连续15年(1996至2011年)的增长后,201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生物技术是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11年已达到1.6亿公顷,增长94倍,这一增长使得转基因技  相似文献   
72.
(2003年第9期) 1.美国能源部(DOE)明确提出一个大项目,称之为"从基因组到生命"(genomes to life).今年投入3 700万美元,明年将增至6 6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3.
1 概况澳大利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紧随美国的趋势 ,即多数是新开办的小型公司。这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生物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大型化学、医药和农业公司 ;而亚洲则是政府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第一个现代生物技术公司是SilienusPtyLtd。该公司于 1972年在墨尔本成立 ,主要为科学研究生产小批量的生物试剂。之后 ,于 1976年新南威尔士大学成立了AusigenBiojetInternation al ,这是一家资产分派产生的环境生物技术公司。尽管在 2 0世纪 80年代早期生物技术公司的数…  相似文献   
74.
2007年1月,位于日本大阪府埽市的世界第一座以废木材为原料.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乙醇的商业化工厂——“日本生物乙醇关西乙醇制造事业所”举行了开工典礼。日本环境大臣若林出席了此次开工典礼。含3%从废木材中生产的乙醇的汽油将提供给汽车加油站。在原油价格上涨和生物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产业化迅猛发展的生物乙醇终于也开始在日本投入了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5.
2007年1月,位于日本大阪府埽市的世界第一座以废木材为原料.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乙醇的商业化工厂——“日本生物乙醇关西乙醇制造事业所”举行了开工典礼。日本环境大臣若林出席了此次开工典礼。含3%从废木材中生产的乙醇的汽油将提供给汽车加油站。在原油价格上涨和生物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产业化迅猛发展的生物乙醇终于也开始在日本投入了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精准诊断技术,特别是早期诊断技术是临床亟需的。近年来,以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非侵入性体外诊断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高表面活性、独特的光电特性、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表面修饰、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发展了新型的AD体外检测和诊断的纳米技术,大大提升了AD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且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在AD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AD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检测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材料在生物标志物富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光电信号转导技术以及增强检测信号和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除此之外,还简要介绍了AD纳米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前景,总结了AD体外诊断技术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为AD精准诊疗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7.
1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态势作为2006~2015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第二个10年的头一年,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继续以两位数向上攀升,增长率达13%,即增加了1200万顷(3000万英亩),达到1.02亿公顷(2.52亿英亩)。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年份,转基因作物的年度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亿公顷大关。准确地讲,如果计算应用2~3种“基因叠加”特性在单一生物作物品种中以实现多种优势的“昨日复合民生状面积”,其实际数字应为1.177亿公顷,比估计的1.02亿公顷高出了15%。  相似文献   
78.
经遗传修饰生物体的研究进展及其释放后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8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突飞猛进。转移不同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被批准进入大田试验的有40个以上的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水稻等4种谷类粮食作物,主要的纤维作物棉花,蔬菜种类10种以上,水果9种,其它还有油料作物,牧草和花卉等。到1996年6月已被批准进入市场的已有18种,还有一批有待批准商业化。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已第一次批准一种喂饲其它螨的转基因螨进入大田试验。第一个转基因线虫也正在申请向环境释放。已至少有25个发展中国家,10个以上作物转基因成功,GMOs作大田释放的总数在160次以上。基因工程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有不少数量的科学家或如“有关科学家联盟”等一些非政府组织指出基因工程的产物向环境释放会可能带来生态或环境危险。发达国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的政府对GMOs批准释放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后者要比前者慎重得多。最近丹麦科学家已证实转基因油菜中的抗除草剂基因已经转入杂草中;由美国一种子公司开发的转基因大豆被证实对人体过敏而其产品决定不向市场投放。要有充分的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相结合,对经遗传修饰生物体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造成环境或生态危机进行充分的评估。在这基础上作出权衡,供政府决策者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不仅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因此,生物安全问题是每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会议的主要讨论议题。  相似文献   
79.
纳米杀虫剂及其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大侠  潘寿贺  白海秀  杜江  刘峰  侯有明 《昆虫学报》1950,63(10):1276-1286
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关注,期望该技术可提高农药和肥料的利用率,提升应用效果。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农业害虫防控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为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智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了纳米杀虫剂的应用优势和增效途径的研究现状。纳米杀虫剂的优势源于:纳米载体可能损伤害虫体壁造成失水或扰乱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化的纳米载体可实现靶向递药而提高药物利用率;纳米载体上功能基团的引入及其尺度效应,提高了杀虫剂在植物表面的粘附性及被植物吸收的性能;可运载核酸农药进入植物,进而调控植物或害虫的目标基因的表达。纳米杀虫剂虽表现出诸多优势,但仍有问题亟待研究:(1)植物吸收纳米杀虫剂依赖于颗粒尺度和载体种类,应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尺度和载体,在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农药残留;(2)应结合纳米杀虫剂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转移和富集行为及因载体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综合评价纳米杀虫剂的环境风险;(3)目前,大多数纳米杀虫剂的制备工艺过于复杂和精细而不适合工业化生产;(4)应制定纳米杀虫剂制剂的标准及环境风险评价准则,为农药登记提供依据。此外,纳米传感器在农业害虫监测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0.
自70年代末开始利用基因重组(rDNA)技术以来,在这10年中,生物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医药和医疗领域,生物技术的开发最受重视,部分产品已从临床试验阶段转入实用化阶段。本文介绍其最近的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