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曾叶玲  康小瑜 《蛇志》2005,17(4):279-280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无力为特征,多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患。两者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两种疾病同时发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曾收治2例以糖尿病为首发症状合并周期性瘫痪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2.
丁雄飞 《蛇志》2005,17(1):22-23
黄蜂螫伤一般症状较轻,仅局部处理或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即可获痊愈,严重者可并发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循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而并发周期性麻痹者极为罕见。2004年5月,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凌如芳 《蛇志》2006,18(1):43-44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钙通道病,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驰缓性瘫痪和低血钾为特征的常见疾病。严重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及心律紊乱,致呼吸停止,昏迷及心搏骤停,是急诊常见的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中,男61例,年龄17~60岁,平均(35·6±6·1)岁;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33·6±6·1)岁。男女比例3·4∶1,首次发病40例(50·6%),2次或2次以上发病39例(49·4%)。合并甲亢34例(43%),其中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0例…  相似文献   
44.
黄荣 《蛇志》2008,20(2):155-156
周期性麻痹是急诊内科的常见急症.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急诊收治的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周期性张应变对面颌肌细胞Na+/K+-ATPaseα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以确定其作用及机制.方法:在建立面颌肌细胞的力学刺激-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周期性张应变对Na+/K+-ATPase α1和α2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加力组分别给予1、2、12、24和48h的力学刺激,施加力值为15%的细胞形变,频率为10cycles/min.以静态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包含4个实验样本.Western blot检测Na+/K+-ATPaseα1和α2亚单位蛋白的表达.结果:α1亚单位的蛋白表达量除加力1h组与对照组之间、加力24 h与48 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以及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α2亚单位蛋白表达量除加力24 h与48 h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以及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张应变可刺激α1和α2亚单位蛋白表达增加,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受抑制.提示在肌能力的刺激下,面颌肌细胞的相关酶蛋白的功能及表达将发生适应性改建,但其功能亚基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同.这为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6.
《昆虫知识》2009,(5):702-702
蟑螂和一些昆虫会周期性地停止呼吸,这让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一种假设认为,通过关闭外骨骼上名为通气孔的一个微小的呼吸瓣,这些昆虫能够防止体内的蒸发作用。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研究人员最近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测试。他们在5周的时间里,将一种宠物蟑螂灰色蜚蠊Nauphoeta cinerea放置在具有不同湿度的瓶子中。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探讨周期张应力作用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以HPDLFs(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为对象构建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对照组为0h,0h+LY294002,加力组1 h,6 h,12 h,12 h+LY294002,24 h,力值定为15%,频率为1/6HZ,即10循环/分钟。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和凋亡情况,应用RT-PCR技术检测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Hoechst 33258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细胞核为弥散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荧光,实验组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出现可见致密浓染的颗粒、新月体或环状荧,RT-PCR结果显示Bcl-2与Bax基因表达均呈现时间依赖性。12 h HPDLFs的细胞凋亡数达最高峰值(P<0.01),24 h细胞凋亡峰值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加力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LY294002后,Bcl-2/Bax比值较加载相同时间的加力组小(P<0.05)。结论: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张应力能促进HPDLFs凋亡;随着时间的延长(24h),细胞凋亡受到抑制;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在周期性张应力介导的HPDLFs的凋亡。  相似文献   
48.
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类和家畜动物中引起周期性大暴发。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感染了几亿人,导致5千万人死亡。近期,从冻存的1918人类肺组织中扩增出的1918流感病毒基因,种系发展分析显示:其蛋白序列与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很高,仅存在少数氨基酸的差异。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异三聚体聚合酶复合物(PA、PB1、PB2)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有关,并在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9.
无机盐诱导鱼腥藻 595 (Anabaena sp.595)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腥藻595(Anabaena sp.595)在0.05mol/L钾、钠、铵的盐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的诱导下,2d后即出现显著的细胞学效应:细胞体积增大,明显液泡化;少数细胞发生横向和不均等分裂;藻丝片段化,异形胞分化率相对提高。其中,铵盐培养的藻丝细胞内出现特异的浓缩颗粒状区域。钙盐、镁盐也诱导类似细胞学变化,但作用较弱。在含0.1mol/L NaO的培养基中长期培养,细胞出现周期性分化行为,开始细胞膨大并液泡化,以后色素质重新充满细胞,液泡消失,然后细胞分裂至正常细胞大小,成为接近正常的藻丝,但接着又膨大液泡化,如此进入新的周期过程。  相似文献   
50.
鸟类的周期性繁殖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多数鸟类的繁殖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光周期 ,传统观点认为可促进繁殖活动的长日照能导致许多鸟类的生殖系统处于光不应状态 ;非光周期因素如食物的多寡、环境温度等其它条件也可影响特殊生活环境中的鸟类的繁殖活动。鸟类的周期性繁殖是环境因素导致神经内分泌过程改变的结果 ,受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的调节 ,其中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