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利用Winscanopy2006冠层分析仪测定2009年7月初至11月初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谷地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并将经过木质部分所占比率、冠层水平集聚和簇内集聚校正的11月初LAIe作为真实叶面积指数(LAIt),结合凋落物法测定3种林型的LAIt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白桦次生林的LAIe在7月达到峰值(2.21),谷地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的LAIe在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2.57、2.68.白桦次生林、谷地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的LAIt均在7月达到峰值,分别为3.44、3.86、6.93;相对于本文探讨的方法,光学仪器所测定的LAIe在最高叶面积指数期分别低估33.1%、32.9%、66.0%;而在整个调查期内,谷地云冷杉林和阔叶红松林LAIe平均低估22.8%和56.5%,白桦次生林平均高估13.2%.  相似文献   
72.
1)课本上建议在载玻片上画边长为2 mm的小方格,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这样尽管利用最小的目镜和最小的物镜,还是看不全一格,数出的尘埃粒子数量不准确,可能会出现重复计数或漏计数而数错,出现较大误差。笔者在实验中作了以下改正:将边长为2 mm2的方格改为1 mm的方格,在低倍显微镜下1 mm2的方格则可见一到两格,这样数出的尘埃粒子就不会出错了。  相似文献   
73.
光照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生长于不同光照环境(林内和林外)下的蒙古栎幼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具有明显影响,林外幼苗单株生物量为林外的4.48倍,其中以根系生物量的差别为最大,林外为林内的6.23倍;林外与林内幼苗根冠比分别为2.70和1.11.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蒙古栎幼苗的叶片形态表现出明显不同,林外叶片比叶面积明显低于林内,分别为139.55cm2/g 和284.94cm2/g,林内约为林外的2.04倍;一次生长叶面积林外明显低于林内,总叶面积则高于林内.二次生长使蒙古栎幼苗的叶面积有明显增加,但是经过二次生长后,幼苗的单株生物量没有明显增加,说明二次生长叶片对于蒙古栎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没有明显贡献;光照对于蒙古栎主干及根系的形态具有明显影响,林外幼苗高(包括二次生长)明显低于林内幼苗,而地径则相反,林外幼苗根系的长度和直径则明显高于林内幼苗;林外幼苗顶芽体积明显大于林内幼苗.同时,林外幼苗的二次生长导致顶芽体积明显下降,从而对翌年的高生长量和未来干型产生影响.认为,蒙古栎幼苗通过形态上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来适应不同的光环境以获取最大的碳收益.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菊苣(Cichorium intybus)叶片生长和光合生理对不同用量保水剂的适应能力和生理响应机制,以不施保水剂作为对照(CK),测定了施用不同用量保水剂(15 kg · hm~(-2),30 kg · hm~(-2))条件下大田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菊苣(Cichorium intybus)的比叶面积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保水剂对紫花苜蓿的比叶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菊苣的比叶面积具有显著影响(P<0.05).对紫花苜蓿而言,保水剂施用量为15 kg · hm~(-2)时,其P_n、g_s和WUE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但施用量为30 kg · hm~(-2)处理时,其P_n、和g_s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1),但是却维持较高的WUE;对菊苣而言,施用保水剂降低了其P_n和T_r(P<0.01),但WUE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紫花苜蓿和菊苣采取两种不同的生理适应策略来适应变化了的水分环境条件.紫花苜蓿P_n与g_s、P_n与T_r的相关性均以保水剂施用量为30 kg · hm~(-2)处理最紧密(P<0.01),而P_n与WUE的相关性则以对照最为紧密,依次为15 kg · hm~(-2)处理和30 kg · hm~(-2)处理;菊苣P_n与g_s、Tr和WUE的相关性强弱均表现为15 kg · hm~(-2)处理<30 kg · hm~(-2)处理<对照,表明保水剂影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叶片参数和光合特性对保水剂的响应并不具有一致性,植物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调节其形态和生理过程,以维持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5.
密度制约是植物种内竞争效应之一.叶面是植物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的有效渠道之一,叶面积指数是植物种群资源利用率和维系植物碳平衡的重要指标.以叶面积指数为测度,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叶面积指数与密度间的关系来判定春小麦有效能量利用与密度间的关系,并得知小麦在营养生长期(抽穗期以前)各水分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均随种植的密度递增,而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明显下降,在高密度区(4000~10000)尤为明显,且密度1000~10000的叶面积指数趋于稳定.从拔节期到成熟期水分条件正常的叶面积指数比干旱处理的明显要高,而且主要表现在高密度区,但是它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春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变化趋势也是和叶面积指数一致的,这充分反映了叶面积指数与植物种群资源利用率或生物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植物群落的能量利用.因此,对植物叶面积的研究将对探讨植物物质能量交换的平衡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邓蕾  王鸿喆  上官周平  刘广全 《生态学报》2010,30(18):4889-4897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主要生长月份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lii Kom.)叶片比叶面积(SLA)和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探讨其对生境条件及生长时间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柠条锦鸡儿叶片SLA随生长月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生境叶片有机碳(C)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叶片全氮(N)含量、全钾(K)含量对生长月份的变化响应明显,变异幅度较大,而随生境条件发生的变异较小;叶片全磷(P)含量在不同生境随着生长月份发生的变异较大。不同生境叶片N/P随月份发生的变异较大、C/P的变异较小;叶片C/N、C/K在不同生境间无明显差异,但均随生长月份而产生较大变化,叶片N、P、K的含量与SLA相关性不明显。所以,生境条件和生长时间是柠条锦鸡儿叶片结构特性和养分组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其叶片比叶面积与矿质养分含量受外界环境因子和自身发育状况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77.
刈割、施肥和浇水对垂穗披碱草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的补偿生长特性受放牧强度和生境资源获得性的影响。通过为期2年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刈割高度(留茬1cm、3cm及不刈割)、施肥(施、不施)和浇水(浇、不浇)处理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atans)补偿生长的影响,并结合对各处理分株密度、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相对生长率的变化研究,探讨了其补偿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刈割后垂穗披碱草分株种群密度显著增加,补偿生长高度显著降低,比叶面积和相对生长率随刈割强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显著;施肥能显著增加垂穗披碱草的补偿生长高度、比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相对生长率;浇水处理以及刈割、浇水、施肥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可见,在刈割条件下,垂穗披碱草具有一定的密度补偿机制,但由于刈割抑制补偿性高生长,导致分株高度出现低补偿。因此,即使刈割后比叶面积和株高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也不一定必然引起株高的超补偿;但施肥可显著提高垂穗披碱草的补偿能力,增加耐牧性,证实了改进后的限制资源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7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N水平对雪茄外包皮烟叶片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施N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叶片总N含量,每株5 g的施N量能显著提高雪茄外包皮烟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烟叶面积的增加.(2)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对施N量的响应不同,CTK含量、CTK/ABA和叶绿素含量与叶片中总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烟叶中内源激素水平明显地控制着烟叶的发育,ABA含量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CTK、GA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雪茄外包皮烟叶片生长发育、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与施氮水平关系密切,改善N肥用量可以调控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而影响叶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9.
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1999-2000年的水稻田间试验实测光谱数据,对水稻不同生长期特性建立的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向模型进行了一些主要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及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水稻冠层叶、茎干、穗等作用及水稻不同生长期特点的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向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水稻多组分反向光谱的角度分布特征,较准确地模拟水稻不同条件下水稻的自然方向反向系数和冠层"热点"效应的非对称性分布。得到了薄层水体和土壤背景的一次反向辐射以及在冠层内部、薄层水体和土壤表面相互间的多次反向辐射随水稻各组分平均倾角的变化规律,冠层双向反向率随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0.
王苗苗  王绍强  陈斌  张心怡  赵健 《生态学报》2023,43(6):2408-2418
CO2施肥效应是全球变绿的主要原因,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持续增加,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CO2施肥效应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未来气候情景数据和Farquhar模型,并结合生态过程模型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定量化研究2020—2050年CO2施肥效应对全球叶面积指数(LAI)和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20—2050年,在RCP2.6、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CO2施肥效应导致的LAI年际变化趋势分别为0.002、0.003和0.005 m-2m-2a-1;三个气候情景下CO2施肥效应对LAI的影响为CO2每增加0.1%,LAI平均增加约8.1%—9.2%,由此导致GPP对应增加7.9%—14.6%;由CO2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