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991.
泡沫病毒的基因内部启动子刘佳建耿运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关键词泡沫病毒内部启动子反式激活因子泡沫病毒在分类上属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泡沫病毒属(Spumavirus),因其感染细胞后可诱导产生类似泡沫的大量空...  相似文献   
992.
菠萝叶片中有机酸含量、转氨酶和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菠萝叶片中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和草酸等有机酸和转氨酶、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除了草酸外,其他4种有机酸的含量都呈白天降低晚上增高的趋势。有机酸的含量在上午9∶00时有最高值,下午18∶00时有最低值。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和草酸的昼夜最大差值分别为140、61、31.8、8.2和6.7mmol·kg-1FW。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与有机酸的趋势一致,白天降低晚上增高。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酸、谷丙转氨酶活性在下午18∶00时有最高值,凝胶电泳显示菠萝叶片中有新的蛋白带出现。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菠萝叶片中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酰,α-酮戊二酸和草酸等有机酸和转氨酶、脱氢酶活性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除了草酸外,其他4种机酸的含量都呈白天降低晚上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4.
16种高山植物叶片内的异细胞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报道了16种高山植物叶片内异细胞的分布和特征,其中8种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的一层或两层细胞为民细胞,有些种的海绵组织中含有异细胞;有此种的上表皮中含有异细胞。另外绝大多数的植物的维管组织之中有异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995.
器官间关系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片衰老是整个植株生理特性的敏感表现,受根系、茎、生殖器官和其他叶片等器官的影响。器官间关系影响叶片衰老可能是通过竞争体内营养、水分等物质、竞争环境因子、源库关系、激素等信息系统调节等机制实现的。从整株水平上加强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和控制技术研究,将为生产上控制衰老、减少叶片异常衰老造成的产量和品质损失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6.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年来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代谢研究进展作一介绍,包括叶绿素降解产物分离、检测和命名;叶绿素降解途径及降解酶系。此外,对叶绿素降解意义及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97.
激动素对离体小麦叶片中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浓度的氯霉素(4gL-1)具有加速叶绿素降解,削弱KT的保绿及保持蛋白质含量的能力。放线菌酮有效地阻止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0.5gL-1的放线菌酮和10mgL-1的KT在保持叶蛋白质含量上相互加成。KT也能阻止小麦黄化叶片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为氯霉素所削弱。  相似文献   
998.
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观察表明,非生物体有消荧光现象,生物体也有消荧光现象.它是激光与物体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是一个多光子过程,并且荧光消失过程伴随二次谐波产生.荧光消失过程中,荧光能量部分地转换为二次谐波信号,经粗略计算,转换效率大约为2.2%.  相似文献   
999.
油菜素甾酮(brassinosterone)是合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的前体,它具有70%以上的油菜素内酯生物活性。油菜素甾酮的B环-6-酮基经与盐酸羧甲基羟胺反应后得到油菜素甾肟,当浓度为10μmol/L时用水稻叶片倾斜法测得其生物活性比对照增加60%以上;当浓度为2μmol/L时能促使黄瓜下胚轴伸长,比对照增加20%。用油菜素甾肟与油菜素内酯或油菜素甾酮一起处理黄化水稻幼苗,测得水稻叶片与叶路之间的倾斜角度介于它们单独处理之间。用氯胺-T法制备125I-组胺,再与油菜素甾肟结合。先用黄瓜幼苗下胚轴伸长法初步筛选活性组份,再用水稻叶片倾斜法鉴定活性,表明Rf0.93处的组份能使水稻幼苗叶片的倾斜活性增加25%,其放射性比强为73.8GBq/mmol。  相似文献   
1000.
水稻叶片按形态差异可分为芽鞘(胚芽鞘或鞘叶)、不完全叶和完全叶三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稻叶指的是完全叶(计算叶龄一般从完全叶开始),它由叶鞘、叶片(叶身)、叶枕(叶环)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另外还有叶耳和叶舌。无叶耳和叶舌的品种称为筒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