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2例有恶性肿瘤病史需行PICC置管、浅静脉直视下不明显或触摸不到、不适合盲穿患者42例进行超声引导下改良的PICC术。改良方法包括穿刺支架超声引导以及用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替代Seldinger包内的穿刺针进行,并与23例标准PICC法对比分析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穿刺成功率均为100%,其中改良PICC患者41例穿刺一次成功,一次成功率为97.6%;标准PICC患者21例穿刺一次成功,一次成功率为91.3%。两种方法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改良患者中发生2例并发症,包括局部水肿1例及导管异位1例;23例标准PICC患者中发生6例并发症,包括局部水肿2例,导管异位1例,静脉炎1例及局部感染2例。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的PICC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穿刺注射。穿刺以通过苍白球中心的鼠脑切面中尾状核区为靶目标,穿刺后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确定穿刺点位置,比较MRI预扫描定位穿刺与经典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结果 MRI预扫描定位组穿刺准确率为88.89%,经典穿刺组穿刺准确率为66.67%;两种方法的穿刺定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MRI预扫描组的穿刺定位准确度明显高于经典穿刺组。结论 MRI预扫描可显著提高鼠脑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是进行立体定位精细穿刺的必要操作。  相似文献   
33.
吴小琼  莫涛 《蛇志》2009,21(4):329-330
碘酊是碘和碘化钾的醇溶液。为广谱杀菌剂。对大部分的细菌、病毒、真菌、细菌芽胞都具有杀灭作用,常用于手术野、麻醉部位皮肤消毒。脊髓硬膜下或硬膜外麻醉是现代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在麻醉结束以后通常用3L敷贴覆盖穿刺点的皮肤以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34.
35.
摘要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对心跳骤停抢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于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跳骤停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方式将患者分为B组(可视喉镜气管插管,n=50)、A组(传统直接喉镜气管插管,n=48)。对比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气道与牙齿损伤、心肺复苏质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插管次数少于A组,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短于A组,气道与牙齿损伤比例少于A组(P<0.05)。B组的插管成功率、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插管后1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低于A组同期(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用于心跳骤停抢救患者,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心肺复苏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6.
何小瑞 《生理学报》1992,44(2):109-114
我们先前已在麻醉大鼠中用锂清除率方法从全肾水平证实,脑室内注射高张盐水(icv.HS)引起的利尿和利尿钠反应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和近球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本实验用肾小管微穿刺方法从肾单位水平进一步观察icv.HS对浅表肾单位的单个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近曲小管和髓袢的重吸收的影响。实验在麻醉大鼠中进行。icv.HS后,单个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从39.6±1.9nl/min增加至48.8±2.0nl/min(P<0.001);近曲小管末段小管液流量从20.5±1.4nl/min增加至28.4±2.0nl/min(P<0.001);小管液菊糖浓度与血浆菊糖浓度的比值从1.98±0.98降低至1.69±0.05(P<0.01)。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到的近曲小管重吸收分数从49.2±2.2%下降至41.7±1.8%(P<0.001),而近曲小管的绝对重吸收无明显改变。这些结果与用锂清除率方法获得的结果相符合。icv.HS后,髓袢的绝对重吸收升高,而重吸收分数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刺激脑内渗透压感受器可增加浅表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率,并降低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增加髓袢的负荷,使髓袢的绝对重吸收增加。本实验结果不能排除icv.HS对髓袢的重吸收过程具有直接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B 超引导下粗针穿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使用B 超引导下粗针吸取穿刺对120 例乳腺肿块进 行穿刺活检,然后进行固定,脱水,染色,镜检,结合临床作出病理学诊断。结果:粗针穿刺诊断包括良性病变48 例,非典型性导管 上皮增生(ADH)32 例,导管内癌12 例,浸润性癌28 例。与后续手术标本病理诊断比较得出确诊率,其中良性病变的诊断率为 95.83%(46/48),ADH 的确诊率为75%(24/32),导管内癌的确诊率为58.33%(7/12),浸润性癌诊断率为92.86%(26/28),其中导管 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而ADH 与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病变间的确诊率有差异,但本 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对乳腺浸润性癌和良性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但对ADH和原位癌的确诊率较 低,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粗针穿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使用B超引导下粗针吸取穿刺对120例乳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然后进行固定,脱水,染色,镜检,结合临床作出病理学诊断。结果:粗针穿刺诊断包括良性病变48例,非典型性导管上皮增生(ADH)32例,导管内癌12例,浸润性癌28例。与后续手术标本病理诊断比较得出确诊率,其中良性病变的诊断率为95.83%(46/48),ADH的确诊率为75%(24/32),导管内癌的确诊率为58.33%(7/12),浸润性癌诊断率为92.86%(26/28),其中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而ADH与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病变间的确诊率有差异,但本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对乳腺浸润性癌和良性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但对ADH和原位癌的确诊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9.
黄岩  陈松旺  戴洁  张平洋 《生物磁学》2011,(7):1298-130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