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邓莉莉  张玲 《生命的化学》2007,27(5):439-441
肾脏纤维化过程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促进纤维化的因素,为正调节因素;另一方面是抗纤维化的因素,为负调节因素。近年来,发现了一些肾脏纤维化的内源性负调节因素,比较公认的有肝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核心蛋白聚糖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该文介绍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抑制肾脏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22.
壳聚糖温敏凝胶是一种新型的可注射、在体固化的载体材料,该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呈生理中性的溶液状态,在37℃左右可由溶液转变成水凝胶。该水凝胶对大分子药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但对小分子药物缓释效能极差。为制备同时缓释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和抗菌药物氯己定的功能性壳聚糖温敏凝胶,将小分子药物氯己定先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结物,再将rhBMP-2与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共混于壳聚糖温敏凝胶中,通过HAAKE粘度测量仪,对比加入目标药物前后系统的流变学性质,并且分别通过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量目标药物的体外释放性质,温敏凝胶系统的流变学性质几乎未受加入药物的影响。而氯己定从凝胶系统中释放的速度大大减慢,药物持续释放可保持1月以上。同时,rhBMP-2也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通过先行环糊精包结共混的方法,成功制备同时缓释rhBMP-2和氯己定的功能性温敏凝胶。  相似文献   
923.
敖成齐 《广西植物》2007,27(6):836-839
含笑的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3~6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细胞在发育后期由单核分裂为2核,原位解体,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也有左右对称型的;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在前人对含笑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描述基础上,丰富了含笑的胚胎学资料,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4.
桤木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桤木插穗进行解剖观察,研究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桤木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3部分组成。皮孔有2种类型。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交叉处的细胞活动,产生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薄壁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分裂分化形成的不定根沿着韧皮射线向皮层延伸;(4)随着不定根内部的维管系统的发育,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  相似文献   
925.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害虫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娟  姬兰柱 《生态学杂志》2007,26(5):673-677
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6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筛选出影响虫害发生面积的7个气象因子,并分别对其做相关分析,研究了气象因子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模拟虫害发生面积预测方程.结果表明:与虫害发生面积密切相关的因子有年积温(≥10℃)、年降水量和干燥度;虫害发生面积同三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01、-0.814和0.937;通过分析极端气候现象对虫害面积的影响,发现春季阴雨和虫害面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冻和春寒对虫害发生面积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圆网蛛类(妖面蛛总科 园蛛总科)是否为单系,圆网究竟经历一次进化还是多次进化,这是多年来有争论的、悬而未决的蛛形学难题之一。本文测定了包括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和非圆网蛛类等类群在内的9科10种蜘蛛线粒体12S rDNA、16S rDNA及核18S rDNA、28S rDNA等4个基因片段序列,并基于4个基因序列的整合数据,分别通过邻接(NJ)法、最大简约(MP)法、最大似然(ML)法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对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发生结果表明:1)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不是姊妹群,从而支持这两个类群的圆网是平行演化而非同源演化的观点;2)筛器类蜘蛛并非单系发生而为多系发生。另外,依据编码大壶状腺丝蛋白-1(MaSp1)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段的核酸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树也证实圆网蛛类并非单系发生。  相似文献   
927.
《生命科学》2007,19(2):197-197
脊椎动物的脊柱来源于体节,体节是胚胎发生过程中的过渡性结构。体节的形成过程被称为体节发生(somitogenesis)。胚胎发育过程中正确的分节保证了脊椎动物具有正常的体轴,因此体节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严格的遗传控制,对体节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发育生物学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28.
《生命科学》2007,19(2):158-158
神经元的存活对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及发展都十分重要。TRP通道是一类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可以影响从痛觉到雄性生殖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TRPC通道是TRP通道的一个亚家族,可被与磷脂酶C偶联的受体(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激活。  相似文献   
929.
江苏沿海农区甜菜夜蛾发生特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甜菜夜蛾在沿海农区的发生代数、生态区划与寄主范围、生物生态学特性、暴发原因,同时测定了沿海农区甜菜夜蛾的危害损失、防治指标、分布型和抽样方法,改进了沿海农区甜菜夜蛾测报预警技术,组建了沿海农区甜菜夜蛾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30.
选择苗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株系)‘AB52’、‘02402’和‘02435’及敏感品种‘日本晴’, 在网室周转箱内,设置5 000和8 000 mg•L-1 NaCl两种盐处理,以清水为对照, 研究盐胁迫下苗期水稻植株不同部位Na+和K+的吸收和分配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株高、绿叶干重和绿叶面积下降,绿叶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但茎鞘中的水分含量有所上升。5 000 mg•L-1 NaCl胁迫处理10 d,耐盐品种所受的生长影响和叶片伤害程度低于敏感品种,但8 000 mg•L-1 NaCl胁迫处理下品种间差异变小。盐胁迫下,水稻植株吸收 Na+和置换出K+,但不同器官部位中Na+和K+的区域化分布特征明显,各部位的Na+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绿叶、根、茎鞘和枯叶。下部老叶能优先积累较多Na+而枯黄;绿叶吸收Na+ 相对较少,维持较低的Na+水平,同时保持较高且稳定的K+含量;植株茎鞘通过选择性吸收大量Na+ 和置换出一部分K+到叶片中,保持绿叶较稳定的K+含量和相对较低的Na+含量,维持较高的K+ /Na+比,从而使植株少受盐害。敏感品种‘日本晴’在盐胁迫下绿叶中的Na+含量相对较高,且 5 000 mg●L-1 NaCl胁迫下绿叶Na+含量已接近高值,与在8 000 mg●L-1 NaCl胁迫下差异不大, 而耐盐品种绿叶吸收较少的Na+。另一方面,耐盐品种茎鞘的含K+相对较高,在盐胁迫下能吸收容纳较多的Na+,而绿叶中K+/Na+比较高。可以认为,绿叶的K+/Na+比可作为一个衡量耐盐性的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