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孙宪阳  李炳坤 《昆虫知识》1993,30(3):149-150
<正>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是番茄主要蛀果害虫,在北京1年发生4代。二代为害最重,一般年份平均蛀果损失5%左右,重发生年达10%以上,严重地块40~70%。1984年我们对棉铃虫二代卵峰期开展了测报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2.
柑桔胚珠培养中形态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附加500mg/L酷蛋白水解物的MT培养基上,7-8周龄的Peng柑胚珠可同时产生球形胚状体和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或发生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对正常体细胞胚胎发生。异常体细胞胚胎发生,次生胚胎发生及发生的过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并提出了在扫描电镜下鉴别双子叶植物胚状体和不定芽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73.
芹菜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干化体细胞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芹菜无菌苗为材料,在MS附加KT 0.5mg/L,ABA0.25mg/L,脯氨酸500mg/L,CH500mg/L的培养基上,采用静止与震荡交替进行的培养方式,可获得大量健壮的子叶期胚状体(体胚)。干燥可以提高贮茂后体胚的转换率,特别是在低温,高湿中缓慢干燥,并在干燥前用ABA预处理效果更好。通过干燥和不干燥体胚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导值及脱氢酶的比较,发现干燥体胚有助于贮藏期间细胞结构及膜系统的保持  相似文献   
74.
石吉朝 《昆虫知识》1993,30(3):132-134
<正>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is(Walker)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第三代部分幼虫滞育越冬,形成局部的下一世代。目前对三化螟成虫发生期的中短期预测多采用分龄分级推算法,即根据田间调查幼虫、蛹发育进度(分龄、分级),统计各龄、级虫数占调查总虫数的百分率,然后从最高发育期(蛹壳)向下依次逐级(龄)累加百分率,以调查日期加上累加百分率达16%、50%、84%的蛹级(或虫龄)的相应历期(不足部分从下级蛹或虫龄取出补足),推算出成虫羽化始盛、高峰和盛末期。这种预测方法,是以当代幼虫全部能转化为蛹并羽化为依据的。在本地,用此法预测越冬代及  相似文献   
75.
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德良 《昆虫知识》1993,30(2):82-84
<正> 随着大毫、福丁等茶树品种的不断推广,原来主要在杂草,棉花和其它植物上为害的绿盲蝽 Lygus lucorum Mayer-Dur,近年来在江苏茶园的为害日趋严重,尤其是无锡茶区,常年春茶芽梢被害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自1988年起,连续3年在本所茶园内对绿盲蝽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  相似文献   
76.
棒毛荠属名模式的考证与订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77.
经果林种植可改变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合理的种植模式可通过物种间的互补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碳库质量并提高综合效益。为探讨桃树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云南省开远市不同桃树种植模式(桃树单种-SP和桃树南瓜套种-PP)为研究对象,以毗邻的天然林地(CK)为对照,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活性碳库,即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碳(POXC)、颗粒有机碳(POC),惰性有机碳库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在0—40 cm土层的分布情况,明确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计算碳库活度指数(CPAI)、碳库指数(CPI)以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明确不同桃树种植模式的碳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桃树种植模式和对照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平均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为:14.68 g/kg(CK)>9.57 g/kg(PP)>8.58 g/kg(SP)。平均活性有机碳组分所占比例与POC/MAOC均表现为:SP>CK>PP,PP的活性有机碳比例较低,具有较高的有机碳稳定性。两种桃树种植模式的CPMI在1...  相似文献   
78.
SUN基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鉴定了二倍体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的SUN基因家族,并对各成员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以及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有31个FvSUN基因,其编码蛋白可聚类为7个组,同一组内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保守域;FvSUN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中。共线性分析表明森林草莓FvSUNs基因家族主要通过染色体片段复制产生,拟南芥与森林草莓存在23对直系同源基因。利用森林草莓的转录组数据,对FvSUN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可归为3类:各组织均表达、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组织特异性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进一步验证结果。此外,还对森林草莓进行不同的逆境胁迫处理,qRT-PCR分析了31个FvSUNs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大部分基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受低温、高盐或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草莓SU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有鳞类(蛇和蜥蜴)具有较发达的嗅器和犁鼻器,对其不同种类嗅觉结构的认识有助于阐明爬行动物化学感觉的进化。本文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了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荒漠沙蜥(P. przewalskii)、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的嗅器及犁鼻器。结果发现,草原沙蜥的鼻腔较为狭长,秦岭滑蜥呈梨形,其他两种蜥蜴的鼻腔略成圆形。秦岭滑蜥的嗅上皮最厚,其次是密点麻蜥和草原沙蜥,荒漠沙蜥最薄。犁鼻器主要由犁鼻腔、犁鼻感觉上皮、犁鼻神经及蘑菇体等组成,没有腺体。草原沙蜥和荒漠沙蜥的犁鼻腔较为宽阔,密点麻蜥和秦岭滑蜥的较窄。4种蜥蜴的犁鼻感觉上皮均较嗅上皮厚,蘑菇体向后逐渐缩小至消失,犁鼻感觉上皮成闭环状,包围犁鼻腔。密点麻蜥和秦岭滑蜥的犁鼻感觉上皮位于犁鼻器的背侧,蘑菇体位于腹侧;与此不同,两种沙蜥的犁鼻感觉上皮偏向于犁鼻器的腹内侧,蘑菇体位于背外侧。密点麻蜥的犁鼻感觉上皮最厚,其次为秦岭滑蜥,两种沙蜥最薄;秦岭滑蜥犁鼻感觉上皮的感觉细胞密度最高,其次是密点麻蜥,两种沙蜥最低。这些结果提示,密点麻蜥和秦岭滑蜥对嗅觉信号的依赖和投入较两种沙蜥多;4种蜥蜴犁鼻器的结构差异间接地佐证了有鳞类犁鼻器系统发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0.
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作为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纽带,其多样性介导了核糖体扫描速率,同时扩充了基因的遗传信息存储量。随着新型技术的应用,发现特异性密码子和密码子结合力可调节核糖体扫描速率并影响蛋白质构象。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在不同环节影响着核糖体扫描速率,同时还影响着自身mRNA的稳定性。本文简述了密码子使用模式如何在核糖体扫描翻译mRNA的过程中实现对多肽链翻译延伸的调控,为今后生物工程学领域如何优化蛋白高效表达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