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不同类型油菜EST-SSR标记的通用性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甘蓝型油菜、11个芥菜型油菜和7个白菜型油菜品种为材料,选用已报道的14对白菜EST-SSR引物和8对油菜EST-SSR引物,探索其在3种类型油菜中的通用性,并利用筛选出的在3类油菜中有通用性和多态性的EST-SSR标记对供试油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选用的14对白菜EST-SSR引物和8对油菜EST-SSR引物,在供试的3种类型油菜中都有扩增,完全可用.(2)在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油菜品种中扩增显示出多态性的引物数分别为18、16 和14对,其中有10对引物在3种类型油菜品种间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3)利用这10对扩增多态性EST-SSR引物对供试油菜品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7时,3种类型油菜品种分别独自聚为一大类,表明开发和建立不同类型油菜间可通用的EST-SSR标记是可行且有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2.
铀尾沙对油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沙培盆栽试验,以铀尾沙所占比例分别为0%(CK)、25%(T1)、50%(T2)、75%(T3)、100%(T4)的培养基质,研究了铀尾沙对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出苗率、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铀尾沙对油菜出苗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种油菜的生物量均随铀尾沙处理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后降的现象,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在T2时生物量最大,芥菜型油菜在T3时生物量最大.MDA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在T2时MDA含量最低,芥菜型油菜在T3时的MDA含量最低,并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随铀尾沙处理量的增加,3种类型的油菜SOD、CAT、POD、APX和GR活性逐渐增加,GSH含量也持续升高.铀尾沙对油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产生了一定的诱导作用,而这3种油菜也对铀尾沙也表现出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3.
【目的】了解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8004 GDSL(蛋白序列中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特征序列)酯酶的性质。【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Xcc_est及其不同结构域的基因,这些基因以组氨酸标签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镍亲和色谱纯化。【结果】部分纯化的Xcc_est 在催化对硝基苯丁酸酯时,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52 °C。 Xcc_est 对于对硝基苯丁酸酯的Km值和Vmax值分别是47.6 ± 4.6 μmol/L, 和67.6 ± 7.8 U/mg,Xcc_est的酯酶结构域(Xcc_estN1-334)对于同一底物的Km值和Vmax值分别是 469.4 ± 9.8 μmol/L和2.5 ±0.9 U/mg。Xcc_est的成熟结构域(Xcc_estN26-606)可以获得成功复性,但是成熟酯酶结构域(Xcc_estN26-334)不能获得复性。复性后的Xcc_estN26-606底物谱较广,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稳定性。【结论】复性的成熟结构域蛋白(Xcc_estN26-606)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4.
油菜花粉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油菜花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80%的乙醇、1:20的料液比、提取时间140s、微波功率242W、提取3次,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64±0.05)%。同时还研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自由基半清除质量浓度和脂质过氧化丰抑制盾奄浓度分剐为0.115、0.325和0.065mg/mL。  相似文献   
165.
油菜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相关性分析及QTL 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位与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等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 以2个含油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系8908B和R1为研究材料, 配置正反交组合。在正反交F2代群体中,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 含油量和硫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蛋白质含量和硫苷含量在正交群体中相关性不显著, 但在反交群体中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 =-0.45)。利用正交F2代群体中的118个单株, 构建了包含121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 图谱长1 298.7 cM, 有21个连锁群(LGs)。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在连锁图上定位了2个与含油量有关的QTL, 分别位于LG8和LG10, 其贡献率分别为4.8%和13.7%, 增效基因都来源于R1; 定位了2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 pro1 和 pro2, 分别位于LG1和LG3, 其贡献率分别为15.2%和14.1%, 位点pro1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 pro2则由R1提供增效基因; 定位了4个与硫苷含量有关的QTL, 其中LG20上有2个, LG4和LG8上各1个, 它们的贡献率在1.9%-25.4%之间, 除LG20上glu1的增效基因来自R1外, 其余3个QTL位点均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  相似文献   
166.
拟南芥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信号首先被膜上的受体BRI1/BAK1复合体感知,然后在一系列蛋白参与下传递到核内,进一步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本文综述了拟南芥中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研究的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7.
bestatin是一种氨肽酶抑制剂,能够激活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而诱导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为用化学遗传学手段解析茉莉酸途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ber15是我们鉴定到的一个对bestatin不敏感的拟南芥突变体,随后的研究表明该突变体对外源茉莉酸的敏感性也明显降低,表明相应的野生型基因BER15在茉莉酸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图位克隆结果表明BER15编码一个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是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对BER15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会为了解油菜素内酯的合成与茉莉酸信号途径间的互作关系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68.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Zn (0、1.0、5.0、10.0和20.0 mg·kg -1)对不同油菜品种(‘罗平金菜子’ (Brassica juncea)、‘二牛尾’ (B. juncea)、‘溧阳苦菜’ (B. juncea)、‘南通黄油菜’ (B. chinensis)、‘H33’ (B. napus))的光合特性、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及籽粒富锌的影响。结果显示, 5个油菜品种在品种之间、Zn处理浓度之间, 根、茎、叶、籽粒及植株干重、光合特性、Zn含量和积累量的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 品种与Zn浓度的交互效应也达到显著水平。在Zn ≤ 5.0 mg·kg -1范围内, Zn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以及蒸腾速率(Tr), 提高了油菜茎、叶、籽粒干重及总干重。油菜产量(籽粒干重)在5.0 mg·kg -1 Zn时达到最大值, 各品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7.7%、23.4%、29.5%、82.6%和18.0%。在Zn处理浓度为20.0 mg·kg -1时, ‘罗平金菜子’、‘二牛尾’、‘南通黄油菜’和‘溧阳苦菜’根尖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细胞壁增厚、细胞核萎缩且内容物较少, 而‘H33’中根尖细胞结构较CK处理差异不明显, 细胞结构较为完整。5个品种的籽粒Zn积累量随Zn浓度先增加, 在5.0 mg·kg -1 Zn时达到最大值, 然后下降。‘二牛尾’的籽粒Zn含量和籽粒Zn积累量在5.0和10.0 mg·kg -1 Zn处理时为5个品种最高或次高, 分别为172.34和164.10 mg·kg -1、2.932和2.575 mg·pot -1。  相似文献   
169.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型植物激素。本文综述了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在园艺作物地上部、根系、花和果实的生长中,以及器官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中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0.
研究了150mmol·L^-1NaCI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茄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5mg·L^-1外源EBR显著缓解150mmol·L^-1NaCI胁迫伤害,使茄子种子发芽率提高了8.23%,发芽势提高15.91%,发芽指数提高了17.23%,活力指数提高了44.29%;幼苗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分别提高了56.67%、23.83%和56.68%;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分别增加了13.75%、24.00%、28.64%和21.46%,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0.96%和23.66%;MDA含量、O产生速率分别降低了29.58%和14.80%。表明0.05mg·L^-1外源EBR能显著促进盐胁迫下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明显缓解叶片氧化损伤,增强茄子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