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方宏筠  何孟元 《遗传学报》1996,23(3):220-227
本文研究了天兰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2n=42)染色体导入小麦后对小冰麦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影响,从而分析调控再生能力的基因所在天兰冰草染色体的定位。对异源八倍体小冰麦的研究表明,与天兰冰草强再生能力有关的基因主要分布在附加到中2的冰草染色体组上;对7个异附加系小冰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冰草强再生能力的性状由多基因调控,这些基因主要分布在附加到TAI-11、TAI-12、TAI-13的冰草染色体上。此外,小冰麦杂种F1的研究表明,在组织培养中同样能够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2.
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为兰科独花兰属植物。株高16厘米。假鳞茎广卵形,2—3节,肉质、淡黄白色、底部生纤维根,顶端生1叶及花葶。叶具细而长的柄,柄长5.6厘米,具棱;叶阔卵圆形,长11厘米,宽7.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紫红色,中脉两侧各有明显弧状脉3—4条。花葶从假鳞茎顶部出生,直立,独生一朵花,花大,淡紫色。萼片矩圆状披针形,直径4.6厘米。花瓣比萼片略短而宽,唇瓣3裂,唇盘上具5枚附属物。花期  相似文献   
43.
44.
脊齿类是亚洲特有的中、晚始新世形动物,在中始新世很繁盛,但一直未发现早始新世种类。山东五图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山东兼脊(Ampholophusluensisgen.etsp.nov.)很可能是这一类群的早期代表。它与中始新世已知种具有某些共有的特点,但仍有许多早始新世原始类的特征。同时,本文简单地回顾了脊齿类研究历史,根据现有的材料,概述了脊齿类的特征,根据一些进步特征将已知属分别归于脊齿科和红山科。  相似文献   
45.
应用超声波技术来显示组织所含的粘多糖,经反复实验证明,它比传统应用的方法效果好,颜色鲜艳,定位准确,还可节省4~6倍的时间。奥申兰(Alcianblue)原法染色需1h,PAS需20min左右,用超声波技术前者仅需10min,后者只需5min左右。奥申兰是一类铜欧花青染料,含有带正电荷的盐键,它可与组织中含有的阴离子基因如合羧基和硫酸根的酸性粘液物的反应,生成不溶性复合物,PAS是靠过碘酸氧化组织中粘多糖的乙二醇基和氨羟基,致使其产生暴露出游离醛,与Schiff氏试剂起反应,产生新的复合物,这两类染色法,都能在超声彼技术的作用下来加速染色过程。超声波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上所发出的超声波,以每秒钟80万次的高频振谐下作缩张运动。由此而带动了染色液中正负电荷,游离醛基等物质的缩张运动,从而加速了它们的结合,加速了染色的完成。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桂林洞穴中的盲米虾属一新种,半盲米虾Typhlocaridinasemityphlatasp.nov.,新种眼角膜色素未完全退化,额剑上下缘均具齿。  相似文献   
47.
在清醒麻痹状态下的55只猫上,观察了电刺激尾核头部前区(Cd)对三叉神经尾端脊束核(cST)中了齿槽神经(AI)伤害性刺激所诱发的放电的影响。刺激 Cd 可以抑制大多数 cST 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抑制持续约100—500ms。抑制时程可为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和安定而延长,注射印防己毒素可使其缩短。马钱子素使抑制时程稍有延长。这些结果提示,Cd 对 cST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突触前抑制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48.
49.
实验结果表明,兰蛤的起始致死温度(TL50)值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冲击明显降低了酚对兰蛤的毒性,在20,25,30℃条件下,兰蛤的96hLC50值分别为14.0,18.5,20.0mg/L,随着温度的升高,兰蛤的耐酚能力明显增强,而在盐度-酚的联合影响中,兰蛤对盐度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50.
沼虾属一新种记述(十足目:长臂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采自安徽无为县的沼虾属一新种,安徽沼虾Macrobrachium anhuiense,sp.nov.,新种与九江沼虾M.kiukianensis Yu相近似,但新种:额角上缘除第1—2齿之间距较大外,眼上方之齿排列较密,额角下缘齿之间距小于末齿至尖端的距离;头胸甲光滑,约为体长的1/3;第三颚足短,末端仅伸至触角柄第一节,第二步足较长,掌部无颗位状突起,有分散之微刺。模式标本存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