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用SD大鼠检测正常血清及肝、肺和肠组织的黄嘌呤氧化酶(XOD)、还原谷光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采用多指标测试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指标检测.为大鼠有关过氧化脂质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2.
验证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猴体神经毒力试验参考品合格标准是否发生改变及其对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按照WHO推荐的猴体神经毒力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检定方法,统计分析了1996~2002年中猴体神经毒力试验三个型参考品各五批以上的实验数据。并对Ⅰ、Ⅱ、Ⅲ型参考品的病变好发部位腰、颈、脑的病变分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Ⅰ、Ⅱ型参考品合格标准上、下限及C值有所下降;Ⅲ型参考品合格标准上、下限及C值略有升高。从病理学记分结果显示,三型参考品在腰、颈、脑部的致病力存在着差异;Ⅲ型参考品的致病变力向颈、脑部位扩散的指数明显增大。Ⅰ、Ⅱ型参考品合格标准对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合格界线趋于严格,而Ⅲ型参考品猴体神经毒力病变指数由腰部向颈、脑部蔓延趋势的增大导致病变扩散指数和强度指数增大,从而使Ⅲ型参考品合格标准对疫苗的猴体神经毒力试验合格界线范围趋大,有可能对Ⅲ型疫苗制品合格率增大。  相似文献   
43.
诱发电位(EP)信号的检测与分析技术是临床医学诊断神经系统损伤及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EP信号总是淹没在人体自发产生的脑电图信号(EEG)中。因此,为利用EP信号诊断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病变,本文使用带参考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从混合信号中快速将EP信号提取出来。计算机模拟表明,采用带参考信号的ICA方法可以从单导混合信号中有效地将EP信号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44.
目的:构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方法:以Genbank No X03674为参考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含G6PD基因的质粒(Philip JMason博士惠赠)为模板,PCR扩增获得G6PD野生型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PCR产物,连接、转化构建克隆质粒pMD18T-G6PD;酶切pMD18T-G6PD质粒、电泳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转化构建含G6PD野生型基因的重组质粒pAL-G6PD;设计并合成含有突变序列的引物,以pAL-G6PD为模板,体外扩增获得G6PD835-海口(835A→G,T279A)和835-中国-1(835 A→T,T279S)突变子.结果:酶切后经电泳鉴定表明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pMD18T-G6PD质粒,EcoRI和Hind Ⅲ双酶切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pAL-G6PD,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定量pAL-G6PD单链DNA浓度约为200ng/uL.经测序鉴定并与参考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获得了G6PD的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结论:成功构建了G6PD的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为下一步原核表达、生化性质以及酶动力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设计并合成生长抑素受体SSTR5基因siRNA序列,并构建其短发夹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方法:以小鼠SSTR5基因为靶序列,用在线软件分析、设计并合成其有效siRNA,退火形成双链DNA后,与经BamH I和EcoR I双酶切线性化慢病毒表达载体pSHR-Pμro/GFP连接,产生pLV-shSSTR5重组慢病毒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感受态细胞,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CR产物为161bp,其中插入的SSTR5-siRNA片段为61bp,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SSTR5基因特异性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为进一步采用RNAi技术研究小鼠SSTR5基因表达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以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强毒China/99株牛舌水泡皮为材料,用RT-PCR法提取RNA及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I酶切鉴定.用DNAstar软件比较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序列差异,并用RNAdraw软件绘制和分析了该区段的二级结构.8株FMDV IRES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该区段较为保守,并对非保守区域进行了分析.二级结构分析表明,FMDV IRES至少有3种二级结构图形:第一型有5个结构域,与Pilipenko等报道的一致;第二和三型分别有6和11个结构域,与Pilipenko等报道的结果不同.无论FMDV IRES二级结构如何不同,但单链区大部分核苷酸序列或基序相同,如AACUCC、GAAA、CUUU、AGG、AACC、GUAA等.茎环柄部核苷酸对维持二级结构的空间构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环中或单链区序列(基序)在维持其功能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GAAA和CUUU基序分别是三级结构的组件和嘧啶区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47.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1986例总结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总结1984~2003年间治疗蝮蛇咬伤1986例。方法根据常州市卫生局、常州市科委立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及诊疗规范的临床研究》课题项目要求,经全面系统研究制定提出了蝮蛇咬伤的诊断依据。病情分型标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评估等诊疗规范。结果以规范化诊治蝮蛇咬伤,提高了诊断率与治愈率。结论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发展中国的蛇伤防治事业。  相似文献   
48.
在平均参考和无穷远点参考情况下,对左右视野空间选择性注意的ERP反应进行了研究。其中无穷远点参考是通过一种基于等效分布源理论建立的参考电极校正技术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表明,两种参考电极一致地在选择性注意中P1,N1的相对增强反应,但也略有差异,其中以无穷远点为参考的结果中,PI的相对增强更加明显,P2能较好地同时出现在注意与非注意两种条件下。  相似文献   
49.
口蹄疫病毒China/99基因组RNA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1999年我国口蹄疫流行毒株(China/99, Tibet)基因组全序列, China/99基因组RNA全长8173个核苷酸(nt), 开放阅读框含盖6999 nt, 编码2332个氨基酸的聚合蛋白. 5′和3′非翻译区(UTR)分别长1081和93 nt. China/99与12株参考株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 China/99与英国2001年流行毒、海南和西藏1999年流行毒1d基因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7%以上, 均属泛亚毒株; 在牛和猪FMDV的功能未知区、p2p3区存在较为显著的核苷酸序列差异, 3a基因最为显著; l, 1a, 1b, 2a, 2c, 3b3d基因没有核苷酸缺失或插入现象, 属于病毒必需基因; 口蹄疫病毒S片段、功能未知区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二级结构均可分为3种类型. S片段和3′UTR折叠成一个三叶草类似结构.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道了广西绞股蓝属的种类调查研究概况,并分析了广西纹股蓝属的生态条件和地理分布,为绞股蓝属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属在广西有5种,即广西绞股蓝、扁果绞股蓝、光叶绞股蓝、长梗绞股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