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正在西藏日喀则境内,喜马拉雅山脉被"砍"了4个缺口,这些缺口最终形成了日喀则的"四大名沟":吉隆沟、樟木沟、嘎玛沟和亚东沟。这4条沟全都发源于雪山,海拔从5 000多米骤然下降到3 000米以下,河水在低处流到尼泊尔或印度。同时,在这4条沟的周边,还耸立着喜马拉雅山脉中5座海拔在8 000米以上的雪山: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和希夏邦玛峰。高山与深壑,地貌如此独特,造就了当地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的多样化发展。亚东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为西藏自治区边境  相似文献   
82.
玛曲县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静  郭铌  蔡迪花  邓振镛 《生态学报》2009,29(3):1276-1284
利用残差趋势法对玛曲县草地退牧还草工程(禁牧、休牧)效果进行了评价,即利用2000~2006年250m的MODIS16天合成NDVI产品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建立工程区内退牧前2000~2004年两种时间尺度(年、月),3种空间尺度(县、乡镇、围栏)的NDVI值同气象要素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无该工程影响下的模拟NDVI值,分析退牧前后模拟NDVI值与实际NDVI值的残差及变化趋势,从而判断退牧还草工程对草地恢复状况的影响,及分析不同工程措施对草地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有利于玛曲县草地牧草生长和草地恢复,但草地恢复效果存在时空差异,退牧还草工程有助于牧草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尤其是牧草生长初期和末期效果最为显著.禁牧措施较休牧措施对于草地恢复效果更显著.整个工程区内草地总体处于恢复中,但恢复状况各有差异,一些区域草地恢复状况不理想,说明这些区域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放牧或不合理放牧行为,退牧还草工程执行力度差.就各乡草地恢复状况而言,曼日玛乡草地总体恢复趋势最好,欧拉乡草地总体恢复趋势相对较差.各乡下辖各围栏区草地恢复效果显著,但个别围栏区草地仍处于恶化趋势,其中恢复效果最好的是16# 围栏区,恶化最为严重的是5#围栏区草地.  相似文献   
83.
不同人工灌木与草混播群落中4种灌木根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种人工群落中4种优良水土保持灌木荆条、柠条、胡枝子、紫穗槐的根系分布的研究,分析和探讨这4种灌木在不同群落中根系生物量分布,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性及有效根密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紫穗槐在不同人工群落中的地下生物量相对稳定;(2)群落Ⅰ(胡枝子80/柠条80 紫穗槐30/荆条20 苇状羊茅150/百脉根100)的植物配置灌木根系生物量最大;(3)4种灌木地上、地下生物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地上生物量均随地下生物量的增加而提高;群落Ⅰ有效根密度总和远大于群落Ⅱ、Ⅲ.可见,紫穗槐具有良好的混播性能,群落Ⅰ的植物配置模式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84.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以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为例,基于2005年SPOT 5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根据景观结构和土地利用特征,构造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空间化,并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研究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匀性,形成了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与DEM数据叠加分析,表明生态风险指数与研究区的高程有一定的相关性,高程越低,生态风险强度越高,300 m以下区域中,高风险区域约占整个研究区高生态风险总面积的96%;生态风险的高值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西侧,长双公路与长伊公路之间,该区域地势较低,经济较为活跃,是开发区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急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5.
云南省南部山地7种主要入侵植物沿公路两侧的扩散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被认为是促进入侵植物扩散的主要通道之一。为了揭示公路与植物入侵的关系, 我们在云南省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选择13条公路, 按照公路性质、修建年代以及干扰历史将公路分为高、中、低3个干扰水平, 研究了7种主要入侵植物在公路两侧的扩散格局, 以及环境因素(干扰、光照、坡向、气候带)对扩散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飞机草(E. odoratum)、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的频度沿公路扩散格局呈明显的单峰变化, 峰值一般都出现在4 m以内。高干扰公路两侧, 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肿柄菊与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肿柄菊的频度均明显高于中、低干扰公路, 说明高干扰公路比中、低干扰公路更有利于促进植物入侵。高光水平下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胜红蓟和金腰箭的频度明显大于中、低光水平, 说明高光水平显著促进公路两侧的这4种入侵植物向远距离扩散。紫茎泽兰、胜红蓟与金腰箭的密度在阳坡显著高于阴坡。紫茎泽兰与肿柄菊主要出现在南亚热带, 而飞机草与金腰箭主要出现在北热带, 胜红蓟与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在两种气候带中均有出现。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在公路两侧出现的频率与密度均很低, 无统计学意义。因此, 公路两侧的生境应作为防治外来植物入侵的重点, 提高公路两侧本地植被郁闭度将有利于控制紫茎泽兰等外来植物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86.
塔里木沙漠公路灌木固沙带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有关湿润区[5] 与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半荒漠带防风固沙片状植被[1~ 4 ] 以及干旱半干旱区乔木防护林带[6~ 9] 防护效益的研究报道较多 ,但极端干旱区灌木固沙带防护效应的报道则很少。为此 ,我们根据塔里木沙漠公路L2 89~ 2 92 段 3km植物固沙示范段的试验观测 ,对极端干旱区灌木固沙带的防护效应做一探讨。1 研究地区与方法1 1 灌木固沙带栽植地段概况塔里木沙漠公路L2 89~ 2 92 段 3km植物固沙示范段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中三点处 (N39°0 1′ ,E83°36′)。风沙地貌属复合型纵向沙垄。据中三点1995年 6月~ 1996年 5月气…  相似文献   
87.
基于江苏省2007-2012年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对县级教育财政投入的激励效应及均等效应。首先,运用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结果表明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具有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分析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对县际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差距的贡献,发现转移支付降低了县级生均教育财政投入的基尼系数,但贡献幅度有限。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显示,如果继续扩大转移支付规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县际差距能够逐步缩小,但缩小幅度呈边际递减趋势。这说明未来加强省级统筹不仅要增加省对县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规模,而且有必要按照因素法等重构转移支付的分配结构,从而确保转移支付投入精准到位,最大限度缩小省内义务教育投入差距。  相似文献   
88.
广西环江县首次发现大面积珍稀濒危植物──单性木兰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赵天林   《广西植物》1994,(2):121-121
广西环江县首次发现大面积珍稀濒危植物──单性木兰林单性木兰KmeriasoptentrionalisDandys.系木兰科单性木兰属,为我国特有的少种属。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之一.据记载,本种于192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秦仁昌先生首次在广西...  相似文献   
89.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以及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和物种濒危状况。结果表明,景宁石松类和蕨类共有296种7变种和1杂交种,隶属于29科83属,其中包括7个浙江省新记录种;地理分布以热带性质的科属占优势,种类以温带性质为主,本区属于亚热带与温带物种的融汇地带;与邻近省份和地区相比,景宁石松类和蕨类区系与江西省、福建省、宁波市和温州市的关系密切,与温州的区系最紧密,与安徽的区系较疏远;景宁石松类和蕨类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为六类:暖性针叶林生境、常绿阔叶林阴湿生境、毛竹林暖湿生境、温性松杉柏冷湿生境、灌丛及村旁路边干旱生境和溪流、农田、沼泽湿地生境,其中常绿阔叶林阴湿生境下物种最丰富;景宁分布着在浙江范围内受威胁的蕨类46种,其中濒危(EN)有11种,易危(VU)有35种,国家和浙江省保护蕨类4种。  相似文献   
90.
长白山区道路建设对两栖类繁殖生境带来减少和退化的影响,为缓解和恢复路域受损两栖类繁殖生境,于2021年3月末至5月初,在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区公路两侧100 m内,选择40个面积>10 m2,深度>15 cm的池塘,放置10个网框和20个树枝框作为辅助材料开展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繁殖生境恢复实验。结果显示:(1)网框和树枝框显著提升了极北鲵对繁殖池的利用率,但对中国林蛙的影响不显著;(2)极北鲵对树枝框利用率(85.00%)显著高于网框(50.00%)(P=0.03);(3)实验组的产卵数量(极北鲵197.00粒±11.29粒,中国林蛙149.00粒±13.74粒)均高于对照组(极北鲵128.00粒±11.32粒,中国林蛙88.00粒±14.12粒),但差异不显著。建议今后在长白山区路域结合两栖类动物通道设置、取弃土场恢复工程营造两栖类繁殖生境时,首选树枝框、其次选网框作为两栖类繁殖产卵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