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正一边是诱人的美食广告,一边是减肥瘦身的招牌!它们经常会出现在美国公路两旁的广告牌上。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每年在减肥领域的科研投入不计其数,且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是占据各大期刊的榜首。可是,在这个地球上仍然有超过5亿人饱受肥胖的困扰,很多减肥者在尝试了各种减肥与塑身方法后,却以前功尽弃而告终。整个地球人都在变胖,为什么我们越减越胖呢?大多数进化生物学的科学家都认为,21世纪的人类身体  相似文献   
22.
从公路死亡效应、公路阻隔效应、公路回避效应和公路动物通道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公路路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6种方法:样线法/样方法、痕迹法(主要是沙床/雪踪)、红外相机监控法、GPS项圈法、标记重捕法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应用情况及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6种方法在四大研究领域应用对策:1)选择生态敏感区域的典型路段作为长期监测样线,采用样线法系统调查公路动物死亡效应,在部分路段试点与公路养护部门联合开展公路野生动物死亡的统计工作;2)选择生态敏感区域的典型路段作为长期监测样线,采用痕迹法进行公路阻隔与回避效应的监测,与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合作,引入GPS项圈法提高监测精度;3)以痕迹法和红外相机监控法为主进行公路回避效应的监测研究,还可引入GPS项圈法从景观层面分析路网的道路影响域;4)以痕迹法和红外相机监控法为主进行野生动物通道的监测,逐步引入GPS项圈、遗传多样性分析法进行景观层面的种群稳定性分析,科学评价动物通道效率。  相似文献   
23.
厦门市交通主干道绿化带结构及其减噪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厦门市主干道绿化带种类结构调查以及噪声测定等,分析了厦门市主干道绿化带结构及其减噪效果。结果表明,厦门市主干道绿化带可分为4种结构:单一乔木型、乔木+疏灌木/绿篱型、乔木+密灌木型以及乔木+小乔木+灌木/绿篱型,带宽多在4~10 m。厦门市主干道绿化带总体减噪能力为0.93~12.96 dB,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超标治理率达70%。绿化带减噪能力y(dB)与带宽x(m)呈显著的线性关系:y=1.2251x+0.2416(R2=0.8603);绿化带的附加衰减与总衰减亦呈显著正相关:y=0.4535x+0.2698 (R2=0.9242),噪声的附加衰减主要受绿化带结构的影响,上述四种结构对噪声附加衰减平均值分别达0.93、2.25、4.43和6.72 dB。绿化带的宽度和结构均是影响其减噪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4.
公路生态景观建设不仅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公路生态景观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衡量公路及其外部环境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5条主要干线高速公路G15、G228、G204、S334和S335为例,建立了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公路生态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景观功能、生态效能和安全设计3大类12个评价指标.通过现场调查和计算,建立了12个评价指标的变量矩阵,并进行了主成分(PC)分析.结果表明: 公路绿化景观生态评价综合得分模型为: H=0.694PC1+0.191PC2+0.115PC3, 5条高速公路得分排序结果为: G204>G15>S334>G228>S335.本研究结果将为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质量评价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严应存  赵全宁  王喆  豆青芳 《生态学报》2018,38(4):1264-1271
利用1980-2015年青海省门源县农业气象站的青稞物候期及平行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省门源县青稞物候期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播种、出苗和拔节期呈推迟趋势,其余物候期均呈提前趋势。其中播种期以2.65d/10a的趋势显著推迟,分蘖期、抽穗期分别以4.78d/10a和2.30d/10a的趋势显著提前。显著影响青稞物候期的气候因子为气温、降水和积温。播种前0℃活动积温升高1℃·d,期间降水量增加1mm,播种期推迟0.252d;稳定通过0℃积温增加1℃·d,分蘖期提前0.026d;4月最低气温升高1℃,抽穗期提前1.890d。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播种推迟、分蘖期和抽穗期提前、驱动因子升高突变现象。物候期与驱动因素开始突变基本同步,表明青海高原气候变暖是青稞物候期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6.
采用实验室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和运动现场血乳酸的测定,研究了高原(2260m)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乳酸阈及最大氧耗量,结果发现,通气无氧阈时的氧耗量为2.031/min,功率为131.4W乳酸阈(以运动速度表示)为33.0km/h。通气无氧时对应的心率(137次/min)低于乳酸阈的心率(153次/min)。最大氧耗量的绝对值(2.81/min)和相对值(47.4ml/kg.min)分别  相似文献   
27.
2007—2014年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区公路、头道公路及白山公路,各选取1条样线,采用直接观测法进行了爬行动物道路致死情况的调查。累计统计里程总长1568 km。研究表明,道路致死爬行动物5种共391条,平均道路致死率为2.5条/10 km;其中白条锦蛇Elaphe dione个体数最多,占致死总数量的49.9%;环区公路道路致死率与白山公路(Mann-Whitney Test:Z=-3.333,P=0.0010.05)、头道公路(Mann-Whitney Test:Z=-2.473,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路基宽度最小的头道公路道路致死率最高;岩栖蝮Gloydius saxatilis不同月份道路致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 Wallis Test:X~2=13.404,df=5,P=0.0200.05),其他4种爬行动物不同月份道路致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月车流量与各月总道路致死率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著不相关(R=0.423,P=0.407)。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减小道路对爬行动物致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正"美国是在道路系统形成之后才考虑缓解方案,而中国则是在巨大道路系统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生态学设计。因此,中国的工作对于道路生态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决定了这个学科发展的未来。"哈佛大学教授佛瑞曼(Forman)如是说。2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道路生态学发展迅速,成果丰硕。逐步建立了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对于指导"绿色交通"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研究筛选出了受公路影响的关键生态因子;在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发现公路对不同鸟类的影响范围从10米到190  相似文献   
29.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6,(3):239-241
本文简介了解放前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等单位20年代至40年代在瑶山调查采集所留下的主要文献资料,内容侧重植物学方面的记载。  相似文献   
30.
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耦合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翠  王继军  乔梅  韩晓佳  李玥 《生态学报》2019,39(16):5820-5828
水土保持技术通过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作用过程影响系统的耦合效果,这一过程及效果成为农户选择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点。为此,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典型流域—县南沟流域为对象,通过对2017年130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揭示其作用过程和耦合路径,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形成了一个新的耦合系统,水土保持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改良和农业资源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但其(现阶段)作用强度较弱,(水土保持技术对三者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3、0.08、-0.02);这是由于县南沟流域基本完成了规模化治理,故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影响的弱强度是基于水土流失治理及治理措施有效发挥基础之上的弱强度,同时隐含了现有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围绕水土保持内涵经营过程,以生态功能的提升为主线,筛选、集成、研发水土保持技术,形成可适化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