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以邓小平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手植树为例,对云南樟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在厦门地区的引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厦门植物园内云南樟生长异常的重要原因是根系活动环境恶化;厦门南亚热带海岛气候条件是导致其速生、提前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2.
厦门大嶝岛海域贝类的养殖容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厦门大嶝岛海域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潮下带、潮间带和吊养区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生产量、养殖贝类的滤水率、有机碳含量和贝类含壳重与鲜组织重的比值等模型参数的调查测定和检测分析,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估算该海域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生产量,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应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的养殖容量;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适养殖面积,以控制该海域贝类的养殖量和对各种贝类养殖量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3种模型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为35248~39990t(平均37488t),140008~158850×104个(平均148903×104个);适养面积2145hm2,其中牡蛎1900hm2、缢蛏81hm2、泥蚶20hm2、凸壳肌蛤144hm2.2000年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养殖面积已超过了估算的适宜养殖面积,应予以削减.  相似文献   
53.
厦门市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Ⅰ:生活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2—2004年在厦门同安设立试验点对松墨天牛进行饲养及观察。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厦门以2a发生3代为主,少数1a发生2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几乎全年可见幼虫,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或以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2a发生3代的松墨天牛有3个羽化高峰,1a发生2代的有2个高峰期,二者的第1个羽化盛期在4月相叠加,所以4月份的成虫数量最多,占全年羽化成虫总数的31%,此后一直到8月下旬,都有较多的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5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2):I0002-I0002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14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弗朗西斯科分校研究细胞如何对生物应激作出反应的科研人员发现。向老鼠体内注入一种类似药物的小分子后。老鼠的记忆力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5.
海洋溢油事故多以小型溢油为主,研究快速高效、耗费较低且所需信息量较少的溢油自然资源损害简易评估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以美国华盛顿州自然资源损害简易评估方法为框架,根据厦门湾海洋环境特点和生态敏感目标分布状况,确定溢油的环境效应包括溢油的急性毒性,机械伤害和持久性效应以及海洋与河口不同生境类型、鸟类、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贝类以及旅游休憩行为对溢油的敏感程度,并据此估算模拟厦门湾小型溢油事故的自然资源损害价值.假设厦门湾东部海域某海洋工程施工船舶泄露船用重质燃料油2.4 m3,预测油膜污染影响面积约3.60 km2,其中开阔水域面积约占90%,海洋潮间带裸露沙滩面积约占8%,海洋潮下带沙质面积约占2%.基于溢油的环境效应系数和海洋与河口环境敏感系数计算得出厦门湾自然资源损害价值为9.35万元.  相似文献   
56.
Jiang H  Sun B  Wang W  Zhang Z  Gao F  Shi G  Cui B  Kong X  He Z  Ding X  Kuang Y  Fei J  Sun YJ  Feng Y  Jin Y 《Cell research》2007,17(9):792-803
Parthenogenetic embryonic stem (pES) cells provide a valuable in vitro model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genomic imprinting. However, the pluripotency of pES cells and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nes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ree mouse pES cell line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of these cells in extended culture was evaluated. The undifferentiated cells had a normal karyotype and homozygous genome, and expressed ES-cell-specific molecular markers. The cells remained undifferentiated after more than 50 passages and exhibited pluripotent differentiation capacity. All three lines of the established ES cells produced teratomas; two lines of ES cells produced chimeras and germline transmission. Furthermore, activation of the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nes Snrpn, U2afl-rsl, Peg3, Impact, Zfp127, Dlkl and Mest in these cells was detected. Some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nes were found to be expressed in the blastocyst stage of parthenogenetically activated embryos in vitro and their expression level increased with extended pES cell culture. Furthermore, our data show that the activation of these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nes in pES cells was associated with a change in the methylation of the related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pluripotency of pES cells and demonst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NA methylation pattern and the activa- tion of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nes in pES cells. Thus, the established ES cell lines provide a valuable model for studying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mammali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7.
从老鼠簕(Acanthus illicifolius L.)根际土壤和植物根、叶、茎中共分离得到97株微生物,其中包括27株放线菌,44株细菌以及26株真菌,并且土壤中的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最多。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细胞毒活性、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白色念珠菌的测定,结果发现细菌的活性百分比最高,而放线菌和真菌活性百分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8.
潘翔  孙元敏  吴剑  陈鹏 《生态科学》2016,35(1):117-123
以厦门湾海岸带为研究区, 基于1989 年与1997 年Landsat TM、2010 年SPOT5 遥感影像, 在遥感和GIS 技术支持下, 建立了厦门湾海岸带景观类型空间数据库。运用景观类型变化表征模型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 对近22 年来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厦门湾海岸带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用地面积持续减少且降幅最显著, 而城镇用地与建设用地则快速扩展; 其中前者由占总面积的72.75%下降到30.67%,后者由占总面积的4.60%上升到38.97%。土地利用类型之间、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与滨海湿地之间的动态转化频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以农用地和滨海湿地向城镇用地与建设用地转化为主。在1989-1997 年农用地净转出面积为13862.55 hm2, 滨海湿地转出面积为4268.82 hm2; 在1997-2010 年农用地转出达到20910.24 hm2, 典型滨海则转出 5931.64 hm2。在景观水平尺度上, 景观格局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景观的异质性增强, 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59.
城市代谢理论目前被认为是系统解析城市病症结的重要切入点。能源是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 研究其代谢规律可以揭示城市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代谢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 从而为城市能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部门调研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流的城市能源代谢综合分析方法。该方法系统分析能源在城市内部的流动过程, 全面核算5 种主要代谢污染物的排放量, 并使用7 个指标对能源代谢进行评价, 进一步使用该方法系统研究了厦门市2009 年能源代谢情况, 结果表明: (1)厦门本地能源稀缺, 对外依存度高, 并且结构较为单一, 主要依赖煤炭和燃油, 分别占能源总量的61%和23%。(2)代谢污染物CO2、NO2 和废热首要来自能源加工转化, SO2 和PM2.5 首要来自工业。(3)2009 年能源代谢总效率为0.43 tce·t-1, 在各部门中服务业及其他的效率最高, 加工转化的效率最低, 代谢效率与能源结构关系密切。(4)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为城市能源代谢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0.
厦门观音山海岸沙生植被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35种,分属于42科113属。但是比较23年前的历史调查数据,鬣刺(Spinifex littoreus)、盐地鼠尾粟(Sporobolus virginicus)等沙滩防风浪固沙护岸先锋植物近乎绝迹。为了改变当地仅存的次生植被现状,应当对残存风水林与灌草丛加强保护,利用海岸沙生植被营造沿海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达到改善环境条件、有效抗御自然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