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流阻断的缺血预处理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6名原发性肝癌并采用肝脏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在肝脏部分切除术阻断肝门血流前先分别给予1个5 min缺血和再灌注的处理。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术前、术后1天、3天、7天时分别进行生化检查,并于术前及术后1h对Fas-mRNA表达、Caspasc-3活性及AI进行测定,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1天、3天、7天时两组间的AST、ALT、TBIL等生化指标的含量情况相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l d,两组患者AL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3.28±3.85天,对照组为19.48±4.92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h,两组患者的Fas-mRNA表达、Caspasc-3活性相比于阻断前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断前均未见肝细胞凋亡,术后l h时,两组组均可见肝细胞凋亡,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P0.05)。结论:血流阻断的缺血预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的重要特点,应用于肝癌切除术中在保护肝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优化现有的蛋白芯片检测过程,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缩短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为原发性肝癌的筛查提供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在传统蛋白芯片检测流程(1-1.5小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将检测时间缩短至18分钟,并且通过和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该优化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与传统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相比,本优化方法的检测时间缩短至18分钟。重复检测同一样本,传统方法 AFP水平为16.50±1.172ng/m L,优化方法 AFP水平为18.33±1.029 ng/m L,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51)。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优化了AFP的蛋白芯片检测流程,在缩短检测时间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的准确率,是一种经济省时易操作的AF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X-刀组、TACE组以及联合组,每组患者各40例。X-刀组患者给予单纯X-刀治疗,TACE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联合组给予X-刀联合TACE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47.5%,明显高于X-刀组和TACE组(P0.05);X-刀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27.5%,显著高于TACE组(P0.05)。X-刀组、TACE组、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0.73±0.18年、0.48±0.18年、1.10±0.22年,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X-刀组和TACE组(P0.05),X-刀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TACE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胺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与TACE组和X-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γ-G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TACE组和X-刀组(P0.05)。三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TACE或X-刀治疗,且三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2例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20 mg螺内酯口服,一天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4 mg培哚普利口服,一天1次。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血钾、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2%(23/31),较观察组[93.5%(29/31)]显著降低(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LVEF(左室射血分数)、血清钾浓度、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LVEDD、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血清钾浓度、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1),观察组为12.9%(4/3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非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有效降低血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5.
用PCR技术对原发性肝癌4号染色体标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华 《遗传》1994,16(5):17-1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了45例原发性肝癌第4号染色体长臂10个微小卫星多态性基因标记,以探讨等位基因变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等位基因的杂合型丢失存在于45例中的12例肿瘤组织,10个基因标志中7个出现杂合型丢失,但丢失的频率较低,占杂合型的31-12.9%.结果表明,第4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但特征性不明显,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基因变化、多步骤的过程.  相似文献   
66.
本文33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研究中24例有1.5至30年的肝病史。最近一次确诊为肝硬化者或无肿瘤者到首次发现肿瘤的时间为3至98天,平均27.3天,其中一例仅隔3天再查就发现肝左叶有多发性低回声肿瘤,最大肿瘤为64×65mm;首次发现肿瘤到第二次复查的时间为15至158天,平均49.4天,肿瘤平均增大约1.5倍,从单个发展至多个。本文就上述原发性肝癌发展的超声诊断跟踪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7.
杨熳  卢冰婕  段媛媛  陈晓峰  马建岗  郭燕 《遗传》2017,39(8):726-736
为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关系,解析该基因调节骨质疏松症的功能机制,进而为中国汉族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从我国陕西地区征集了1300例汉族样本,并测量髋部/脊椎骨密度。选取BDNF基因上的14个标签SNPs进行基因分型,与1300例样本BMD进行关联分析,发现8个SNPs与髋部/脊椎BMD显著关联(P < 0.05)。其中,SNP rs16917237同时与髋部和脊椎骨密度关联,经Bonferroni校正后仍表现出显著性(0.05/14 = 0.0036)。整合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表观功能注释、表达数量基因座分析、代谢通路分析进一步探索BDNF基因调节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构建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人骨形态形成蛋白(rhBMP-2)诱导分化模型,利用小干扰RNA(siRNA)敲除BDNF。结果显示:14个SNPs位于同一单体型内;rs16917237在成骨细胞中表现出较强的激活型组蛋白H3K4me1、H3K4me3、H3K27ac修饰信号以及P300结合信号,表明其在成骨细胞中可能具有调控活性;rs16917237在11个组织中均能显著影响BDNF基因表达;BDNF基因位于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MAPK通路中;BDNF敲低能够显著降低MAPK通路中与成骨分化相关的CREB 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示其可能通过调控CREB表达进而影响成骨分化。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实验结果一致,表明BDNF基因可能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CT对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及肝癌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变类型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包含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B组包含肝转移癌患者28例,C组包含肝血管瘤患者41例。采用CT全肝灌注扫描模式对三组患者占位病灶组织、病灶周围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占位病灶组织,B组患者肝动脉灌注量(HAP)最低,C组患者HAP最高;A组患者门静脉灌注量(PVP)最低,C组患者PVP最高,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C组总肝灌注量(TLP)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无明显差异(P0.05);B组病灶周围组织HAP及HPI明显高于A、C组(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PVP及TLP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正常肝脏组织CT灌注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及肝血管瘤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但明确诊断仍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69.
肝癌组织中线粒体DNA D-Loop区碱基变异与ROS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学文  赵琪  陈道桢  张丽珊 《遗传》2005,27(1):14-20
为了探讨ROS水平与突变的关系,对原发性肝癌线粒体DNA区的突变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内ROS进行测定。选择2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其邻近的癌旁组织,用PCR方法将线粒体DNA D-Loop扩增后测序。组织内ROS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结果表明在20对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存在8对mtDNA突变,突变率为40%,共发现突变位点53个,包括2个插入,11个缺失,40个点突变,其中T-C,C-T的转换占75%,4个属于微卫星结构。癌组织突变一般伴有癌旁组织突变,癌组织突变位点高于癌旁组织。发现一例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大片段丢失。原发性肝癌组织内ROS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对照( P<0.01),同时我们发现在区发生突变的患者的组织中ROS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肝癌组织标本(P<0.01),发生突变的癌旁组织内ROS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癌旁组织(P<0.01)。结论 (1)线粒体DNA D-Loop区是一个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原发性肝癌中突变率较高。(2)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内ROS异常,提示肝癌的线粒体DNA发生的点突变及肝癌的发生可能与ROS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0.
提出新的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同胞对数据间的相关性,以多元响应回归的方法处理多个性状数据间的相关性的多元性状同胞对连锁分析方法,模型的参数估计使用MCMC方法.并把此模型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定位的实际数据中.结果表明,与把多元性状拆成单一性状进行分析的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和检验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