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51.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前文工作,本文报道从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根及根茎用95%乙醇渗滤后的提取部分中获得的另外五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经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e A)、β-谷甾醇(β-Sitosterol),异芒柄花甙(Isoononin)和4',7一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其中胡萝卜甙和异芒柄花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药理实验表明,甘草查尔酮甲对H_2O_2诱异的溶血有极好的抑制作用(97.3%),但甘草甙在三个体外氧化体系中都没有明显的活性。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采自东北地区的鸢尾柄锈菌一新变种和柄锈属一国内新记录种。新变种命名为鸢尾柄锈菌多孔变种[Puccinia iridis(DC.)Wallr.var.polyporis W.C.Liu var.nov.],区别于原变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夏孢子小,芽孔5—7个,散生;而后者夏孢子较大,芽孔2—4个,赤道生。新记录种是短果茴芹柄锈菌(Puccinia pimpinellae-brachycarpae Tranzsch.et Ere-meeva),寄生在短果茴芹(Pimpinella brachycarpa Nakai)上。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开花特征和有性繁殖,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套袋试验、访花昆虫及访花频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细果秤锤树的杂交指数(OCI)为4,单花期5~7 d,种群花期可持续20 d左右。花粉与胚珠比为4 093.21±498.56。开花后第3天的花粉活力最高(76.21%),而开花后第7天时花粉活力较低(18.37%)。细果秤锤树柱头最适可授期在开花后第2天。(2)套袋试验表明,细果秤锤树存在部分自交不亲和性,同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传粉昆虫是其完成生殖过程所必需的,且异株授粉能够提高其坐果率和结籽率。细果秤锤树的访花昆虫有3目5科7种,主要访花昆虫有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熊蜂(Bombus sp.)、胡蜂(Vespa sp.)、中华蜜蜂(Apis ceran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其中熊蜂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达(8.67±0.21) 次·h-1。对该物种开花生物学特征与繁育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其濒危机制,为后续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猪精子中与卵透明带糖蛋白ZP3结合的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次经PSL-Sepharose亲和层析柱和纤维素CM-52离子交换层析柱,从猪精子的CHAPS抽提液分离得4个蛋白质组分。用固相透明带精蛋白结合试验(IZPGBA)检测;表明精子蛋白SP1和SP2具有结合透明带糖蛋白ZP3的活性,SP2并显示凝集血球的活性。精子蛋白SP1与卵预温育明显抑制精卵结合,抑制活性与加入的精子蛋白的浓度呈正相关。用生物素标记的ZP3和蛋白质印迹技术,证明SP1中的68kD精子蛋白与ZP3结合,提示68kD精子蛋白参与精卵结合。  相似文献   
55.
外源DNA或染色质在非洲爪蟾卵提取物中可以诱导细胞核样结构的重建。重建核除不具有核仁样结构外,在其它形态结构上与真核细胞核十分相似。前人的工作表明在重建核中具有核仁前体结构。但可能是由于缺少活性核仁组织者的缘故,这些核仁前体不能相互融合形成新生核仁。那么活性核仁组织者在重建核中是否能发挥其功能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提取纯化了四膜虫的大核与大核的周边核仁。进一步去除大核的核被膜,并将去除核被膜的大核与大核核仁分别加入非洲爪赡卵非细胞体系中。通过电镜超薄切片观察,我们发现无论是与大核染色质相连的周边核仁还是分离纯化的核仁结构在非洲爪赡卵非细胞体系中都不能保持其原有结构特征,而是发生了典型核重建变化,并且在诱导形成的重建核中也看不到核仁样结构。这些结果说明具有活性的核仁组织者在加入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后既不能继续保持其原有的RNA转录功能也不能诱导新的核仁的出现。  相似文献   
56.
夜蛾科卵的数值分类研究(鳞翅目:夜蛾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34种卵作为分类单元,对41个性状了数值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夜蛾科分属的重要依据,并支持把黄地老虎归入Agrotis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57.
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座果及果实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栽培三叶木通为试材,研究了其座果及果实生长的特性。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座果(雌花)率可以提高到13.5%,是野生三叶木通的2 100%;以先年第1、2次攀援茎第3 ̄30节位结果为主;3月底开花,花期30d左右。花后第20 ̄50d(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序、雌花及幼果(子房)大量脱落,出现明显的脱落高峰。三叶木通果实纵向生长呈双S曲线布,生长期150d左右,可划分成5个时期: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   
58.
长果秤锤树保护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然环境、种群分布、数量、种群结构、人为破坏、保护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湖南石门长果秤锤树的就地保护现状,并从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栽培、试管保存及开发利用潜力等方面总结了武汉植物所近年来对长果秤锤树进行迁地保护研究的初步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9.
非洲爪蟾卵经钙离子载体A23187激活后,在10,000g下离心得到爪蟾卵提取物,LambdaDNA中入上述提取物可构建出染色质结构,并在染色质表面重建核被膜,同时,在染色质外的区域形成环形片层。核被膜在环形片层有相似的发生途径,它们都是由两类在形态、大小、膜结构上有明显差别的膜泡融合而来,首先是直径200nm的圆形小膜泡相互融合成双层膜片层,同时核孔复合体在双层膜上大量装配;以这些双层膜片层为基  相似文献   
60.
利用非洲爪蟾精子染色质和卵提取物在体外重建细胞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健  张传茂 《动物学报》1995,41(2):196-200
应用非洲爪蟾去膜精子染色质和卵提取物成功地进行了细胞核本外重建。当精子染色质加入卵提取物后,首先发生染色质去浓缩作用,染色质整体结构膨胀;膜泡在膨胀的染色质外周聚集并逐渐彼此融合成双层膜;核孔复合体以某种未知方式组装入双层膜而形成核膜结构,并逐渐完全覆盖膨大的染色质,最终形成典型的间期核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