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植物氮素营养与病害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营养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影响植物的感病性或抗病性。该文主要综述了氮素营养及其代谢对植物病害发展的影响、诱导病原菌侵染的寄主氮营养信号和氮素营养对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尤其是氮素受限(饥饿)对病原菌基因的诱导表达、植物衰老基因和抗病基因的关系、植物衰老过程中防御基因的表达等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讨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2.
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策略(GDFT)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方案,研究组予以GDF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体液容量、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指标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晶体液量、总输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胶体液量、尿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诱导后即刻 (T2)~ 术毕时(T4)时间点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手术开始1小时(T3)、T4时间点MA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4时间点动脉乳酸(aLac)、血糖(Glu)低于对照组,T3~T4时间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7d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的ALT、AST、BUN、C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结论:GDFT与常规输液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当,但GDFT可较好地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对组织灌注和体液循环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行腹部手术患者150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予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结束(T1)~拔管后(T3)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d、术后5d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5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维持选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可维持机体血流平稳,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及认知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4.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和研究组(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前~术毕清醒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均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麻醉10 min后SpO2、MAP、H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1 d~术后3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降低后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1 d~术后3 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 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机体血流波动、氧化应激以及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同时还可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5.
摘要 目的:探讨眩晕宁颗粒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动脉血流速度、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接收的360例VBI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80)、对照组(n=180),对照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眩晕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动脉血流速度、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44%(152/180);高于对照组的66.11%(119/180)(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则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眩晕宁颗粒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V,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改善患者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各50例,甲组在麻醉诱导后以0.8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乙组在麻醉诱导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丙组给予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应激指标、麻醉恢复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改良镇静-躁动评分(RASS)、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发生情况。结果:T0(麻醉诱导前10 min)时,三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腹后5 min)时,甲组、乙组HR、MAP均低于丙组,甲组HR、MAP低于乙组(P<0.05);T3(术毕)时,甲组、乙组HR均低于丙组(P<0.05),甲、乙、丙三组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术后1 h、6 h、12 h时RASS评分均低于丙组(P<0.05),甲组术后1 h、6 h、12 h时RASS评分低于乙组(P<0.05);T1、T2、T3时,甲组、乙组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低于丙组,甲组NA、ACTH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甲、乙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丙组,甲组短于乙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00%(1/50)、10.00%(5/50)、24.00%(12/50),甲组POCD发生率低于丙组(P<0.05)。三组麻醉恢复时间、气腹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其中0.8 μg?kg-1?h-1右美托咪定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7.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产儿超声心脏几何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到2020年6月,选择本院收治的早产儿150例(早产组)和足月儿150例(足月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新生儿都给予超声检查,记录、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stolic,LVDs)、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相对厚度(Left ventricular relative wall thickness,LVRWT)、左心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LVM)、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depth,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组的LVDd、LVDs、LAD、LVPWd、LVRWT、LVM值都显著低于足月组(P<0.05)。早产组的LVDV、LVSV、SV值低于足月组(P<0.05),两组LVEF、LVFS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组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VDd、LVDs、LAD、LVPWd、LVRWT、LVM值与LVDV、LVSV、SV值存在正相关性(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身长为影响LVDd、LVDV值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超声心脏几何形态学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呈正相关,提示超声能准确记录和监测早产儿的心脏几何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可作为评估早产儿心功能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8.
摘要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8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临床指标、血清NO、NOS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内出血、产后2~24 h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HR)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NOS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血清NO、NOS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09.
摘要: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CSFP)是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发现的以冠状动脉内径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管远端造影剂显像延迟为特征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多数患者心脏无器质性病变,但反复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心肌缺血症状,CSFP也可能引发如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脏不良事件,因此早期评估CSFP尤为重要。既往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价格昂贵、检查时间过长,并且后期随访及疗效评估困难,限制了这类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传统的超声心动图指标难以反映早期心肌损伤,近年来各种超声心动图新技术检查在CSFP的定性、定量研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更是在安全无创的基础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10.
摘要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效果及子宫动脉血流、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动脉血流、胎盘VEGF、MMP-9、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RI、PI及S/D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胎盘VEGF、MMP-9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胎盘VEGF、MMP-9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中应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胎盘VEGF、MMP-9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