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主要修饰,可分为激酶特异性和非激酶特异性两种类型.以非激酶特异性磷酸化位点Dou数据集为基础,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位置的卡方差表特征χ2-pos,融合伪氨基酸序列进化信息PsePSSM表征序列,构建正负样本均衡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 T, Y独立测试Matthew相关系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及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59、0.87、79.74%),(0.55、0.85、77.68%)和(0.50、0.81、75.22%),明显优于文献报道结果. χ2-pos、PsePSSM两种特征的融合在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垂珠花自然居群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垂珠花自然居群间表型差异的内在因素,该研究用14个表型性状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对6个垂珠花自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4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皆存在极显著差异;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_(st))为22.64%,垂珠花自然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大于居群间的表型变异,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垂珠花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2)4对微卫星引物在87个个体上共检测到4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条引物10.63个,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平均观察杂合度(H_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59和0.811,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达1.894;居群内遗传多样性(H_s)高达0.811,居群间遗传多样性(D_(st))仅为0.110,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118,说明11.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88.2%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与表型变异研究所得结论大体相一致。表型性状和微卫星分子标记结果均表明垂珠花自然居群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较高的基因流(Nm=2.050)使得垂珠花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小于居群内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93.
陈江涛  张建琼 《病毒学报》2017,33(5):791-797
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畸形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紧密相关,甚至可能损伤男性生殖系统,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研究其结构和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寨卡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是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蛋白,在病毒复制、发病机制及免疫逃逸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寨卡病毒NS1的空间精细结构,并将其与其它黄病毒NS1进行比较。本文也分析了寨卡病毒基于NS1的致病机理,总结了NS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42例纳入非老年组,年龄≥60岁的患者36例纳入老年组,均给予多西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化疗实施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组织学分型有明显差异(P0.05),其他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老年组患者采用低剂量完成化疗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周期及中断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及消化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治疗效果与非老年患者类似,安全性尚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自2015年初至今,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以巴西为首先后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几乎同时,与日俱增的小头症患儿使全球对此陷入警惕状态。目前,全球正在积极探索ZIKV感染所引发的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ZIKV能直接损伤胚胎脑部发育的同时,ZIKV感染者的防治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从ZIKV的流行病学、与小头畸形因果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其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联合白芍总苷治疗甲氨蝶呤不耐受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6例甲氨蝶呤不耐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类风湿因子(FR)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类风湿因子(FR)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类风湿因子(FR)水平较低(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联合白芍总苷能够降低甲氨蝶呤不耐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ESR、FR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龙花胶囊对成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肾功能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收治的9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龙花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促血小板生成素(TPO)、肾功能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TPO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PLT、TPO水平较低,Scr、BUN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龙花胶囊能够升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以及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受益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功能状态评分(KPS)和体力状况评分(ZPS),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临床受益率和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KPS评分显著升高,ZP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周观察组KPS评分显著升高,ZP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较好,能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和1年生存率,较单用卡培他滨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戈利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苷对甲氨蝶呤(MTX)治疗反应不佳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MTX治疗反应不佳(MTX治疗超3个月,但应答不足)的活动性RA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试验组加用戈利木单抗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记录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目,评定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患者对疾病总体症状的耐受情况,监测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SR、CR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减少、关节肿胀及压痛数目均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ACR50、ACR70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戈利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MTX反应不佳活动性RA疗效肯定,可下调患者ESR、CRP水平,缩短晨僵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关节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浓度IBA、NAA对紫萼龙吐珠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萼龙吐珠Clerodendrum speciosum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浓度IBA、NAA混合溶液对紫萼龙吐珠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A为50 mg·L-1,IBA为150或200 mg·L-1时,紫萼龙吐珠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最高,可达100%;根系数量、根长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9.4倍和4.9倍;当NAA、IBA分别为50、150 mg·L-1时,根系效果指数在9、11月均较高,最高可达6.42。运用隶属函数法对9、11月扦插各处理组合的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认为NAA 50 mg·L-1、IBA 150或200 mg·L-1混合溶液处理紫萼龙吐珠插条均最有利于生根,可得到较高的生根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