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南京市土壤集合组成及其嵌套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辉  张学雷  张薇  孙燕瓷  陈杰 《生态学报》2007,27(1):220-22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壤资源与土壤环境压力日益增加。近20a来,南京市城镇化发展迅速,而且城镇的发展正导致原来相对自然的大片土壤面积减少,深入研究南京市土壤组成以及嵌套性特征,有助于了解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正确估计城镇化的后果,在保护土壤资源以及土壤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南京市各乡镇等级单位的土壤集合为研究对象,对南京市的土壤组成及嵌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南京市各乡镇等级单位中共有47个土种,其中优势土种6种,常见土种13种、稀有土种25种、濒危土种3种。土壤集合在组成上呈现出不完全嵌套格局,分布于土种数较少的乡镇等级单位中的土种多数也分布在土种数较多的乡镇等级单位中。土壤类型数(S)与面积(A)是幂函数关系,其最佳回归拟合方程为:S=0.7284A^0.5922。嵌套格局与南京市的土种面积、地形以及地理位置关系密切,面积大的乡镇等级单位有更多的土种主要原因是它们有更广阔的生境范围,具有更高的生境多样性(如水域、沼泽、地形地貌、丘陵等),随着面积的缩小,某些特定的生境类型随着逐渐丧失,与此相关的一些土种也随之消失,于是就产生了嵌套结构。  相似文献   
32.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绿色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与保障作用日益凸显,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南京市为研究区,运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与GIS分析技术,从总体规模、连通性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综合测度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格局变化,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先增后减,但连通性不断下降;由于高淳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大型斑块的萎缩,自然生态要素面积总体减少;半自然及人工要素主要以零散小面积斑块增加为主,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呈不断扩张趋势;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等自然禀赋条件起基础性作用;人口、产业、投入等区域发展水平是主要推动力,社会文化氛围与决策管理导向则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
半个世纪来南京市儿童体型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告了半世纪来南京市儿童体型发展的长期变化,1936年至1985年,南京市儿童身高、体重、坐高均有显著增加,对1936、1956、1975、1985四个年代7-17岁儿童的坐高指数,克托莱指数,考甫指数,劳累尔指数,利比指数,培利迪西指数六个指数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个世纪来,南京市儿童以体重和身高关系所表现的体型趋向瘦长,1975、1985年资料表明成熟期躯干与下肢比例关系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患龋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患龋病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玄武区6所幼儿园,共抽取792名3~5岁儿童,实际完成调查788人,响应率99.49%。记录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情况,根据有无龋病发生分为龋病组(n=361)和无龋病组(n=427)。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观察龋病发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结果:788例3~5岁儿童中,检查出存在龋病361人,发病率为45.81%。单因素分析显示,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与年龄、喂养方式、糖摄入频次、睡前食用甜点、刷牙次数、开始刷牙年龄、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5岁、喂养方式为全母乳、糖摄入频次为≥2次/d、睡前食用甜点是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较高是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无龋病组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均大于龋病组(P<0.05)。龋病组的能量、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维生素C、叶酸低于无龋病组(P<0.05)。结论: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的发病率较高,龋病对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年龄、喂养方式、糖摄入频次、睡前食用甜点、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均是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5.
南京市小气候日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5年7-9月,对南京市市中心繁华区、水体、郊区空旷地和森林绿地4个不同生境的日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进行了24 h定点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各点于翌日4:00出现气温最低值,13:00-14:00出现最高值,森林绿地日平均气温最低,市中心繁华区最高,市中心繁华区、水体于17:00气温突增,市中心繁华区和郊区空旷地气温日振幅较大;各观测点相对湿度最高值时段为0:00-翌日5:00,16:00-17:00为湿度最低时段,森林绿地日平均湿度最大,市中心繁华区最低;森林绿地、郊区空旷地的风速、风速变化幅度白天大于夜晚,风速11:00-12:00开始变小;南京市气候呈弱热岛效应,城郊日平均温差<0.5℃;热岛对人体舒适度有负面影响,市中心繁华区、城市郊区空旷地白天人体舒适度始终低于森林绿地.  相似文献   
36.
南京市城市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双环法测定了南京市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水分入渗率,研究了不同压实程度下土壤的入渗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不同压实程度土壤的入渗能力差异较大;土壤压实越严重,其容重越大、孔隙度越小,土壤入渗率越小;严重压实的土壤中存在水分入渗的限制层,致使稳定入渗率明显降低;土壤初始入渗率与稳定入渗率的差异较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研究区土壤稳定入渗率的分布范围非常广(1~679 mm·h-1),这与城市土壤的压实、结构状况以及粗骨性砾石的存在密切相关.城市土壤入渗率的减小导致地表径流系数以及发生洪涝的几率和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37.
《微生物学报》2013,(1):81-81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于2012年10月27-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宾馆召开。10月27日晚,召开了《微生物学报》第十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主编谭华荣研究员主持会议。出席编委会会议的成员,有顾问邓子新院士,主编谭华荣,副主编东秀珠、胡福泉、黄力、陆承平、曲音波、沈萍(陈向东代)、徐建国、杨瑞馥,编委陈冠军、黄英、  相似文献   
38.
郝敬锋  刘红玉  胡俊纳  李玉凤  郑囡 《生态学报》2010,30(15):4154-4161
综合利用遥感、GIS技术、景观生态和实验分析方法,选择南京市紫金山东郊17个典型湿地,在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进行野外湿地水体水质监测。以每个湿地所在的小流域为景观单元,通过SPSS系统聚类分析将17个小流域划分3类,揭示城市化影响区域小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及其对湿地水体质量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土地利用对湿地水质影响显著。以林地斑块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小流域水质比以草地斑块为主的小流域水质好,林地面积越大,湿地水质越好;(2)通过引入增强斑块指数ZQI、削减斑块指数XJI、及增强-削减斑块对比指数R_ZXI,进一步揭示小流域内景观格局与水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当R_ZXI小于-1时,随着R_ZXI的增加,一些易流失营养型污染物质TN、CODMn呈下降趋势,而当其大于-1呈上升趋势;一些易沉积营养物质如TP则表现出相反变化趋势;(3)小流域内各景观斑块空间上分布越均匀,湿地水体中的易流失营养型污染物质表现出下降趋势,而易沉积型营养物质则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
2007年4月6日,笔者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118°48'00"~118°53'04"E,32°01'57"~32°16'15"N)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水榭景点一侧行道树(悬铃木)上发现2只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并拍摄照片.  相似文献   
40.
《遗传》2012,(4):66
为了交流麦类作物赤霉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提高麦类作物赤霉病的研究水平,定于2012年8月在南京召开第四届国际赤霉病研讨会,欢迎从事赤霉病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专家踊跃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