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63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Anderson  KB  徐静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47-48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HA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对于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其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的比例很高,为10%~40%,主要是因为HIV与HC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如吸毒或接受不洁血制品。HCV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HIV患者在接受HAART的早期可能没有考虑到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992.
早孕小鼠子宫内膜钙网蛋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印迹及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未孕(d0)和妊娠d1、d2、d3、d4、d5、d6、d7天小鼠子宫内膜中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的表达规律, 探讨CRT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RT mRNA在妊娠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孕小鼠(P <0.05), 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间接免役荧光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RT表达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腺上皮以及腔上皮, 并在妊娠第4、5天基质细胞的胞浆中呈现高峰.实验结果提示, CRT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的持续表达, 可能通过调节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而调节胚胎滋养层细胞的黏附、侵袭, 参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993.
田振  杨增明 《动物学杂志》2008,43(4):133-139
胚泡着床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依赖于胚泡发育和子宫内膜获得接受能力的同步进行.着床只发生在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具有接受性.被称为"着床窗口".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建立涉及子宫腔上皮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甾类激素和许多细胞因子复杂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建立及其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994.
从患细菌性败血症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X1,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5.62×105 cfu/ml,具有较强毒力;经ATB细菌鉴定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X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X1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35654(登录号:X74676.1)的亲缘关系最近,其同源性为99%.用0.30%福尔马林灭活,将菌株X1制成灭活全菌苗,对西伯利亚鲟进行注射免疫.研究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能够明显提高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抗体水平及总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含量,而且在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中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西伯利亚鲟血清抗体水平及总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含量.此外,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对西伯利亚鲟抗嗜水气单胞菌X1人工感染也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免疫保护率为50%,而且在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中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对西伯利亚鲟抗嗜水气单胞菌X1人工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更好,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免疫保护率为70%.因此,将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用于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 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 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 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  相似文献   
996.
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采伐林隙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白山地区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杨桦次生林、次生阔叶林和阔叶红松林采伐林隙内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次生阔叶林林隙内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最大,为652粒·m-2.随着森林群落的演替,土壤种子库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大,而优势度指数则逐渐降低;红松、臭松和色木槭等顶极种的种子密度逐渐增大,山槐、水曲柳等树种的种子密度逐步降低;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同更新幼苗的相似性越来越高,相异性则越来越低.在3种林型中,非林隙林分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以及同幼苗的相似性均与林隙内种子库相同.说明土壤种子库为群落的恢复演替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基础,且随着恢复演替的进行,对地表植被更新的影响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在生物学接种的基础上,利用非序列依赖性PCR扩增(sequence-independent amplification,SIA)对感病青椒(Capsicum annuum)进行了分子鉴定. 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侵染青椒的病毒为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 BBWV2). 为明确BBWV2青椒分离物(BBWV2 Ca)的分类地位,对BBWV2 Ca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段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 BBWV2-Ca RNA1全长5 929 bp,含有1个ORF. BBWV2 Ca RNA2全长3 559 bp,含有1个ORF,编码3种蛋白:VP53/VP37、外壳蛋白大亚基(large coat protein, LCP)和外壳蛋白小亚基(small coat protein, SCP). 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BBWV2-Ca RNA1与BBWV2其它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77.9%~93.7%之间|RNA2与BBWV2其它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在80.2%~93.8%之间. 全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BWV2-Ca RNA1与BBWV2-XJ14-3以及BBWV2-RP3株系聚为一簇,亲缘关系最近|RNA2与BBWV2-Am形成一个独立分支,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998.
基于F2群体的香菇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在QTL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1个F2双核体菌株为作图群体,通过相互配对的2个单核体的基因型推断双核体基因型,构建了第一张基于双核体群体的香菇遗传图谱。该图谱包含分布于15个连锁群的459个标记,覆盖长度为989.7cM,平均标记间隔为2.2cM。此外,以此双核体群体作为表型分离群体,定位了6个与香菇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相关的QTLs,位于5个连锁群上。采用全同胞单核体随机交配策略,易于构建相对大的双核体群体,用于连锁图构建和QTL定位。研究表明,在食用菌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中,利用F2群体,可能为提高遗传作图效率,解决作图群体与表型分离群体间不一致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9.
李凤 《蛇志》2005,17(1):59-60
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肠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而且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免疫功能抑制小,是微创手术的一项新技术。2003年我院成功地为4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张杰  周元明 《蛇志》2005,17(2):108-109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在神经内镜下经鼻一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