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01例,按照乱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8d后的神经功能、血小板参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的66.00%(33/50)(P<0.05)。两组治疗28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体积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8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小板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A抑制率、ADP抑制率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0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55例。统计两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情况及Lp-PLA2水平,用药不同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情况及Lp-PLA2水平及两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时间,并统计1年内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起效、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Lp-PLA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的AA抑制率、ADP抑制率起效、达标情况均优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且Lp-PLA2水平低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P<0.05);氯吡格雷AA抑制率达标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P<0.05);氯吡格雷ADP抑制率起效、达标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P<0.05);而两组Lp-PLA2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的起效、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研究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可指导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抗血小板个性化治疗,以提高AA抑制率、ADP抑制率,降低Lp-PLA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本文报道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女38例、卒中患者子女14例及健康家族子女23例白细胞钠钾含量测定的结果。三组均为正常血压者,高血压患者子女组的白细胞钠含量较低、钾含量较高,且在不同性别、不同高血压家族史间比较,亦存在差别。卒中患者子女组的白细胞钠钾含量无显著变化,虽他们的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本文就上述结果产生的可能机制及其与高血压、卒中发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_(sp))和正常血压对照大鼠(WKY)随机分为可乐宁、α_1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加可乐宁及对照组,进行孤束核(NTS)内微量注射。实验观察到,在SHR_(sp)中,可乐宁的降压效应及外周 ANF 释放减少的效应比 WKY 大鼠更明显。阻断α_2受体后,在 WKY 大鼠中,可乐宁的降压效应被完全阻断,而在 SHR_(sp)仅部分被阻断;两种大鼠的外周 ANF 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可乐宁组两种大鼠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降低,育亨宾可阻断该反应。以上结果提示,ANF 未参与 NTS 内微量注射可乐宁引起的降压效应,在 SHR_(sp),ANF 释放的减少可能为血压依赖的代偿反应;可乐宁通过α_2受体介导抑制外周儿茶酚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总胆固醇(TC)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前循环AIS-LVO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其接受EVT后90 d临床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3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前循环AIS-LVO患者临床资料,计算PNI并检测MPV、TC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循环AIS-LVO患者接受EVT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MPV、TC对前循环AIS-LVO患者接受EVT后结局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NI降低,MPV、TC水平升高(P<0.05)。随访90 d,122例接受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6.89%(45/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MPV、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为前循环AIS-LVO患者行EVT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I联合MPV、TC评估前循环AIS-LVO患者EVT后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NI、MPV、TC单独评估。结论:前循环AIS-LVO患者PNI降低、MPV、TC水平升高与其接受EVT后结局不良密切相关,PNI联合MPV、TC评估患者行EVT后结局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出血性卒中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4月选择在本地区诊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随访判定患者的出血性卒中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调查1年,220例患者中出现出血性卒中20例(出血性卒中组),占比9.1 %。出血性卒中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明显低于非出血性卒中组(P<0.05)。两组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出血性卒中组的TT基因型、等位基因T占比分别为70.0 %、80.0 %,都显著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的24.0 %、35.0 %(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为导致H型高血压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在随访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性卒中,也伴随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含量异常,MTHFR C677T的T基因型、等位基因T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10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对病例组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NIHSS评分、BI指数计算。比较两组尿酸水平及病例组不同血尿酸水平下UA、TC、TG、LDL-C、HDL-C的指标变化及NIHSS评分、BI指数、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率的差别。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的例数,分别为46例和17例,分别占46%和17%;血尿酸平均浓度分别为485.96±76.03(μmoL/L)和343.12±61.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尿酸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组UA、TC、TG、LDL-C、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病例组血尿酸水平,颈部血管超声结果、NIHSS评分、BI指数进行分析。病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病情及预后有平行关系,即血尿酸水平高,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率高,病情重,预后差。结论:高尿酸血症(HUA)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综合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探究miR-125a在脑卒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miR-125a在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正常和脑卒中患者的血浆,Realtime PCR检测miR-125a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Person相关性分析miR-125a表达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Realtime PCR检测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和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9.4T磁共振测量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一共收集到70例正常和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样本,两组在性别(χ2 = 1.469,P = 0.225)和年龄(Z = -0.208,P = 0.835)上无差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Z = -7.01,P = 0.000)。预后良好患者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低于预后不良患者(Z = -2.183,P = 0.029)。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在区分正常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ROC = 0.876,P = 0.000)。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正相关(r = 0.303,P = 0.032),和脑梗死体积正相关性(r = 0.399,P = 0.004)。MCAO大鼠脑皮质中miR-125a表达水平升高(t = 8.918,P = 0.000),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升高(t = 4.928,P = 0.000),脑皮质与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 0.823,P = 0.044)。第3天时,sh-miR-125a组脑梗死体积小于NC组。sh-miR-125a组AQ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小于NC组。结论:血浆中miR-125a表达水平在区分正常和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抑制miR-125a表达会通过降低AQP4的表达,减少脑梗死体积,为miR-125a在诊断和治疗脑缺血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免疫抑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64名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7d内是否存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4例急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天内64例出现SAI,SAI的发生率为39.02%,平均感染时间为2.58±0.94天。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留置胃管、留置导尿、NIHSS评分等因素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吞咽困难、第3天NIHSS评分、CD4+T淋巴细胞成为影响S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吞咽困难、第3天NIHSS评分、CD4+T淋巴细胞是影响脑卒中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AI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唐恒磊  郑树涛  李友  钟望涛 《遗传》2024,(5):373-386
心源性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表现出病情重、预后差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在遗传学研究中已经有相当多与心源性卒中相关的基因被鉴定,这些易感基因在疾病风险预测及危险因素评估的潜力也陆续被发掘。本文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拷贝数变异研究、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心源性卒中遗传学研究的相关进展,并介绍了其遗传数据集在多基因风险评分、孟德尔随机化的应用,旨在为将来深入研究心源性卒中的遗传发生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