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肌细胞舒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利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其收缩/舒张功能.方法:常规酶解法分离制备钙耐受心肌细胞;用Ca2 荧光探剂fura-2/AM(0.5μmol/L)负载心肌细胞30 min(25℃)后,以含氧台氏液灌流并予电场刺激(0.5 Hz,5 ms),采用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及细胞内荧光信号变化.结果: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可实时同步观察和记录心肌细胞机械功能和细胞内钙瞬变变化,并可计算得到细胞收缩/舒张和钙瞬变的变化幅度、时程及速率等一系列指标,从而直接反映细胞水平的心肌功能改变.结论: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单心肌细胞水平探讨心肌肌源性功能及其改变的新方法,是当今心血管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在正常和缺氧 /复氧过程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心肌细胞收缩和细胞内钙的处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 ,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检测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和细胞内钙的变化。结果 :①缺氧过程中 ,心肌细胞收缩被抑制 ,钙瞬变幅度降低、静息钙水平增高 ,咖啡因诱导的钙释放减少 ,但对细胞膜L -型钙通道活性无明显影响 ;复氧期间 ,各指标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②IL 2 (2× 10 5U/L)抑制心肌细胞收缩 ,使钙瞬变幅度降低、静息钙水平增高 ,使咖啡因诱导的钙释放减少。③在缺氧期间加入IL 2 (2× 10 5U/L)后 ,复氧期间各参数回复均减慢。结论 :缺氧时同时存在IL 2 ,可加剧复氧时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和钙处理能力的降低 ,这可能与心肌细胞肌浆网内贮钙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3.
哌替啶对心室肌收缩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X  Cao CM  Wang LL  Ding YM  Xia Q 《生理学报》2003,55(2):197-200
为明确哌替啶对心脏收缩的直接效应 ,并探讨其相关机制。采用Langendorff灌流心脏模型 ,观察了哌替啶对大鼠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并用荧光测钙技术和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哌替啶作用的钙离子机制。结果显示 ,哌替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离体灌流心脏的LVDP×HR、 +dP/dt和 -dP/dt,而升高LVEDP。在酶解分离的心室肌细胞上 ,哌替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收缩时的钙瞬变幅度 ,并升高舒张末期的钙水平。哌替啶不影响高浓度咖啡因诱导的内钙释放。哌替啶使L 型钙电流强度降低到给药前的 67 4± 10 1% ,而不改变钙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电位。哌替啶减弱钙电流的作用并不能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所阻断。以上结果表明 ,哌替啶能通过非阿片受体介导的途径阻断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对心室收缩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K物质 (SK)对心肌细胞收缩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幼鼠心肌细胞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SK处理前后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的变化 ,同时观察预先加入速激肽受体拮抗剂DSP、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SK作用的影响。结果 :当加入SK (1 .78× 1 0 - 5mol/L)到培养细胞中时 ,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增强 ,但收缩频率变化不显著 ;且在 1 0 - 8~ 1 0 - 5mol/L浓度范围内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变化呈剂量 效应关系 ;预先加入DSP可抑制SK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而心得安、酚妥拉明对SK的作用无影响。结论 :SK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增强 ,其作用是由速激肽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65.
Gu ZY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35-137
本文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在内毒素致肺血管损伤中的介导作用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LPS)可诱导大鼠肺组织生成ONOO^-1,ONOO^-能导致肺微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和肺脏严重病理变化;ONOO^-可引起离体肺动脉反应性异常改变,LPS也可产生类似变化;ONOO^-有较弱的舒血管作用并受到内皮细胞的抑制性调节;LPS诱导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产生增多的ONOO^-参与介导内皮细胞本身的损伤;CCK能拮抗LPS对BPAEC的损伤效应,此作用由CCK受体介导,并与抑制ONOO^-生成有关。结果提示,清除ONOO^-或减少ONOO^-生成可为防治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等病理过程提供新对策;CCK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细胞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66.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o XY  Ling YL  Meng AH  Shan BE  Zhang JL 《生理学报》2002,54(3):239-243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8)对麻醉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实验监测了左心室收缩压(LVP)、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期内压变化的最大速率 (±LVdp/dtmax)、心率 (HR)和平均动脉压 (MAP)。结果如下 :小剂量CCK 8(0 4 μg/kg)可引起心动过速 ,MAP、LVP和±LVdp/dtmax轻度上升 ;中剂量CCK 8(4 μg/kg)和大剂量CCK 8(4 0 μg/kg)可引起心动过缓 ,MAP、LVP和±LVdp/dtmax显著增加 ;应用CCK 受体 (CCK R)拮抗剂丙谷胺 (1 0mg/kg)抑制以上变化 ;由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到心肌组织有CCK A受体 (CCK AR)和CCK B受体 (CCK BR)mRNA表达。以上结果提示 :CCK 8可激活心肌组织的CCK R ,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功能增加和心率改变。  相似文献   
67.
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和血管构成体内的心血管系统,两者都具有收缩性。心脏收缩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升高室内压,因此要求细胞收缩快速和有力,这就需要细胞的收缩结构和钙调控过程能满足其要求。血管收缩缓慢而持久,其收缩结构及机制也正好与之功能相适应。本文从细胞水平讨论了心脏和血管的收缩结构和收缩机制,以及钙调控机制,并分别对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8.
Lu ZZ  Zhang YY  Dong ED  Han QD 《生理学报》2001,53(3):188-192
为阐明功能性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的特性及其与α1-AR的相互关系,以离体大鼠主动脉为模型,进行收缩功能实验,发现在大鼠主动脉中,α1-AR和α2-AR产可介导其收缩效应并以α1-AR折作用为主,α1-AR可增强α2-AR介导的收缩效应,而α2-AR则对α1-AR介导的收缩效应无影响,在不可逆阻断α1-AR而保留α2-AR的条件下,α2-AR介导的缩血管效应消失,仅在阈值浓度的KCl存在下才能显示,且收缩幅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离体大鼠主体动脉中存在功能性α2-AR,α2-AR的缩血管作用依赖于α1-AR的激动,其最大收缩反应远远小于α1-AR。  相似文献   
69.
Wang L  Zhou L 《生理学报》2000,52(4):272-276
应用大鼠游离胃窦平滑肌细胞,观察胃动素和胃泌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结果显示:⑴胃动素和胃泌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均有收缩作用;⑵Gai-3抗体可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加强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胃动素、胃泌明显增加Gai-3抗体与「^35S」CTPγS的结合;⑶磷脂酶抑制剂U-73122、三磷酸肌醇受体拮抗剂肝素可抑制胃坳素和胃泌素引起的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收缩。结果表明:胃坳素和胃泌表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旨在探明变温过程对心肌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内在机理。采用阶梯方式降、复温,测定30℃、25℃、20℃、15℃与10℃条件下,大鼠乳头肌等长收缩的各参数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心肌发展张力(DT)呈双相变化,即从30℃降温到25℃,DT增大,而后DT逐渐下降;温度降到20℃时,静息张力(RT)保持不变,而降至15℃以后RT明显上升。乳头肌等长收缩的时间参数如TPP、TPN、TPT、T1/2R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延长。在复温过程中,与降温过程中相同温度点相比,20℃、25℃、30℃点发展张力明显降低,而15℃、20℃、25℃点静息张力显著增高。这提示在降温过程中,心肌细胞肌钙蛋白C对Ca2+敏感性可能呈现双相变化,且低温造成的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高,可能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因而,心冷停搏液保护心肌功能的关键环节,应是如何防止在降温过程中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一过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