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91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具有瞬时性和结合力弱等特点,并受到多种动态调节,特别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s, PTM)。传统的亲和质谱检测方法存在蛋白纯化的局限性,在高效检测到动态变化方面存在不足。邻近标记是一种能够给与靶蛋白质瞬时靠近,或者互作(邻近)的蛋白质加上生物素的技术,它与质谱检测技术的联合使用能检测细胞过程中弱的、瞬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基于生物素的邻近标记方法的发展现状,从依赖于融合序列的生物素标记开始,依次介绍有关生物素连接酶、过氧化物酶及其进化后的2代标记方法等经典生物素标记的方法和原理,比较各个方法间的差异和优缺点;也列举了一些近年来新出现的标记方法,如将生物素连接酶进行拆分、鉴定蛋白质在不同复合物中功能的方法、抗体靶向的标记方法,以及其他来源的生物素连接酶突变体,例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C端氨基酸突变的生物素连接酶,能够应用在苍蝇和蠕虫中的生物素连接酶突变体。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初步接触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推动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103.
许为斌 《广西植物》2020,40(10):1389-1392
苦苣苔科植物是个研究活跃的类群,近年来随着新类群的报道和分类系统的变动,在该科的分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学名的种加词的性和属名不一致或出现拼写错误的情况,虽然这些错误不影响该名称的合格发表,但还是有必要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进行改正。该文就苦苣苔科植物中属名以-stigma结尾的学名、属名以-cheilos结尾的学名、根据属名词尾不容易判断出性别的学名、拼写错误的名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13个不符合法规的名称予以改正。此外,还就苦苣苔科植物学名的合格发表和规范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胰腺的慢性炎症,最终以纤维化替代胰腺的正常组织,导致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损伤。近年来,为了深入研究CP的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动物实验研究,涉及多种动物模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开展后续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从造模的方式入手,比较多种常用的CP动物模型,为CP研究过程中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冯晓玙  黄斌斌  李若男  郑华 《生态学报》2020,40(18):6351-6361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响应特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气候变化评估多以全球或区域大尺度研究为主,不适合局地小尺度。以2015年为基准,根据局地特征改进了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拟了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模式下三江源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同时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保持功能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080年的不同排放情境下,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增长主要发生在生长季(5—9月)和半湿润地区,其中,高排放情境的增幅最大(42.21 mm和4.93℃);②三江源地区潜在自然植被主要由草地转化为森林,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保持服务在不同排放情境下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与水热规律一致,其中高排放情境的增幅最大,低排放最小;③ 利用三江源地区原生裸地演替特点和多年NPP改进的CSCS模型,模拟精度提高了24%。研究成果为局地小尺度生态系统气候响应特征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106.
Syntaxin-1是一种多结构域蛋白,通过与synaptobrevin-2和SNAP-25形成SNARE复合体调节囊泡融合.然而,syntaxin-1在突触形成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显示syntaxin-1的表达水平与突触形成过程高度相关.Syntaxin-1的R151A和I155A突变影响其在突触形成中的促进作用,而Habc结构域或跨膜结构域在突触形成中无显著作用.结果表明,syntaxin-1通过激活突触囊泡释放来加速突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洞庭湖区入侵植物分布规律及其危害,对洞庭湖区入侵植物区系、种类组成、类型、生活型和原产地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查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洞庭湖区外来入侵植物共有86种,隶属于24科64属,原产于美洲的有51种,占总数的58.6%,双子叶植物有21科53属73种,单子叶植物仅有5科12属13种,草本植物共84种,占97.6%,洞庭湖区入侵植物科的区系类型主要为世界广布;入侵植物属的区系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广布为主。[结论] 洞庭湖区入侵植物种类较多、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样、区系成分复杂且危害严重,应根据入侵现状对洞庭湖区外来入侵植物采取相应的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际经验借鉴与广东省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洁  王鹏  肖荣波 《生态学报》2021,41(19):7637-7647
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梳理了近100年来以荒野、再野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国际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的发展语境,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阐明国际生态修复基本研究框架,并梳理国外生态修复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国际经验。基于对广东省主要生态问题研判,从摸清家底、确定目标、谋划格局、布置行动、实施保障5个层面构建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学规划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问题和生态修复目标为导向,提出深入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九项专题研究、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多元组织形式等策略。本文提出的广东省生态修复设计思路及实施路径,将为找准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实现靶向修复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9.
子宫内膜癌(uterine corpus endometrial carcinoma, UCEC)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癌症之一,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基因的异常表达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UCEC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进行网络调控分析,为UCEC的机制研究及预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利用"limma"包筛选得到差异表达的RNA分子;接着,利用R软件中的"GDCRNATools"包构建lncRNA-miRNA-mRNAceRNA网络;最后,利用DAVID(TheDatabase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R软件中的"survival"包、MCODE(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插件、StarBase数据库等对ceRNA网络中的RNA分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UCEC中,我们鉴定了1 319个mRNA、68个lncRNA及100个miRNA为差异表达的RNA分子。同时,利用这些UCEC中的差异表达RNA分子,成功构建了ceRNA网络,结果表明,HCG11、LINC00958、LINC00667、MAGI2-AS3和AC093010.3可能具有ceRNA的功能。通过进一步对该网络成员的分析,结果发现,该网络中的mRNA分子聚集于内皮细胞增殖、细胞骨架和锌离子结合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中。生存分析显示,hsa-miR-449a、LINC00958、PKIA和DPYSL2等19个差异表达的RNA分子与UCE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最后,利用MCODE插件对ceRNA网络进行筛选,共获得一个子网络,其成员分别是LINC00667、hsa-miR-449a、hsa-miR-34a-5p和RECK。该研究结果提示,在UCEC的发生发展中存在lncRNA、mi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并且这些RNA分子之间存在ceRNA网络模式的调控,其中一些关键分子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这将为进一步研究与理解UCEC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探究了3种水力负荷(HLR)下三级串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T-VFCWs)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解析了系统中的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 当系统HLR由0.10增至0.20 m3·m-2·d-1时,T-VFCWs始终保持着对农村生活污水高效的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VFCWs中顺次连接的3个VFCW单元(标记为V-1、V-2和V-3)在限氧环境下因其进水水质的差异可形成各自不同的氮素转化途径,并通过协同作用实现系统的高效脱氮。当T-VFCWs在试验期间连续运行时,V-1、V-2和V-3中主要的脱氮途径分别为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上述3单元对进水中总氮(TN)和NH4+-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1.3±4.4)%和(63.7±2.6)%、(30.9±4.8)%和(35.5±4.5)%、(17.8±5.0)%和(0.8±0.1)%。该研究可为组合式人工湿地的研发及工程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