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通过对不同来源北虫草菌株子实体中提取的色素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获得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北虫草菌株。结果表明,浓硫酸反应中溶液在两相交界处呈现特征性的蓝绿色,色素提取液在400~600 nm范围内有波长分别为415、440和460 nm的3个吸收峰与类胡萝卜素标准的吸收光谱一致,证明子实体中提取的色素为类胡萝卜素;6个菌株子实体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较大,且J菌株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达到5.021 mg/g。  相似文献   
32.
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群落类型、单位面积蕴藏量等进行调查研究,为野生北细辛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SUMMER DISTRIBUTION OF PICOPHYTOPLANKTON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 EFM)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80个站点的微微型浮游植物进行了检测, 并对其在平面和垂直分布上的变化以及昼夜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检测到聚球藻(Synechococcus, Syn)和真核球藻(Picoeukaryotes, Euk)两类微微型浮游植物, 未检测到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Pro), 其中Syn以富含藻红素的Syn细胞(PE细胞)为优势种类, 而富含藻蓝素的Syn细胞(PC细胞)数量较少。在荣城湾以东的水域, 各水层Syn和Euk的丰度都较其它水域的高。Syn在北黄海冷水团及附近水域下30 m深处和底层水体中出现明显的低值区, Euk丰度受冷水团影响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 水表层和水下10 m深处Syn的丰度高于水下30 m深处和底层, 而Euk在垂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在昼夜变化上, 各水层Syn、Euk丰度的白昼与夜间变化趋势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4.
粤北和粤东北若干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群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2007年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用核实法或样方法研究了粤北和粤东北部分山区15个县市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计31科40属48种.重点介绍了有新分布区或呈群落状分布的7种植物的种群大小、植株高度、年龄结构等主要特征.其中在平远新发现10株仙湖苏铁野生植株;伯乐树在连州的种群数量达160株,以幼苗为主;在仁化篦子三尖杉达300株;平远半枫荷有100株;任豆新见于清新和始兴,数量1000株以上;和平、河源和蕉岭发现苏铁蕨种群,合计数百株;始兴新发现57株银鹊树.最后分析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和致危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北山楂叶和云南山楂叶中总黄酮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四氢呋喃-0.5%冰醋酸溶液(1:1:19.4:6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3nm,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北山楂叶和云南山楂叶中总黄酮及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7.70%和6.79%,0.143%和0.289%.结论:北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于云南山楂叶,而金丝桃苷的含量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3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北柴胡营养器官中分泌道的发育以及挥发油的积累.并重点探讨了挥发油的分泌机制.结果显示.分泌道细胞的质体、细胞基质以及线粒体参与挥发油或其前体物质的合成,而内质网参与挥发油向分泌道腔隙的转运.在分泌道发育的后期,大量小泡与分泌细胞相邻壁的质膜融合,并将其内的物质释放入此部分细胞壁中,与此同时,此部分壁在靠近腔隙的位置结构变得松散.然后围绕腔隙的壁在相邻两分泌细胞相接的位置面向腔隙外突形成许多小泡,并将小泡释放入腔隙中.由此可见.北柴胡分泌道中挥发油主要以胞吐方式被排入分泌道的腔隙中.  相似文献   
37.
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花序分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造成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种子发芽率低、无胚率高等种子质量问题的原因,本文对北柴胡花序分化进程的各个时期以及不同位置花序分化进程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根据观察结果,将北柴胡花序分化进程划分为初生期、小伞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生殖结构分化始期和花粉粒完熟期6个时期.同时,发现各级次级花序均比上一级花序在分化进程上落后至少1个时期.不同位置花序分化进程的不同步性是导致北柴胡种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人工措施促进早分化的主茎及Ⅰ和Ⅱ级花序发育,抑制晚发育的Ⅲ和Ⅳ级花序发育,可望提高北柴胡的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38.
北柴胡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1年生主根的中部和2年生主根的根尖和中部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研究根的发育过程,并对其1年生与2年生主根中部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柴胡根的发育包括原分乍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群原始细胞组成,其细胞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学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主要是依靠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来完成。其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2年生北柴胡主根的基本结构与1年生的相同,但与1年生的相比,其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增加。不同点具体表现在:2年生主根的周皮增厚;分泌道数量增加;次生木质部中木纤维成群分布,在横切面上连接成一个圆环,其维管射线明显。多为多列射线。分泌道主要分布在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韧皮部中,均是裂生方式发生,属次生分泌道,初生结构中无分泌道存在。  相似文献   
39.
赣西北食(药)用菌的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晔  罗敏  许祖国  李军  方亮 《菌物研究》2004,2(2):31-37
报道了赣西北地区的食 (药 )用真菌 12 4种 ,其中 7种为江西的新记录种。为本地区大型野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0.
北朱雀、燕雀和白腰朱顶雀的能量代谢特征和体温调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实验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 ,测定了环境温度在 5 - 34℃范围内北朱雀 (Carpodacusroseus)、燕雀 (Fringillamontifringilla)和白腰朱顶雀 (Acanthisflammea)的耗氧量、热传导、体温等指标 ,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表明 :在环境温度 (Ta)为 5 - 30℃的范围内 ,北朱雀的体温基本维持恒定 ,平均体温为4 0 4 6± 0 1 0℃ ,热中性区为 2 2 5 - 2 7 5℃ ,基础代谢率为 4 30± 0 0 8mlO2 /(g·h) ;环境温度在 5 - 2 0℃范围内 ,代谢率 (MR)与Ta 呈负相关 ,回归方程为MR [mlO2 /(g·h) ]=9 34- 0 2 1Ta (℃ ) ;在此范围内 ,北朱雀的热传导率最低且基本保持恒定 ,平均为 0 2 4± 0 0 0mlO2 /(g·h·℃ )。在环境温度为 5 - 34℃的范围内 ,燕雀的体温基本保持稳定 ,为 4 0 4 0± 0 1 1℃ ,热中性区为 2 5 - 30℃ ,基础代谢率为 4 1 9± 0 0 5mlO2 /(g·h) ;环境温度在 5 - 2 5℃范围内 ,MR与Ta 的回归方程为 :MR [mlO2 / (g·h) ]=1 1 6 4 - 0 2 9Ta (℃ ) ;在 5- 30℃内 ,燕雀的热传导最低 ,平均为 0 2 9± 0 0 1mlO2 / (g·h·℃ )。白腰朱顶雀的热中性区为 2 5 - 2 8℃ ,平均体温为 4 0 4 8± 0 1 1℃ (5 - 34℃ ) ,最低代谢率为 4 4 5± 0 1 4mlO2 / (g·h) ,最低热传导为 0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