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两种女贞光合作用季节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存华  孙存玉 《生态学报》1997,17(5):525-529
以徐州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常绿女贞和落叶女贞为材料,在不同季节测定了它们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两种女贞各测定的生理指标都有季节特性。在自然条件下,两种女贞的光合速率皆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相一致。在冬季常绿女贞的净光合速率接近于零,而落叶女贞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但仍保持较高的呼吸强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常绿女贞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能  相似文献   
82.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分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步峰  周光益 《生态学报》1997,17(6):635-639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颁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总消减能在61.8-71.8%之间,其中大暴雨势能量占年总消减势能的43.9%;大雨、暴雨及大暴雨雨水的年均养分一为55.122kg/km^2,其产流流失为42.917kg/hm^2,年均净积累12.205kg/hm^2,  相似文献   
83.
对分离自暴发病鱼的33株嗜水气单胞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和溶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O抗原不同,大部分菌株可分为TPS-30和PBJS-76两个血清型,这两个血清型菌株分布于浙江各地及南方其它省市,可能是构成暴发病流行嗜水气单胞的主要血清型;这些菌株对健康白鲫有很强致病力,LD_(50)小于10~6,有很强的产溶血素能力,但某些菌株的毒力与其溶血效价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84.
本文系统地对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螟区的生态地理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本蝗区是Uvarov(1936)提出的飞蝗两类蝗区理论中.由于森林破坏而形成的一类蝗区,作者将它定名为"热带稀树草原蝗区"。这类蝗区在我国过去尚缺乏研究。文中进而根据本蝗区的成因、生态特征以及对蝗区的生态控制对策,分别与我国大陆的东亚飞蝗大沙河类型蝗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5.
九万山位于广西北部的中央(25°10’~25°25’N,108°27’E),界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处。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海拔为1693m,最低处仅170m。经对1850号标本的鉴定,共计有藓类植物35科、101属和189种。本文分析了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将其划分为 10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最为丰富(39.33%),热带、亚热带成分次之(38.20%),而温带成分居第三位(18.54%)。本文选择了九万山临近的五个地区加以比较。其中,金佛山与九万山藓类植物的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68%和36.87%,神农架为57.29%和33.13%。尖峰岭为48.83%和22.29%,西双版纳为57.29%和29.63%。而我国东部的武夷山则为69.86%和39.57%,其相似性系数在相比较的五个山区中为最高。九万山区有4个特有属并明显受喜马拉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九万山区藓类区系中约有7%的种类是典型的热带成分。根据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九万山的藓类区系表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性,其分界线可能位于九万山的南侧。  相似文献   
86.
云南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动态和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年定位观察资料,包括从组成种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成年物种的生长规律和物候节律对湿性常绿阔叶林动态和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种子贮量、可萌发种子量和萌发种数,雨季大于旱季。幼苗生长雨季快于旱季。表明雨季是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佳季节。立木生长是种间竞争、自我调控、自疏的过程。成年物种各物候期长、不明显与温带阔叶林各物候期短、明显不同,而开花、结果、落果终年进行与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物候节律相似。三者的不同在于季节雨林春季(2~3 月)落叶,常绿阔叶林冬季(11~12 月)落叶,温带阔叶林秋季(9~10 月)落叶。依据物种物候节律特点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区分出3 种生态物候型:1.暖温生态物候型(占总种数(50)的82% );2.温性生态物候型(占12% );3.温凉生态物候型(占0.6% )  相似文献   
87.
常绿杜鹃亚属Subgenus Hymenanthes是由K.Koch(1872)根据Blume(1826)建立的Genus Hymenanthes改级组合而成。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了Maximowicz(1870)所建立的、后由Koehne(1893)修订过的Subgenus Eurhododendron这一亚属名称,直到最近D.F.Chamberlain(1978,1979,1982)对该亚属的名称才作了正式订正。  相似文献   
88.
银杉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特有濒危的珍贵植物——银杉的生态环境及其特性,调查结果表明,银杉在广西花坪林区分布于海拔1020—1460米,坡度30度以上的山脊及山脊的南坡或西坡,生长在以广东五针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中,土层浅薄,呈酸性反应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的岩隙间。银杉具有喜光、耐寒、抗风、耐瘠薄等生态特性。 银杉幼龄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弱,残存个体少,自然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有被阔叶树种更替的趋势。调查研究其生态环境性,为保护种源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速生优良树种——广西顶果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福惠  莫新礼   《广西植物》1981,(1):31-33
<正> 广西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var.guangxiensis X.L.Mo etY.wei)又名格郎央(瑶语)、咪央(壮语),是不久前在广西新发现的苏木科顶果木属的一个热带性的速生优良树种。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的优点,适宜在我国南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特别是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发展。我们对其形态特点,生态特性、木材构造以及育苗造林等方面作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0.
冯伟业   《广西植物》1981,(3):45-48
<正> 斯里兰卡橄榄(Elaeocarpus serratus L.)为杜英科植物。原产斯里兰卡,分布于孟加拉、马来亚一带,现亚热带地区已有栽培。六十年代初引入我国广东、云南、福建等省试种,我所于1964年从海南岛引种,生长良好。具有耐寒性强,适应性广,速生,早产,丰产及果实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热带果树及绿化树种。现将我们引种情况作如下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