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EMS诱变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以果叶兼用、桑椹产量高、品质优及抗菌核病为育种目标,采用秋水仙碱化学诱变育种方法培育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对塔桑×激7681人工杂交桑种子F1代实生桑幼苗用0.2%秋水仙碱+2ppm6-BA进行化学诱变处理,选择形态出现变异的单株进行单芽嫁接,从诱变群体中选择出挂果较多的优良单株进行系统培育,育成优质、高产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蜀椹1号.经品种比较试验和四川省桑品种区域性试验鉴定表明,新品种蜀椹1号具有树形直立、枝条粗长而多、植株整齐一致、雌花较多、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蜀椹1号平均单芽座果数6.38个,平均座果率为86.11%,平均单果质量为3.98 g,平均米条产果量为536.25 g;全年平均产果量18031.75 kg/hm2,比对照大10增产6.4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度)11.3%;全年平均产叶量31 551.66 kg/hm2,比对照湖桑32号增产13.89%;田间自然感病鉴定蜀椹1号中抗桑椹小粒型菌核病.系中生中熟品种,适合鲜食和加工,是具有应用推广潜力的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23.
微波诱变结合化学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纤维素酶产生菌TP1202为出发菌株,通过微波诱变和硫酸二乙酯、氯化锂诱变剂进行诱变,选育到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S5。在适宜条件下,其产生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滤纸酶活力(FPA)和棉花糖酶活力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07%、152.4%和140.5%。  相似文献   
24.
旨在诱变选育L-异亮氨酸高产菌,并探索突变株最佳发酵条件。利用传统化学诱变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生物诱变体系对实验室保藏的Brevibacterium flavum I-12进行逐级诱变,选育2-噻唑丙氨酸(2-TA)和磺胺胍(SG)高抗性和在琥珀酸平板上能快速生长的突变菌株。随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出目的突变株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的最佳参数水平。结果显示,经过一系列诱变和筛选,成功选育出一株在40 g/L的2-TA和5 g/L的SG,且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快速生长突变株,命名为B. flavum TA-6,该菌株产酸达26.2±0.5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4.75%,而副产物L-缬氨酸和L-亮氨酸积累量明显降低。经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后,突变株产酸可达27.8±0.5 g/L,比优化前提高了6.1%。通过传统化学诱变结合ARTP生物诱变体系,成功选育出一株杂酸降低的L-异亮氨酸高产菌TA-6,该菌株具有潜在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以甲基营养型假单胞菌J-12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D-丝氨酸结构类似物平板和高浓度甘氨酸平板定向筛选,获得1株三-丝氨酸高产菌N-13,其发酵液中L-丝氨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97.9%。在含有20g/L甘氨酸和7mL/L甲醇的培养基中,L-丝氨酸积累可达4.81g/L。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水稻为材料,研究化学诱变剂dES、NaN_3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dES、NaN_3处理预浸泡的水稻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高度和根系活力,同时测定其呼吸强度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dES、NaN_3对水稻初期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种子经化学诱变剂dES或NaN_3处理后,细胞呼吸强度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生长高度和根系活力也不同程度地降低。诱变剂的剂量愈高,抑制愈强烈。由试验结果可知,化学诱变剂首先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活动,从而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生长迟缓,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27.
化学诱变抗体模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诱变剂苯甲基磺酰氟活化兔抗人IgM片段上特殊活性部位的丝氨酸残基,经硒化氢处理,则将丝氨酸转变成 硒代半胱氨酸。诱变后的抗体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其活性为世界最好的GSH-Px模拟物PZ51的70多倍抗体效价为1:8,与没诱变的抗体相似。  相似文献   
28.
用诱变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活化兔抗人IgM(Fcμ)片段上特殊活性部位的丝氨酸(Ser)残基,经硒化氢(H_2Se)处理,则将丝氨酸转变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诱变后的抗体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其活性为世界最好的GSH-Px模拟物PZ51的70多倍。抗体效价为1:8,与没诱变的抗体相似。  相似文献   
29.
作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能保持粮食稳产增收,利用自然和诱变获得遗传变异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随着栽培作物基因库的日益贫乏,诱变育种技术已成为目前种质资源创新和挖掘新基因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植物诱变育种的发展简史,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的主要类型、特点、异同及其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由于诱变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因此提高诱变效率,迅速鉴定和筛选突变体以及探索定向诱变的途径,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0.
绿玉树试管苗物理化学诱变及其抗寒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已建立的微体繁殖体系为基础,对绿玉树再生丛芽进行Co^60γ射线不同剂量的辐射和不同浓度EMS诱变处理,以HYP为突变体选择压,筛选出抗HYP突变体小苗,并对突变体小苗进行抗寒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影响丛芽的增殖、突变率及芽苗的生长,1.5KR为绿玉树丛芽辐射诱变比较适宜的剂量。0.2%的EMS亦能诱导绿玉树丛芽块产生突变芽,但与正常培养获得的再生小苗相比,诱变后产生的抗HYP芽苗生长缓慢,再生小苗矮小。抗HYP突变小苗的抗寒性比正常植物的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