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6):1158-116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82.
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Gymnarchus Niloticu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ymnarchus niloticus swims by undulations of a long-based dorsal fin, while its body axis is in many cases held straight during swimming.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relevant introduction to Gymnarchus niloticus , which belongs to the African freshwater electric eels but can inspire our bionic interests in propulsion besides its abilities in electric sensing. A special larva of Gymnarchus niloticus was morphologically measured by photographing it with a piece of scale-calibrated paper as the background. Then we analyzed the data by a CFD-aided approach. Detailed flow patterns around the larva and a NACA0012 hydrofoil were respectively calculated and visualized at the Reynolds number of 7350 or s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file of Gymnarchus niloticus is well streamlined.  相似文献   
8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检测动物负载游泳状况及过程的仪器,用于动物疲劳游泳试验。方法采用不同直径的可调换加载钢球、恒温水池、接近传感器信号转换、51系列单片微机控制和记忆信号。结果研制出一台可同时做六路平行实验的动物游泳测试仪,自动记忆动物在加载的情况下抗疲劳游泳的全过程。结论经36例小鼠实验证明,效果良好,该仪器为动物负载游泳实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5.
根据投喂时间不同,将奥尼罗非鱼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9尾),每组每天饱食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8:00 14:00、14:00 20:00、20:00 2:00和2:00 8:00 (依次用S1、S2、S3和S4表示),并使用Videomex-V影像运动监视系统全天监测奥尼罗非鱼的活动.结果显示,S1和S2组单位体重的摄食量显著低于S3和S4组,S1和S2组无显著差异,S3和S4组也无显著差异;投喂时间对全天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对活动节律有明显的影响,S1和S2组的活动节律聚为一类,S3和S4组的活动节律聚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适宜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30min老年运动组,30min青年运动组;衰老模型采用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观察给予4周无负重游泳运动训练后,大鼠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老年运动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与老年运动组相比,青年运动组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老年运动组。结论:适宜游泳运动训练能提高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87.
张莉    杨持    王宝忠  杨珍 《生态学报》2008,28(5):2365-2365~2371
研究新生儿呼吸道微生态学,探讨各种生态因子对新生儿咽部微生物定植的影响.确定健康新生儿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以及新生儿咽部的优势菌种.选择37例足月生产、无任何家族遗传病及感染性疾病、发育正常的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定位定性测定.结果:①人类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最初建立与生产方式有一定关系,剖腹产新生儿无菌,正常产30%左右的新生儿带有母亲产道的正常菌,但在出生后3~4d即完全被以链球菌属为主的咽部正常菌所替代,不会表现出任何病症;②喂养方式对有益微生物的定植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③季节对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建立有很大影响,冬季的北方,农村以烧煤或燃柴为主要的取暖方式,室温不稳定,空气污染严重;城市集中供暖,室温稳定,但相对湿度不够,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在鼻咽部生存,免疫力稍有下降就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也是冬春季北方新生儿生存率低于夏秋季的原因所在.④游泳对有益微生物的建群有帮助,但无决定性作用;⑤胎膜早破组新生儿咽部微生物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检出菌的种类多,条件致病菌比例高,这势必给新生儿的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条件.新生儿呼吸系统微生态平衡的最初建立是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生产方式、喂养方式、游泳对微生物的建群影响不大,而季节和胎膜早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运动预适应(EP)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组(EE组)、运动预适应组(EP组)、运动预适应+AG490组(EP+AG组)(n=20)。连续3 d的间歇跑台运动建立EP动物模型,力竭运动致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Caspase-3定量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显示心脏p-JAK2和p-STAT3定位和定量表达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EE组心肌细胞凋亡、心脏Caspase-3、p-JAK2和p-STAT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与EE组相比,EP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脏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而心脏p-JAK2和p-STAT3表达显著升高;与EP组相比,EP+AG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脏Caspase-3表达均显著升高,而心脏p-JAK2和p-STAT3表达明显降低。结论:EP可诱导心脏磷酸化JAK2和STAT3表达增加,减少心脏Caspase-3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提示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EP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对北京海洋馆长期驯养的40尾不同年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自发游泳速度和呼吸频率逐尾监测,比较性腺发育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发育至Ⅱ期末至Ⅲ期)9尾的行为变化,为中华鲟安全驯养和健康评价建立依据。40尾个体均≥3龄,其中,3龄个体全长(122±12)cm,体重(8±2)kg(n=8),30龄以上的个体全长(335±8)cm,体重(220±15)kg(n=4)。所有40尾被测中华鲟的平均游泳速度(44.46±5.62)cm/s(范围30~60 cm/s),不同年龄组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频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下降(P0.05),接近性成熟年龄(17龄)后多处于10~20次/min,低龄组(3~7龄)多处于30~40次/min。性腺进入快速发育阶段个体的游泳速度与呼吸频率显著升高,平均增幅分别达到50%和60%。结果表明,可以按照年龄及发育阶段对中华鲟的游泳速度和呼吸频率分别制定参数值,为健康判断提供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不同流速下杂交鲟幼鱼游泳状态与活动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水流速度对杂交鲟幼鱼行为和代谢的影响,探讨游泳状态与活动代谢及相关游泳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和活动代谢同步测定装置,测定了杂交鲟幼鱼在0.1、0.3、0.5 m/s三种流速和静水条件下的游泳状态、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大,杂交鲟幼鱼逆流前进和逆流静止游泳状态所占时间比例显著减少,而逆流后退所占时间比例显著增加,顺流而下时间比例有所上升。在0.0—0.3 m/s的流速范围内,杂交鲟幼鱼各个时段的平均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0.3 m/s流速下分别达到100%﹑(2.53±0.34)Hz和(490.99±164.59)mg O2/(kg.h)。当流速增加至0.5 m/s时,在趋流率仍保持100%的情况下,其耗氧率相比0.3 m/s增加了21.86%,而摆尾频率却减小了6.70%。实验过程杂交鲟幼鱼趋流率与摆尾频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而摆尾频率与耗氧率在大部分时段却无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流速组杂交鲟幼鱼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趋流率均相对稳定;但摆尾频率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耗氧率则在实验前9h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随后趋于稳定。研究结果提示:杂交鲟幼鱼游泳状态的变化与流速有关,而反映运动强度大小的摆尾频率与活动代谢率的关系受到游泳状态的显著影响,同时也与运动代谢特征的时间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