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流行性流感减毒活疫苗(pLAIV)常被用于基础免疫以使受试者对后续的流行性流感灭活亚单位疫苗(plSV)产生强烈的中和性抗体应答。然而,在使用pISV加强免疫前曾接受与未接受pLAIV免疫的受试者之间,其外周血中的H5特异性记忆B细胞未检测出不同。为了探究pLAIV基础免疫的机制,研究者分别单独使用H5N1 pISV或pLAIV,或序贯使用H5N1 pLAIV和pISV免疫12只非洲绿猴(AGM)并系统检测其全身和局部引流淋巴结(LN)的免疫力。AGM模型重现了临床研究的血清学观察结果。有趣的是,H5N1 pLAIV在纵膈淋巴结(MLN)中诱导了强烈的生发中心B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RTE)对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RTE检查及肝病理穿刺检查,将RTE评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肝脏纤维化S分期的不断增加,RTE评分结果亦逐渐升高,RTE评分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65,P0.0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乙肝并肝纤维化的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6.36%、准确率为91%、阳性预测值为96.00%、阴性预测值为76.00%。结论:RTE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技术,对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02例,其中高龄组(≧70岁)24例;非高龄组(70岁)78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的输血量、胸液总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止痛药使用的次数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早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液的总量、胸管放置的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次数、术后的并发症、平均的淋巴结数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8.1%,2年生存率为80.3%,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5.3%,2年生存率为73.1%,非高龄组与高龄组早期生存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与非高龄病人进行比较,高龄病人能获得同样的治疗疗效和早期预后,所以,可在临床上采纳。  相似文献   
74.
诱导和维持T细胞耐受是免疫系统区分自我和非我的关键。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RE)作为转录因子,在胸腺髓质上皮细胞中可驱动一系列组织特异抗原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诱导中枢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周免疫耐受的机制复杂一些,清除耐受是其重要机制之一。外周淋巴结的基质细胞可表达部分组织特异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激活并最终清除它。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可清除潜在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维持对自身组织耐受。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将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对猕猴结肠镜检及活检取材,对结肠镜检测方法应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予以评价。方法实验猴在麻醉状态下接受结肠镜检查和活检标本取材,对活检标本进行固定和病理切片观察,并对所检猴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各取材点的情况。结果结肠镜下及大体标本观察见猕猴肠壁厚度明显小于人体,活检取材部位见黏膜破损、肠出血,个别部位见肠穿孔。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发现,与人体比较,猕猴大肠腺较小而表浅,固有层内淋巴小结数量较少,肌层、黏膜下层明显较薄。结论对猕猴行结肠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取材是可行的,但因猕猴肠壁较人体薄而极易穿孔,故需尽量应用活检杯小的活检钳,并需要充分的肠道准备和有经验的肠镜操作。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移植肾活检组织C4d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寻求其实验的标准化。方法 121例移植肾活检和10例供肾标本根据ALPCO抗体手工免疫组化结果将病例分为四个组:C4d弥漫阳性组、局灶阳性组、阴性组和供肾组,采用ALPCO和ABCAM两种C4d抗体,石蜡切片行手工免疫组化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器套染技术(以下简称机器套染),比较两种抗体和染色方法的染色结果。结果 ALPCO和ABCAM两种抗体手工免疫组化和机器套染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均有良好着色,在20例ALPCO抗体手工免疫组化为弥漫阳性组标本中,染色强度在+至+++之间,而机器套染均为+,有7例标本机器套染染色强度低于手工染色,但并不改变染色的弥漫程度,另有3例其机器套染为局灶阳性;而ABCAM抗体其手工免疫组化和机器套染染色强度除1例为阴性外,其余均为+,有3例手工免疫组化和4例机器套染为局灶阳性。对于ALPCO抗体手工免疫组化为局灶阳性组的标本,其机器套染和AB-CAM抗体染色重复性较差:其机器套染有1例为阴性,而ABCAM抗体手工免疫组化有2例、机器套染有3例为阴性。ALPCO抗体手工免疫组化阴性组和供肾组标本,其机器套染和ABCAM抗体染色均为阴性,重复性良好。同时机器套染与手工免疫组化相比,拥有更好的染色背景,而且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更有利于急诊肾活检和免疫组化实验的标准化。结论虽然ALPCO和ABCAM两种抗体染色效果有小的差异,但总体重复性良好。ABCAM抗体在染色过程中尤其是机器套染应注意防止假阴性。手工免疫组化和机器套染联合使用为C4d免疫组化染色提供更为快捷、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发热伴活动后气短1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活动后喘憋,休息后缓解。伴间断发热。当地医院给予先锋必和阿齐霉素静滴20余天,效果不佳。10余天前咳嗽、咳痰加重,痰色白,量少,不黏,易咳出,无咳血。伴双肋部胸痛,与咳嗽有关。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7℃,伴膝关节、后背部游走性疼痛。既往史:1998年肾活检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Ⅳ~Ⅴ级),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相似文献   
78.
针对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A基因设计一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株HP标准株和7株临床分离株均阳性,而4株其它肠道菌均阴性,特异性100%。10倍系列稀释试验表明敏感性达到100pgDNA水平。从35例胃镜检查者取幽门旁组织块进行快速和常规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及PCR检测,15例HP阳性者PCR检测也为阳性,其中7例阳性者有3例唾液PCR检测为阳性,表明HP确存在于口腔中。本研究采用直接热裂解法处理临床标本,取其粗提物行PCR,免除复杂的酚一氟仿抽提步骤,该法简便快速,且损失小,成功率高,在临床实验诊断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I、鳞状细胞癌抗原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6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载脂蛋白AI、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程度的子宫内膜癌血清载脂蛋白AI、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比较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血清载脂蛋白AI、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载脂蛋白AI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Ⅲ~Ⅳ期组血清载脂蛋白AI低于Ⅰ~Ⅱ期组,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组(P<0.05);中低分化组血清载脂蛋白AI水平低于高分化组,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高于高分化组(P<0.05);子宫肌层浸润≥1/2组血清载脂蛋白AI水平低于子宫肌层浸润<1/2组,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高于子宫肌层浸润<1/2组(P<0.05);在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组血清载脂蛋白AI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I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10。结论:血清载脂蛋白AI、鳞状细胞癌抗原与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术前检测两者表达水平有助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研究E-cd在胃癌、癌旁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cd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E-cd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分化不良胃癌中E-cd的表达明显低于分化良好胃癌中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E-cd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