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运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对肝脏弹性图像进行评分,并通过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探讨RTE评分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RTE以及肝功能、血常规和凝血五项等实验室检查,随后肝活检获得病理学证据。比较RTE评分与实验室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结果:90例患者中,S0期21例,S1期31例,S2期31例,S3期20例,S4期7例。RTE评分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79,P<0.05)。同样,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例指数(APRI)与肝纤维化程度也呈正相关(r=0.57,P<0.05)。RTE评分只与APRI呈相关性(r=0.667,P=0.000)。RTE评分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94.31%、特异度为78.65%、准确率为85.22%、阳性预测值为76.63%、阴性预测值为94.58%,均高于APRI。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有广泛的临床研究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用包埋前原位尾端标记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小鼠淋巴结生发中心早期凋亡细胞。方法用GA,PA,PLP分别固定淋巴组织,将其分别切成50μm切片,TUNEL染色,制成1μm切片光镜确认,着色部位制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GA固定的组织中细胞核的TUNEL染色,虽然表面清晰可见,但对组织渗透性较差;PA固定的组织清晰度稍差,但渗透性最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效果满意,PLP固定染色效果差,在细胞凋亡的早期,用PA染色时凋亡的细胞核内,可见尚未出现凋亡的生发中心细胞核形态学改变以及核染色质浓缩的核。结论以PA固定的组织,用包埋前技术、TUNEL染色的方法具有简便,染色清晰,易分辨,特异性强的特点,且未见标本损坏现象。  相似文献   
103.
直接用可溶性Jagged-1/Fc嵌合蛋白(Jagged-1/Fc)在体外诱导小鼠淋巴结细胞向CD4 CD25 T细胞分化.通过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剂量Jagged-1/Fc在不同时间对淋巴结细胞向CD4 CD25 T细胞分化的影响,观察Jagged-1/Fc诱导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变化;藉ELISA法检测Jagged-1/Fc诱导分化的T细胞分泌TGF-β1、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超过500.0μg/L剂量的Jagged-1/Fc使CD4 CD25 T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诱导时间需要4~6天,抗Jagged-1单抗能抵消Jagged-1/Fc的诱导作用,用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也能抑制Jagged-1/Fc的诱导作用,Jagged-1/Fc诱导分化的T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增高,TGF-β1无明显变化,胞内IL-4,IL-10,IL-2和TNF-α的水平也呈增高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可溶性Jagged-1/Fc嵌合蛋白在体外可诱导小鼠淋巴结细胞向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4.
杨青 《蛇志》2008,20(3)
喉癌是喉部常见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的7.9%~35%.其病因尚未明确,但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关系密切.早期症状轻微,晚期出现严重声嘶、咳血、呼吸困难,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对35例行全喉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喉癌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自身护理能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hMSH2蛋白、CD4和CD8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24例)患者癌细胞hMSH2蛋白、CD4和CD8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hMSH2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细胞核内表达,CD4和CD8在乳腺癌细胞细胞浆和细胞膜表达.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hMSH2蛋白、CD4和CD8的表达率分别为29%和68%(P<0.05)、58%和44%(P>0.05)、29%和68%(P<0.05).结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细胞hMSH2蛋白、CD4、CD8表达的改变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利用稳定表达GFP的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D,在体观察肿瘤的生长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D,经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GFP的细胞株.接种裸鼠皮下,成瘤后使用Nikon公司SMZ1000 P-FLA型荧光体视显微镜观察皮下原发肿瘤病灶及转移淋巴结.结果:使用逆转录病毒感染,可以获得稳定表达高强度GFP的肺癌细胞株,且生物学行为无明显改变.接种至裸鼠皮下后,2周左右成瘤,皮下肿瘤原发病灶在荧光体视镜下可清晰观察到肿瘤侵犯范围及周边血管生长情况.切开皮肤,可以观察到表达的GFP的转移淋巴结.结论:GFP标记人高转移肺巨细胞癌细胞株95D,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能更方便的观察肿瘤的生长、侵润和转移,为研究肿瘤的生长转移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前列腺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GS)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经常出现差异.本文主要研究肿瘤病理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99-01至2007-11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95例前列腺癌患者,考察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SA),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穿刺病理GS,手术后病理GS及肿瘤体积(TIV).使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不用组别之间的变量,分别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引起GS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7岁,平均PSA水平为24.3 ng/ml,平均前列腺体积是33.1ml.将前列腺体积分为≤25ml(25例),25-50ml(59例),≥50ml(11例)三组,将穿刺病理GS分为4-5(13例),6(35例),7(32例),8-10(15例)四组.前列腺体积较大组(≥50m1)比体积较小组(≤25ml,25-50m1)的肿瘤升级比率明显较低(48% vs 24%,18%,p<0.05).穿刺病理GS较高组(8-10)比较低组(4-5,6,7)的肿瘤升级比率明显减低(46% vs 34%,25%,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V、穿刺GS及内分泌治疗与病理升级呈负相关(p<0.05),而肿瘤体积及PSAD与其呈正相关(p<0.05).结论:较大的前列腺体积,较高的穿刺病理GS,接受内分泌治疗以及较低的PSAD均可降低其肿瘤升级的可能.泌尿外科医师在决定由穿刺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应想到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两种肺检查方法对肺部周围常见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片和CT检查发现肺周围型病变的43例患者,在经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和/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阳性率.结果:43例患者共行33次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26例获取标本成功,阳性诊断率为78.79%.经皮肺穿刺活检17例,全部获取标本成功,1例患者因取材量少,病理结果无诊断意义,阳性诊断率为94.11%,两者结合诊断率97.67%.结论:经支气管肺活检联合刷检与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诊断都是安全、有效、准确、损伤小的诊断方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9.
朱向红 《蛇志》2017,(2):243-24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且接受临床治疗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存在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情况,其颈部淋巴结大多为椭圆形、圆形,发病部位则以胸锁乳突肌及其周围组织为主,其中43例为单侧发病(74.14%),15例为双侧同时累及(32.61%)。多排螺旋CT检查可见颈部淋巴瘤表现为颈内静脉深淋巴结肿大,CT增强扫描后周边强化不明显。结论多排螺旋CT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症进行诊断鉴别时,能清晰显示疾病情况以及相应的病理特征,对淋巴结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应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及血流情况。结果:经二维超声发现,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的皮质多向心增厚(68.93%)、长短径比L/S多2.0(70.58%)、多不融合(93.14%)、多无钙化斑(97.06%);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皮质多偏心增厚(68.48%)、长短径比L/S多2.0(69.57%)、多融合(68.48%)、多有钙化斑(77.17%);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发现,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分布多呈门型(63.17%),血流丰富程度多为Ⅱ级(54.35%);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分布多呈周边型(68.93%),血流丰富程度多为Ⅲ级(72.83%);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在内部回声、形态、血流分布特点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与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