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野生型发根农杆菌K_(599)的解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遗传》2001,(4)
  相似文献   
82.
有机酸在植物解铝毒中的作用及生理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酸性土壤上铝毒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障碍因子,具有螯合能力的有机酸在植物铝的外部排斥机制和内部耐受机制均具有重要作用,在铝的外部排斥解毒过程中,植物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进入根际,如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与铝形成稳定的复合体,阻止铝进入共质体,从而达到植物体外解除铝毒害效应的目的,且分泌的有机酸对铝的胁迫诱导表现出高度的专一性,分泌的关键点位于根尖,不同的物种间分泌的有机酸种类,分泌的模式及生理机理存在差异,在铝积累型植物的内部解毒过程中,有机酸与铝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降低植物体内铝离子的生理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内铝离子的毒害效应,如绣球花中铝与柠檬酸形成1:1的复合体,荞麦内铝与草酸形成1:3的复合体,本文就有机酸在植物忍耐和积累铝中的作用及生理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3.
依兰-伊通地堑北部早白垩世孢粉组合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汤原断陷钻井地层中发现了较丰富的早白垩世孢粉化石,本文依据汤原断陷汤D7井458.0-1100.0m井段新发现的孢粉化石,建立了3个孢粉化石组合,即:Cyathidites-Pilosisporites-Cardioangulina组合,Taxodiaceae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Cyathidites组合和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Triporoletes-Pilosisporites组合。孢粉组合完全可以与松辽盆地登娄库组对比,其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第一阿尔必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graphy,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ERCP组,46例)及观察组(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组,5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7天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3 d的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RP、IL-6、IL-8、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CRP、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24 h、3 d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痊愈率及有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CRP、IL-6、IL-8及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5.
本试验就“首乌降脂汤”对大鼠食物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能呈现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TC、TG、LDL-C的升高及HDL-C的降低并同时降低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86.
飞蝗解毒酶系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代谢抗性是飞蝗主要的农药抗性机制之一。与代谢抗性相关的解毒酶系主要有:非专一性酯酶系(Non-specficesterases,E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解毒酶系活力的测定是研究飞蝗农药代谢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飞蝗解毒酶系的测定方法,为蝗虫及其他昆虫解毒酶系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通过生物测定和生物化学方法比较了棉铃虫玎Helicoverpa armigera敏感和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毒力反应及其3种解毒酶的差异。结果表明,田间抗性种群和室内药剂汰选的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均有较高的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达到195.8和37 375倍。水解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是导致棉铃虫对溴氰菊酯产生高抗性的重要酶系。特异性抑制剂活体内外抑制作用测试发现,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均含有较高量的乙酰胆碱酯酶,但两个种群对抑制剂的亲和力反应不同,表明乙酰胆碱酯酶在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有关。由此推断,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这类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剂产生抗性,乙酰胆碱酯酶发生变化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8.
四种植物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竹、庐山小檗、活血丹和紫云英四种植物花蜜腺的外部形态、显微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到石竹花蜜腺是雄蕊类型,蜜汁通过角质层间小孔分泌;庐山小檗花蜜腺是花被类型,其每个分泌表皮细胞的外切向壁中央向内凹陷与角质层之间形成角质层下空隙,蜜汁由表皮细胞分泌后贮存于角质层下空隙中,在蜜汁积累过程中不断增加对角质层的压力,最后冲破角质层分泌到体外;活血丹和紫云英花蜜腺属于花托类型,前者蜜汁从分泌表皮细胞通过角质层直接渗出,后者蜜汁通过变态气孔分泌。本试验的四种植物花蜜腺中维管组织有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89.
90.
基于益心祛瘀化痰法,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本研究选取ApoE-/-小鼠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C57BL/6J背景的ApoE-/-小鼠空白组。第9周开始灌胃,连续灌胃4周。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 AOPP)、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表达水平;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表达水平;W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