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采用新鲜人血为原材料,制备成具有UREA标准浓度(5.32±0.16)mmol/L的血清标准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此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并且对UREA浓度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均匀性稳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62.
巴豆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制备树脂、涂料、杀菌剂、增塑剂和药物等。本文综述了巴豆酸目前的生产工艺,基本原理都是由巴豆醛氧化为巴豆酸,使用的催化剂不同,收率也不同;本文简单介绍了分别以氧气和金属氧化物为氧化剂,不同的催化剂条线下的合成方法和基本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不同全血过滤方法用于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全血过滤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将采集后全血混匀后直接与白细胞滤器连接直接过滤;实验组采用湿润滤盘法,血液采集完成混匀后静置,先用上层血清10~20 m L湿润滤盘,再混匀与白细胞滤器连接后进行过滤。比较两组制备方法所用的过滤时间、血液回收率、过滤前后血液指标情况及24小时内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全血过滤方法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过滤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回收率高于对照组,且24小时内溶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法与湿润滤盘法均能达到去白细胞血液标准,但湿润滤盘法较常规法能有效的降低过滤时间、增加血液回收率,减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因溶血造成的血液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生物活性肽通常用来表示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机体内发挥了一系列作用。肽由相应的蛋白质所组成,在化学上通过电解能够获取蛋白水解物质,对免疫系统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最近,因为其制备的原材料易于获取且其效用都非常显著,科学家们纷纷将调查研究的目光锁定其中。本研究对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吸收机制、常见种类、制备方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Ps(热休克蛋白)是机体在不利环境条件刺激下合成的一类蛋白质,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其中Hsp70是最为保守的成员。研究发现,昆虫滞育过程中普遍存在Hsp70表达上调的现象。然而,现有的研究均是在基因水平的检测结果。为了能从蛋白水平检测棉铃虫中Hsp70的表达,本研究制备了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构建了hsp70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免疫兔子,制备了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抗体的效价较高,达到了1∶256 000,此外Western结果表明,制备的抗体能检测出热诱导的Hsp70蛋白。本研究制备了高效价且较为特异的Hsp70对克隆抗体,该抗体为后续从蛋白水平研究棉铃虫滞育过程中Hsp70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张勇  吴炜  孙勇  吕尚军  彭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0):1484-1487,1516
目的:获得肠三叶因子(ITF)的原核表达产物及抗rITF抗体,为深入研究ITF的作用机制及其受体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提取人小肠组织总RNA,用RT-PCR获得ITF编码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ET32a获得原核表达栽体,双酶切和测序后转化至Origami B(DE3)用IPTG诱导表达,优化条件获得最大表达产量;用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rITF皮下多点注射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此抗体进行大鼠肠组织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测序证实PCR扩增获得ITF全长基因序列与基因文库中的完全一致,将该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优化表达条件后,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50mg/L;Western blot证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通过Ni-NTA亲和层析、超滤离心后,得到90%纯度的蛋白;收集兔血清,纯化后获得特异性良好的IT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肠组织显示ITF表达的部位定位于杯状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IT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rITF,并获得了生物活性较高的ITF抗体,ITF主要在肠道杯状细胞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67.
作为组织工程研究中三大要素之一,组织工程支架可为细胞的附着、迁移和增殖提供理想的环境。传统的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方法,如粒子沥滤法、相分离法及静电纺丝法等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但由于大多需要有机溶剂的参与,在制备过程中仍存在有机溶剂难以去除,以及支架孔洞难以控制、连通性较差等问题。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密度近似液体,黏度和扩散系数近似气体,具有流动性强、溶解能力大、传热效率高等特殊的理化性质,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可在绿色温和的反应体系中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及药物负载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8.
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制备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涛 《动物学杂志》1995,30(6):27-29,64
本文对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制备方法作了较详尽地讨论,并结合灰巴蜗牛染色体制备,对原有方法作了部分改进。确定了适宜于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制片的取材时期为5月,8月和9月,秋水仙素作用浓度为3-5μg/ml,用温浴方法低渗,固定采用甲醇、冰醋酸梯度固定,并运用火焰干燥法制片,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染色体分裂相,为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遗传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9.
除草剂2,4-D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艇  邵晓龙  李季 《生物技术》2003,13(4):19-21
目的是制备特异性的2,4-D多克隆抗体.用活性酯和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2,4-D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以2,4-D-BSA作免疫原免疫两只新西兰白兔;以2,4-D-OVA包被96孔酶标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和竞争性ELISA法检测2,4-D.结果显示2,4-D与BSA和OVA的偶联比率分别为32∶1和18∶1,抗血清效价>6.4×105,在优化条件下2,4-D的最低检测限达37ng/mL.实验成功地制备了2,4-D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为其ELISA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0.
双价、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类新的基因工程抗体分子,它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肿瘤和病毒的诊治方面更具突出优势。本对其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作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