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优生优育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实施,人们已开始关注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国内国外均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6):905-905
在非洲,人们发现,约有85%的患有艾滋病的孕妇,在分娩后并没有将病毒传给婴儿,逃脱了最容易患病的母婴传播渠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不易受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呢?  相似文献   
43.
谭惠莲 《蛇志》2005,17(4):256-259
分娩镇痛有多种方法,一个半世纪以来学者们就不断地探讨着如何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分娩,无痛苦地诞生新的生命,但至今尚无一种绝对安全、简单、能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下列特征:对母婴影响小;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要;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及产妇运动;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鉴于以上情况,分娩镇痛方法较难选择,本文就分娩镇痛相关理论及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12 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每例生后5~7d,均采集新鲜大便做双歧杆菌定量培养,并做10个相关因素的准确登记。结果 母亲分娩方式、临产期及产后是否使用抗生素、母亲妊娠期饮食习惯以及新生儿黄疸期长短与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有相关性( P均<0 .0 1)。结论 提倡阴道分娩、临产期及产后不用抗生素、妊娠期多食发酵制品和素食,并尽量设法缩短新生儿黄疸时间,均有益于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45.
山羊分娩期子宫颈的成熟软化与扩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山羊分娩前后的血清中前列腺素E2(PcE2),孕酮(P4),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在山羊分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对子宫颈成熟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山羊子宫颈电镜切片的观察,来分析子宫颈扩张所需能量的来源.结果表明PGE2、P4、E2、IL-1和IL-8在分娩期子宫颈的成熟和扩张过程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P4虽然对子宫颈的成熟起到抑制作用,但对子宫颈的成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电镜切片血管中大量的脂样物质及细胞中脂肪颗粒的释放提示了子宫颈扩张能量的来源,而线粒体的水肿及破坏则说明子宫颈的软化成熟机制.  相似文献   
46.
分娩球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程中体位纠正枕后位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枕后位活跃期停滞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分娩球组)和B组(侧卧位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和疼痛缓解率结果:(1)A组阴道分娩44例(88.0%),B组经阴道分娩为35例(70.0%),差异有显著性(P-0.048)(2)A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为10.51±4.19小时,B组第1产程时间为12.31±4.17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9)(3)分娩球组疼痛缓解率为74.0%,同侧卧住组疼痛缓解率为42.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坐分娩球能明显缓解分娩阵痛是提高阴道分娩,缩短产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术后发生腰背痛的情况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400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20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3、4个月腰背痛的发生率及疼痛(VAS)评分,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产后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组术后2、3、4个月产妇腰背痛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产妇腰背痛的VAS评分接近,术后3、4月剖宫产组产妇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生育超过3次、腰背痛史、剖宫产与产后腰背痛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剖宫产后腰背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采取自然分娩方式的产妇,既往腰背痛史、分娩方式、生育次数、胎儿体重均与是产后腰背痛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在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及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含脯氨酸小蛋白(Sprrs)参与构建复层扁平上皮的角化细胞壳(CE),它们在子宫单层上皮中的作用还不清楚.采用RNA印迹和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Sprr2在小鼠动情周期和妊娠子宫中的表达及其激素调控.实验结果发现:Sprr2在动情前期和动情期表达上调,而动情后期和间情期表达下调.在妊娠初期表达迅速下调,直至临产期表达重新受到诱导并在产后达到高峰.鉴于其在不同生殖阶段子宫中独特的表达模式和在复层上皮中保护性的功能,推测Sprr2与子宫对交配和分娩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产程进展、母婴结局及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拟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74例)于宫口扩张≤2 cm开始分娩镇痛,B组(74例)于宫口扩张>2 cm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程、宫口扩张全时间、催产素使用、疼痛、母婴结局、盆底肌电指标以及盆底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宫口扩张全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B组(P<0.05),催产素使用率、中转剖宫产率高于B组(P<0.05)。A组给药30 min(T1)、60 min(T2)、宫口扩张7-8 cm(T3)、宫口扩张全(T4)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Ⅰ类肌纤维肌电压、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B组(P<0.05),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绝对值、Ⅱ类肌纤维疲劳度绝对值低于B组(P<0.05)。结论:宫口扩张≤2 cm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分娩对女性盆底肌群的损伤;宫口扩张>2 cm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率、产程中催产素使用率相对较低,应结合产妇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利弊选择最佳的镇痛时机。  相似文献   
50.
陈丽仙 《蛇志》2004,16(2):47-48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俗称“早破水”,即临产前胎膜破裂,现对我科收治胎膜早破病例的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