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IFN-γ/IL-4)的变化关系,探讨ICP发病机制。方法:选取ICP患者31例(ICP组),孕周相匹配的正常孕妇31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分析VD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ICP组外周血清中IFN-γ的浓度[(230.93±36.04)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37±25.0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血清中IL-4浓度[(9.99±3.19)pg/ml]和正常对照组[(8.58±2.43)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IFN-γ/IL-4比值(24.56±6.91)高于正常对照组(17.1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VDR的表达定义为1.0,ICP组的表达量为0.4。(3)ICP组外周血中VDR的表达水平与IFN-γ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833,P<0.01),与IL-4浓度无明显相关(r=-0.109,P>0.05),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强(r=-0.356,P=0.049<0.05)。结论:ICP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由Th2向Th1偏移,可能与ICP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DR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3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选择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30例,采取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方法,观察记录上述患者手术一般资料及手技体会、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及术后第6个月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上述患者平均输血量93.3±45.6ml,平均手术时间2.5±0.4小时,平均住院时间23.1±3.3天;血肿清除量>90%者18例,80%~70%者10例,<70%者2例;术后第6个月评价上述患者的ADL,Ⅰ级7例(23.3%),Ⅱ级13例(43.3%),Ⅲ级8例(26.7%),Ⅳ级2例(6.7%),Ⅴ级0例(0.0%),临床疗效满意病例20例(66.7%)。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血液中的尿酸值升高,就会在关节处析出尿酸盐结晶,免疫细胞为了将其排除就会引起关节的炎症,这就是痛风(急性痛风关节炎).其症状特别容易表现在大脚拇指的根部关节处.有一种"即使风吹一下也感到痛",所以叫做痛风的说法,其实即使不吹风也会使人感到剧烈疼痛.病发作时脚会红肿,有的甚至走路都困难,可以说这种疼痛跟骨折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肝门部胆管癌9例,肿瘤局部切除,胆肠吻合,吻合口后壁采用血管吻合线无创吻合,残余肿瘤125I组织间植入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黄痘于1-2月后基本消退,未出现胆漏及胆管炎等并发症,随访2-18月,全部存活.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局部切除,胆肠吻合时后壁采用血管吻合线吻合,可以简化手术;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残余肿瘤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对于胆管癌行肿瘤姑息性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5.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0年代、90年代及近6年(2000-2006)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的比较,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为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减少糖尿病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3-2006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进行分析,并分三阶段进行比较。共调查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330例。结果:不同年代心脑血管疾病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死因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38.2%。肿瘤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占总死亡人数的19.4%。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占14.2%。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占8.8%。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aFe12O19微粒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对BaFe12O19微粒进行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Ames致突变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全身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出血和凝血时间测定、凝血试验等.结果:BaFe12O19微粒无毒性,无致突变性,对出血和凝血时间无影响,不引起溶血和凝血.结论:BaFe12O19微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血管内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77.
墨旱莲对4种蝮蛇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墨旱莲提取液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的炎症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应用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致炎模型,观察墨旱莲提取液对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墨旱莲提取液分别与不同蛇毒混合,给小鼠腹部皮下注射,观察其对蛇毒引起的小鼠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墨旱莲提取液15g/kg连续2次灌胃给药,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或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急性炎症造模和短尾蝮蛇毒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造模(20g/kg)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这些蛇毒引起的小鼠皮下出血也能明显抑制。结论墨旱莲提取液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丁雄飞  金蕾  喻文球 《蛇志》2005,17(3):164-164
五步蛇咬伤在临床上主要以伤口疼痛、流血不止、大面积皮下出血和瘀斑为特征。尤其是它引起的广泛内外出血,应用各类止血药均无明显效果。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部分病例中试用云南白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黄春叶  廖春容 《蛇志》2005,17(3):208-209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急性肝功能衰竭而在短时间内死亡。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8月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43例,入院后经一系列的急救处理,休克得到纠正,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覃琼芬 《蛇志》2005,17(3):213-214
目前临床上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肝衰竭,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细胞再生而自然恢复功能,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同时也成为肝衰竭理想的辅助支持治疗手段。而ALSS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科26例52例次的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