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08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程菊英  唐改福   《广西植物》1987,(3):274-276
本文首次报道柚花的香气成分。作者利用憎水性树脂XAD-4吸附柚鲜花的头香,并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研究头香的化学组分,分离鉴定了17个已知化学成分。它们是芳樟醇、β-蒎烯、β-水芹烯、橙花叔醇等。  相似文献   
12.
赤子爱胜蚓对尼罗罗非鱼摄食引诱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机械一电换能器和记录仪记录鱼对食物球啄咬次数的方法,观察食物球巾含有赤子爱胜蚓麋时对鱼摄食的引诱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麋对尼罗罗非鱼是很有效的摄食引诱物。和对照组相比,含蚓靡2%组已有显著差异(P<0.05),含4%组则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含4%组和6%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含4%组所用蚓糜量较少而引诱效果相对较大,可认为是最佳配方。本文为配制罗非鱼颗粒饲料用赤子爱胜蚓糜作为促摄物添加剂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3.
小叶罗汉松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沈阳五种针叶树的抗冻性,色素与超氧物歧化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16.
香薷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香[Eltholtzia ciliata(Thund.)Hyland]中分出14个化合物,用波谱和化学等方法确定为6-甲基三十三烷(Ⅰ),13-环己基二十六烷(Ⅱ),β-谷甾醇(Ⅲ),棕榈酸(Ⅳ_a),亚油酸(Ⅳ_b),亚麻酸(Ⅳ_c),熊果酸(Ⅴ),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Ⅵ),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Ⅶ),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Ⅷ),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Ⅸ),β-谷甾醇-3-β-D-葡萄糖甙(Ⅹ),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甙(Ⅺ),刺槐素-7-O-β-D-葡萄糖甙(Ⅻ)。其中化合物Ⅺ为新化合物,除(Ⅳ_b)和(Ⅳ_c)外,其余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袁爱萍  陆建荣  丁立生   《广西植物》1990,10(4):369-371
采用气—质—计算机联用法对云南柠檬草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22种成份,占全精油含量的98.23%,鉴定了其中的15种成份,其中主要成份是:月桂烯(14.61%),顺-β-罗勒烯(0.61%),芳樟醇(1.98%),香茅醛(0.65%),柠檬烯氧化物(6.43%),反-柠檬醛b(35.24%),顺-柠檬醛a(36.69%)。  相似文献   
18.
何若天  覃伟   《广西植物》1990,(4):329-342
单盐(KCl, CaCl_2或MgCl_2)和混合盐(KC_1+CaCl_2或KCl+MgCl_2)对植物原生质体完整率、存活率和膜透性等均有明显影响。K~+、Ca~(2+)或Mg~(2+)等单种阳离子明显降低原生质体膜完整率和存活率而增加其物质渗漏量,其中以单价阳离子K~+的影响为甚。上述单种阳离子还明显降低小麦幼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只有由单价和二价阳离子组成的平衡混合盐才能使原生质体维持较高的完整率、存活率和较正常的膜透性.并能使细胞维持较高的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认为单盐毒害机理可能是首先引起细胞膜发生不正常的膜相变或细胞累积较多的有害氧自由基,引起膜脂发生过氧化或脱酯化而破坏膜结构。在离子平衡混合盐作用下,膜系才能维持正常液晶相,具有较高活性的SOD和过氧化氢酶等生物保护性酶系是离子拮抗作用之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灵芝(赤芝孢子粉)化学成分的研究再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赤芝孢子粉的水溶部分分得2种含氮化合物,从脂溶部分得到8种单体和2种纯度较差的成分,根据物化性质,光谱分析等方法,两种水溶性成分分别鉴定为胆碱和甜菜碱,8种脂溶成分鉴定为廿四烷酸,硬脂酸,棕榈酸,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廿二烷酸,十九烷酸,廿四烷,卅一烷,另外2种成分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和β-谷甾醇,但两者纯度较差,均混有少量的麦角甾7,22-二烯-3β-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