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7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多莉,第一例大型克隆哺乳动物,由一只称为FinnDoret的6岁母羊乳腺体细胞的基础生命物质经细胞核转移等操作而产生。成果分布后,持怀疑观点的学者提出,提供体细胞的母羊是否本身处在妊娠状态?推测多莉是由胚胎细胞产生,并非体细胞本身克隆所致。由于6岁的母羊死于1995年,只能用其冷冻保存的乳腺组织在Hannah研究中心进行细胞群体的分析。首先,用微卫星扩增技术,以三套引物进行测定;其次,进行DNA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流阻断的缺血预处理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6名原发性肝癌并采用肝脏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在肝脏部分切除术阻断肝门血流前先分别给予1个5 min缺血和再灌注的处理。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术前、术后1天、3天、7天时分别进行生化检查,并于术前及术后1h对Fas-mRNA表达、Caspasc-3活性及AI进行测定,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1天、3天、7天时两组间的AST、ALT、TBIL等生化指标的含量情况相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l d,两组患者AL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3.28±3.85天,对照组为19.48±4.92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h,两组患者的Fas-mRNA表达、Caspasc-3活性相比于阻断前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断前均未见肝细胞凋亡,术后l h时,两组组均可见肝细胞凋亡,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P0.05)。结论:血流阻断的缺血预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的重要特点,应用于肝癌切除术中在保护肝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3.
<正>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期联合举办生物质炼制产业技术情报专场发布会,来自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及科技服务机构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情报分析专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专利情报分析,发布了蒸汽爆破、固态发酵以及纤维素丁醇三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重点、发展趋势及其产业化应用情况,过程工程所生物质炼制工程课题组对发布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比较甘油和二甲基亚砜这两种细胞冷冻保护剂对同一种细胞冷冻保存的效果,通过甘油和二甲基亚砜分别与血清、基础培养基的不同配比,进而比较二者对肿瘤细胞的冻存效果,并且分别探索出二者哪种用于细胞冻存效果更好和各自最佳冻存效果的比例。本文研究成果将为细胞冻存提供更明确的冻存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生物学通报》2008,43(1):57-57
对于你的大脑而言.一只小猫的叫声与一个婴儿的啼哭没有什么两样。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当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暴露在猫、猴子和人类声音下的志愿者大脑进行扫描时发现,与人类发出的哀鸣一样,悲伤的动物叫声同样能够激活大脑的前额叶,这一区域与人的决策有关。这一发现表明.与之前的估计相比,大脑对不同物种的情绪暗示的响应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7.
为明确冷冻处理对驴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成熟48 h的驴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冷冻处理前后驴肉pH值、含水量、解冻损失、挥发性盐基氮、肉色等理化及感官指标,发现冷冻前后驴肉pH值、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部位肉常温解冻损失不同,冷冻处理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上升,L*、a*下降,b*变化不明显。为达到规模化驴肉生产的提质、减损、增效的目的,有必要针对性的开展驴肉贮藏及解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浙江省凤阳山兽类和鸟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凤阳山片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期内共布设98个不同相机位点(45个公里网格),累计28 256相机日,共拍摄到8 208张有效独立照片,鉴定为18种野生兽类和38种野生鸟类物种,分别隶属5目12科和7目16科;家畜及家禽共5种。红外相机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野生动物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拍摄率CR=11.15)、白鹇(Lophura nycthemera)(CR=2.63)、黑麂(M. crinifrons)(CR=1.03)、野猪(Sus scrofa)(CR=0.96)、猕猴(Macaca mulatta)(CR=0.59);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N)、近危(TN)的物种分别有2、4、9种。调查中记录到倭花鼠(Tamiops maritimus)、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和丘鹬(Scolopax rusticola)等15个物种为凤阳山保护区新记录种,其中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物种。此外红外相机还拍摄到大量的人类活动照片,表明当地人类活动较为严重,应加强管理。调查结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凤阳山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的本底信息,为后续的保护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9.
酶分子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是工业广泛应用的物质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将不同酶分子通过串联、插入、翻译后融合等方式构建成符合工业需求的杂合酶,但应用中多结构域杂合酶在表达量与酶活等方面仍存在弊端,而基于特定蛋白质结构域的多功能设计成为新趋势。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学家正面临着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集。近年来"蛋白质功能区"概念的提出,拓宽了人们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组织层次的认知,功能区残基聚簇的协同演化可导致同一家族不同蛋白质功能的差异。基于海量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定位特定功能区以及协同进化的关键位点,再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就可实现多种功能残基在同一蛋白质中的精准嫁接,完成天然酶分子的再设计。这将是杂合酶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也会成为生物大数据时代下蛋白质设计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以2年生龙脑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幼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截顶采收技术试验,试验设置4个截顶高度,每个截顶高度内又采用3种下部枝条处理模式。通过对2个年度3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和可蒸生物量4个性状不同区组间本底差异不大,处理后4个性状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加大,且均达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也从本底的2个DUNNCAN分组提升至3~4个分组,且可以看出随着截干高度的提升,4个性状指标逐渐提升;在留枝方面,保留枝条越少,4个性状指标数值越小。因此,采收以120 cm高度截顶后保留下部枝条(H4-T1组合)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