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际经验借鉴与广东省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洁  王鹏  肖荣波 《生态学报》2021,41(19):7637-7647
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梳理了近100年来以荒野、再野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国际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的发展语境,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阐明国际生态修复基本研究框架,并梳理国外生态修复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国际经验。基于对广东省主要生态问题研判,从摸清家底、确定目标、谋划格局、布置行动、实施保障5个层面构建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学规划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问题和生态修复目标为导向,提出深入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九项专题研究、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多元组织形式等策略。本文提出的广东省生态修复设计思路及实施路径,将为找准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实现靶向修复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2.
蛋白质与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专业及课程特色,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从融入内容、方法路径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精心开展教学设计,利用对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从讲故事、谈生活、说案例、议热点、读文献、做训练入手,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公民品格、全球视野、生态文明、法治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素养,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同时推动教学卓越。  相似文献   
33.
临床路径是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广泛应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费用合理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临床路径管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临床路径知识再教育和再培训,强调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以及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变异管理效能等。  相似文献   
34.
对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Lam.)Tzvel.]带稃种子和去稃种子的扩散性、萌发率、活力及吸水性和失水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静止空气中带稃种子的降落速度显著小于去稃种子,分别为3.96和4.81m·s-1;而在风速1和4m·s-1的水平气流中带稃种子的扩散距离(15.26和11.86cm)均显著大于去稃种子(27.80和21.60cm)。培养20d后,带稃种子和去稃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99%和97%,差异不显著;在自然条件及60℃高温条件下,带稃种子和去稃种子的活力无显著差异。带稃种子的吸水饱和时间和吸水量均显著大于去稃种子,而其失水速率小于后者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稃对大赖草种子萌发和活力均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加种子的风媒扩散能力、有效保持种子含水量并能降低种子失水速率,对大赖草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地下芽地下结实是指由植株地下芽分化形成的具长管状花被的花伸出地表开放、而子房在地下发育成果实的一种特殊结实现象。白番红花(Crocus alatavicus)是生长于天山西部亚高山带、具地下芽地下结实特性的多年生早春短命植物。本文采用野外观测和控制实验方法,对该物种地下子房和幼果的发育特点与种子扩散特性及其适应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番红花从开花到地下果实露出地表的发育时间约需35 d,地下果实在花梗的伸长生长作用下露出地面开裂并扩散种子,且种子具有油质体等典型蚁传植物种子的特征。蚁类是白番红花种子的主要传播者。在搬运种子的Formica pressilabris、栗色林蚁和黑褐蚁中,F.pressilabris出现的频率最高,但栗色林蚁搬运的速度最快、距离最远。3种蚂蚁搬运白番红花种子的平均距离为62.4±1.7 cm。Formica pressilabris将白番红花种子搬运至蚁穴中后取食油质体,且有超过50%的种子被储藏在蚁穴中。啮齿类和鸟类不传播白番红花种子,但水媒和风媒对种子的短距离散布具有一定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白番红花的地下结实及蚁传特性不仅可保护发育中的子房及果实躲避地表草食动物的取食,避免自然火灾对地上果实的伤害,以及延长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时间以保障其安全成熟,还可避免真菌和其他病原体的侵扰、减少同胞之间以及母株与子代间的竞争,使种子在适宜环境中萌发并建立新的种群。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肿胀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骨伤后期肿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2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后,痊愈共25例,显效共23例,有效共10例,无效共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后,满意共59例,不满意共1例,患者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活血化瘀加减方配合中医推拿治疗患者骨伤后期肿胀临床效果显著,相比抗生素、止痛药物加硫酸镁湿敷西医治疗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IVIM-DWI)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影像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独立肺段肺不张病变患者43例,其中肺癌致肺不张31例(肺癌组),局部炎症致肺不张12例(炎症组)。所有患者在药物治疗或手术前均行3.0T磁共振IVIM-DWI检查,b值取0、50、100、200、400、600、800、1000 s/mm~2,分别测量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真实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以及关注相关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 from the perfused compartment,D*),对上述参数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各参数的评价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的D值、D*值以及f值分别为(0.64±0.16)×10~(-3)mm~2/s、(19.77±6.16)×10~(-3)mm~2/s以及(29.62±9.74)%,而炎症组的D值、D*值以及f值分别为(0.67±0.14)×10~(-3) mm~2/s、(21.14±8.32)×10~(-3)mm~2/s以及(47.62±11.46)%;经比较,肺癌组D值、D*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f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f值最佳阈值为38.42%,此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诊断肺癌的特异度为0.89,敏感度为0.93,阳性预测值为0.92,阴性预测值为0.89。结论:磁共振IVIM-DWI技术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影像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构建肺癌数字化临床路径并研究其在临床中应用优势。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6月3月于哈医大四院胸外二科入院的肺癌手术患者,150名患者通过肺癌数字化临床路径管理系诊治(临床路径组),150人通过常规方式诊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最终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数字化肺癌路径管理平台在临床病人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9.
工业生态学研究足迹迁移——基于Citespace II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国鹏  宁鹏  黄玮  石磊 《生态学报》2016,36(22):7168-7178
由于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愈发恶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通过回顾工业生态学研究来寻找理论指导。利用引文空间分析工具Citespace Ⅱ,通过绘制工业生态学知识图谱,以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工业生态学研究成果,挖掘工业生态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生态工业园仍为工业发展重要方向,需要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工业流程重构对其加以改善;城市、农业、共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生命周期评估、投入产出分析和工业代谢仍为重要分析工具;我国工业生态问题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40.
李奕昂  王飒 《生物信息学》2019,26(11):120-125
选取3处苏州园林的曲桥路径,现场邀请游人取景拍照,获取其游园过程中关注景物、视线方向等信息,结合路径与景物关系,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曲桥路径中游人赏景的视觉行为特征。通过定量分析发现,苏州文人园林中曲桥转折间带来的空间位置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视觉行为,其中景物视距与方向对人们的观景兴致存在显著影响,视距在3~33 m时,游人观景兴致最佳;同时路径方向与观景方向的垂直关系、路径对景物的指向关系可增强游人对相应景观的观赏兴致,曲桥中对垂直与指向关系的运用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