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甘肃棘豆属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玉虎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634-1634
肥冠棘豆;新变种OxytropisxinglongshanicaC.W.Changvar.obesusi-corollataY.H.Wu,var.nov.Avar.xinglongshanicareceditcorollisobesis,vexillisc.15mmlongis,c.10mmlatis,limbislateovatis,unguibusc.6mmlongis;alisc.14mmlongis,c.4.5mmlatis,limbisangusteobo-vatis.Gansu 甘肃 :Yuzhong 榆中县 ,Xinglong-shan 兴隆山 ,alt.2300m,invalley,1990-06-09,S.W.Liu 刘尚武 3606 typus!QTPMB HNWP ,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冠肥大,旗瓣长约15mm,宽约10mm,瓣片宽卵形,柄长约6mm,翼…  相似文献   
62.
钙渗入抑制翠冠梨果实衰老软化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采后浸钙对翠冠梨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钙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腐烂率,增加果实中钙的含量;(2)翠冠梨采后衰老时,硬度下降,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增多,质膜透性增大,果实硬度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钙处理可抑制果实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质膜透性、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延长了翠冠梨货架寿命。其中采后浸10%CaCl2处理延缓果实衰老软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3.
倍增CO2分压对水稻和矶子草冠层光合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倍增CO2分压增高水稻的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量子产率和光能转换效率,而在倍增CO2分压下矶子草的相关光合参数降低,既水稻对高CO2分压表现为正响应,而矶子草在高CO2下光合作用下调。在倍增CO2分压下,水稻的Rubisco羧化速率和氧化速率均见增高,而矶子草在高CO2分压下,Rubisco羧化速率降低,而氧化速率略见增高。倍增CO2分压并不明显改变水稻的不包括光呼吸的CO2补偿点г^*,但矶子草г^*略见增高。在高CO2分压下可能改变矶子草Rubisco生化特性。倍增CO2分压降低两种供试植物的光下呼吸速率。水稻在倍增CO2分压下其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 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分别增高9.3%和20.7%,而矶子草在高CO2分压下则分别降低5.7%和3%。在倍增CO2分压下水稻的净光合量增高约5%,而矶子草则降低13%,植物种的不同特性可能影响植物在倍增CO2下的碳积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CO2,分压增高,将有利于发挥水稻高光合产率的优势,由于矶子草在高CO2分压下碳积累减少,从而可能限制其生长。大气CO2分压增高可能改变目前的水稻与杂草的生态关系而有利于控制杂草和改善田间耕作。  相似文献   
64.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建成消耗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叶建成消耗(或叶构建消耗)是指构建单位质量(面积)叶片所需要的葡萄糖当量,是植物碳收获过程中必要的成本投资.反映植物在叶片水平上的能量和碳分配策略。基于热值、灰份含量、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的测定,估算了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16个主要树种的叶建成消耗,分析比较了不同树种、不同叶寿命、比叶面积和冠层不同部位对叶建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值组分的变化对单位质量叶建成消耗的影响最大;树种间单位质量叶建成消耗的差异不大(变化率仅3%~6%),但其单位面积叶建成消耗则存在显著差异(变化率达27%~28%);热值和单位质量叶建成消耗与比叶面积密切相关,而比叶面积随取样高度呈显著的降低趋势,最终导致热值及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叶建成消耗均随取样高度呈显著的增加趋势。研究结果指出:(1)较高的叶建成消耗是由于植物叶片内含有较高能量投资的化学组分;(2)叶建成消耗和比叶面积随取样高度的变化综合反映了植物对光照和水分资源垂直梯度变化的可塑性适应。  相似文献   
65.
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穿透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林冠层穿透水、灌木层穿透水和草本层滴透水中N、P、SiO2、K、Ca、Mg、Cu、Fe、Zn和Mn共10种养分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养分元素含量不同,各元素各月平均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SiO2>Zn>NH4-N>K>NO3-N>Fe>Mg>Mn>P>Cu。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林冠层穿透水、灌木层穿透水、草本层滴透水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季节动态变化,大多数元素含量增加。林冠层穿透水、灌木层穿透水、草本层滴透水中各元素各月平均含量按大小排序分别为Ca>K>Zn>SiO2>NH4-N>NO3-N>Mg>Mn>Fe>P>Cu、Ca>K>Zn>SiO2>NH4-N>NO3-N>Mg>Fe>Mn>P>Cu和Ca>NH4-N>K>SiO2>NO3-N>Mn>Mg>Zn>Fe>P>Cu。林冠层穿透水和灌木层穿透水中Fe,草本层滴透水中Fe、Zn为负淋溶,其余各元素浓度有所增加。在上述3项中,除NO3-N、Fe、Zn外,草本层滴透水中其它养分元素的富集作用都强于其它2项。  相似文献   
66.
选用6套具有P_1、P_2、B_1、B_2、F_1和F_2的六世代遗传材料,采用K.Mather提出的六参数遗传模型,用岭回归方法估算了小麦冠层叶片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冠层叶片性状都存在1~3种上位性效应,遗传机制较为复杂,其遗传模式可分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以加性为主的加性—显性—上位性和显性—上位性3种,还讨论了现有几种常用遗传模式的复共线性,以及对冠层叶片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7.
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降脂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比较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降脂减肥作用。结果表明与肥胖模型组比较,喂饲两类茯砖茶的大鼠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均低于肥胖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有明显提高。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与自然发酵茯砖茶均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降脂减肥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各项肥胖指标,人工接种发酵的茯砖茶在相关指标上均接近甚至优于自然发酵的茯砖茶。  相似文献   
68.
过量施氮对冬小麦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置0、70、140、210和280 kg N·hm -2 5个施N梯度, 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旗叶光合速率(Aleaf)、群体冠层光合速率(Acanopy)、作物生长速率(CGR)和籽粒产量(GY) 4个生产力水平进行综合观测研究, 结果发现: 在0-210 kg N·hm -2区间, AleafAcanopyCGRGY都随施N量的增大而增大; 在施N量由210增加到280 kg N·hm -2时, GY没有显著变化, 而灌浆期Aleaf、开花期和灌浆期Acanopy、开花-成熟阶段CGR有显著减小。综合分析认为: 1)过量施N (280 kg N·hm -2)能显著降低灌浆期冬小麦AleafAcanopyCGR, 进而抑制GY; 2)过量施N对冬小麦光合生产力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灌浆期; 3)在AleafAcanopyCGRGY 4个生产力指标中, Acanopy对过量施N的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69.
张帅  陈修康  肖利娟  胡韧 《生态科学》2011,30(3):280-287
2009年5月31日-6月20日在广东省大沙河水库利用微型生态系统比较不同放养密度的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体氮、磷及浮游植物的影响,探讨两种蚌在控制南亚热带水库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水华上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处理组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增加,而铵氮的浓度显著下降;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导致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的改变和数量的增加,实验过程中绿藻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两种蚌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在不同的作用强度下,时间上的响应不同。综合实验结果,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难以有效地运用于我国华南地区水库的水质改善与富营养化控制。  相似文献   
70.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冠层截留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野外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了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冠层截留量、冠层截留容量和冠层截留模拟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冠层截留率在8.59%~17.94%,穿透降雨率超过80%,树干茎流率在0.23%~3.10%;冠层截留容量在0.78~1.84 mm,其中叶截留容量在0.62~1.63 mm,枝干截留容量在0.13~0.29 mm,且针叶林的冠层截留容量高于阔叶林.考虑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冠层截留改进模型较原有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精度, 其中,研究区红桦林、华山松林、李灌丛和辽东栎-少脉椴混交林的模拟效果较好,辽东栎林、油松林和华西四蕊槭 石枣子灌丛模拟效果相对较差,这可能与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以及降水特性等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