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国内简讯     
天冠集团与清华大学等部门联合攻关的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技术,在刚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后,又成功进行了500t/a工业性试验,为微生物法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工业化提供了经济可行的工艺路线。据悉,天冠集团正在筹建千吨级的1,3-丙二醇生产线。  相似文献   
42.
黑水虻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资源昆虫,其规模化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利用显微镜对资源昆虫黑水虻卵孵化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并拍照,对胚胎各个时期的发育时间和形态进行记录。试验发现,在32℃下,黑水虻卵的发育历期为51 h。黑水虻的胚胎发育经过卵裂期、胚盘胚带形成期、原肠形成期、胚体分节期、体壁形成期、器官形成期6个典型时期。试验对孵化过程中的15个具体发育时期的特征和发育时间进行记录,形成了一套虫卵镜检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在生产上,通过镜检技术对每一批次待孵化虫卵进行镜检观察,可初步判定该批次待孵化虫卵所处的发育阶段和死亡率,预估虫卵孵化时间和孵化率,为规模化稳定培育黑水虻苗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虫草素是蛹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蛹虫草菌液体发酵是最有希望实现高效生产虫草素的途径,但现阶段生产强度低,亟需应用发酵工程及代谢工程手段提高虫草素产量。文中对液体发酵体系中培养基组分(碳/氮源、前体物质、金属离子等)和培养条件(pH、溶氧量、光照等)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对虫草素的分离纯化、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合成代谢途径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实现虫草素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世界高粱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历史发展趋势及格局变化特征。从生产方面看,世界高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水平大幅提升、总产量逐步趋稳以及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消费方面,中国、尼日利亚、墨西哥是三大主要高粱消费国,世界人均高粱消费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贸易方面,世界高粱贸易波动较大,总体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粱进口国,对世界高粱贸易量变动发挥着决定性影响。未来,世界高粱生产和消费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水平,贸易量或有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45.
深入探讨疫病防控、猪场环境治理与生猪生产之间的耦合/脱钩关系,并为系统要素间的动态关系提供科学的测度方式,进一步揭示其相应耦合、脱钩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以利协调生猪生产与疫病防控、环境治理等矛盾,保障生猪生产的食物与生态双重安全,实现生猪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陈玥  周景文  陈坚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6):1827-1844
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在食品制药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工业上维生素C主要以微生物发酵生产的2-酮基-L-古龙酸为前体,然后通过内酯化反应获得。微生物发酵中,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因为转化率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文中从维生素C生物合成相关脱氢酶的角度阐述了: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中关键脱氢酶在定位、底物谱、辅因子和电子传递上的特点;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造策略等。最后讨论了维生素C生物合成中山梨糖途径和葡萄糖酸途径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7.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已经纳入一类立法计划,修订草案也向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针对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和具体规定,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点需要论证探讨。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的视角,重点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的主要目的,探讨分析修订草案的主要变化及争议,提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宋成军  孙锋 《生物多样性》2021,29(10):1348-1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岷江上游干旱区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岷江上游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 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提高花椒生态系统应对干旱干扰已成为迫切的问题。本研究设置了花椒单作、花椒-苜蓿(Medicago sativa)间作和花椒-大豆(Glycine max)间作3种种植模式, 在2015年8月对每种种植模式模拟干旱30 d, 每种种植模式包括干旱和对照处理, 在模拟干旱结束后、恢复15 d、30 d和45 d后分别采集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 以探究花椒林下豆科植物能否缓和干旱的遗留效应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的影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 在花椒单作模式下, 干旱恢复45 d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微生物量和真菌/细菌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线虫密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但线虫功能团没有恢复到对照水平; 在花椒-苜蓿间作模式下, 干旱恢复45 d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氮、微生物量、真菌/细菌比、线虫密度和线虫功能团组成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但植食性线虫属Boleodorus相对多度显著高于对照; 在花椒-大豆间作模式下, 干旱恢复45 d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氮、微生物量和真菌/细菌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但线虫密度和功能团组成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在3种花椒种植模式中, 花椒-苜蓿间作模式下干旱的遗留效应对土壤养分和生物的影响最小。因此, 在干旱背景下, 花椒林下间作豆科植物可以加快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恢复, 进而有利于目标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49.
根周转是地下生态过程的主要驱动力, 根属性指征了物种生态策略, 根寿命与属性是理解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群落多样性的关键。目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周转等生态过程的直接观测资料缺乏。该研究对中亚热带江西樟树试验林场6个树种吸收细根动态进行了2年观测, 获取了2.8万张微根管照片, 分析了吸收细根寿命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根形态属性的关系。结果显示: 1)亚热带6个树种间吸收细根寿命变异为4.6倍, 变异系数可达73%。中值寿命排序为: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426天) >复羽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155天) >竹柏( Nageia nagi)(145天) >樟( Cinnamomum camphora)(126天) >东京樱花( Cerasus yedoensis)(93天)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92天); 2)树木吸收细根寿命年际、季节变异较大, 可能是适应伏秋旱、雨热不同期、年际变化大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结果; 3)吸收细根寿命与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比根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根的构建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寿命。这些结果为预测亚热带地下生态过程、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氮循环、物种共存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供求信息     
《生物技术通讯》2013,(4):551-551
默克密理博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现有10L、60L、120L、650L、1200L、4000L等一系列规格的CLAVORUS生物反应器。从2008年至今,已为数家生物制药企业进行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优化,并成功地运用到实际生产。CLAVORUS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充分体现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特点:管道布局简洁,工艺管路上的气动阀门及排放终端均选用进口产品;选材优质,确保反应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控制系统为液晶触屏显示,预留计算机接口,可实现远程在线监控。公司规模化生产基础细胞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可为客户量身打造个性化培养基。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持良好的服务,让客户无忧无虑使用CLAVORUS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