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26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量有关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会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一般是短暂的;按推荐浓度正常使用农药通常不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各种生化过程和活性,对土壤的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也没有不利影响;但大多数土壤薰蒸剂和杀真菌剂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平衡,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强于杀虫剂和除草剂;长期使用农药不致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发生明显变化,这应部分归功于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或转化.  相似文献   
62.
表油菜素内酯对大麦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本森 《植物学通报》1996,13(A00):55-57
  相似文献   
63.
采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了不同C_(60)浓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C_(60)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光敏杀伤效应。结果表明,C_(60)在30μg/ml,光强4000Lux的条件下即可杀伤大部分细胞。受伤细胞圆缩、脱壁,里面颗粒增多,失去表面微绒毛状结构。当光强增大时,细胞表面甚至出现破损。  相似文献   
64.
光质对石刁柏愈伤组织培养中生长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在石刁柏愈伤组织培养中,采用5种不同光质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生长有不同的效应,蓝光、红光下的培养物生长较快。不同光质对培养物质的POD活性亦有不同效应,POD同工酶谱亦有不同,蓝光、红光下的培养物,POD活性较高。POD活性变化与愈伤组织生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66.
在15只麻醉开胸犬中,用在体器官恒流灌注法研究了骨胳肌、皮肤、肾和心脏的血管在5-HT 诱发的主动脉区化学感受性升血压反射中的反应,同时还观察了5-HT 对这些器官血管的直接效应。左心房注入5-HT(200μg)后,在动脉血压急剧上升的同时,股薄肌、皮肤(后爪)和肾脏的灌流压明显增加,其增值分别为43±8.47±5和56±27mmHg(P<0.01),而冠脉灌流压无明显改变。用阿托品和/或心得安阻断骨胳肌、皮肤和心脏灌流区域的 m 和同β-受体后,上述效应无进一步变动。向灌流环路直接注入5-HT(10—50μg),可引起皮肤和肾脏的血管收缩,而股薄肌和心肌的血管则扩张;后一效应不被心得安阻断。以上结果提示:1.在5-HT 诱发的主动脉区化学感受性升血压反射中,骨胳肌、皮肤和肾脏呈现明显的交感性缩血管反应,而并不伴有交感性扩血管活动;2.在外周血管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5-HT 受体,一种主要分布在皮肤和肾脏,引起缩血管效应;另一种主要分布于骨胳肌和冠状血管,引起扩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67.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为材料,从生理及分子层面研究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对拟南芥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CQDs能被拟南芥根部吸收并连续运输到叶片,对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促进幼苗主根伸长和株重的增加。幼苗叶片叶绿体中色素含量随CQDs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随CQDs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CQDs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抗氧化酶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叶片内源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随CQDs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效应。与其他纳米材料处理不一样的是,硫同化及胁迫相关基因在CQDs处理后表达量下调,这可能与CQDs粒子本身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8.
冯丽华 《生物技术》1992,2(5):29-31
本文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接种试验,分析了大豆根瘤菌C_(33)(系VSDA_(110)的突变株)的增产效应.在合丰25号大豆接种C_(33)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两年平均比CK增产28.55%,比61A76增产24.5%;C_(33)接种在其他品种以及在不同类型和肥力的土壤上增产效果也均高于CK和61A76,说明大豆根瘤菌C_(33)比当前生产上应用的61A76更具有广谱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了病毒唑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对23例慢乙肝近、远期抗病毒效应观察结果,并与12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作对照(Ⅲ组),其中病毒唑与干扰素联合组(I组)12例,病毒唑组(Ⅱ组)11例。近期HBeAg、DNAP及HBV·DNA阴转率,I组分别为(41.6%、55.5%及28.s%,Ⅱ组45.4%、100%及33.3%,Ⅲ组8.3%、16.6%及8.3%。远期HBeAg及DNAP阴转率在I组分别为70%、83.7%。Ⅱ组60%、100%,Ⅲ组8.3%,50%。综合抗病毒效应,近期有效率在I、Ⅱ、Ⅲ组分别为50%、72.7%及16.6%。远期则分别为70%、55.5%及8.3%。无一例出现毒副反应。均完成疗程。上述结果提示病毒唑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对慢乙肝均有一定抗病毒效应,联合应用并不优于单一用药,但毒副反应也未见加重,而且病毒唑药源较方便,使用较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李洪全  曾守鲁 《生态学杂志》1992,11(6):25-28,33
名山县位于东经103°08′,北纬30°06′,是四川省商品粮油基地县之一,属川西盆周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5.5℃,日照1052.0小时,降雨量1519.9mm,一年两熟,能满足油菜全生育期的需要。全县油菜发展较快,1989年较1983年种植面积扩大了33.91%,达到6000ha;总产增加30.35%,达到5958.1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