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合并术后利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探讨鼻窦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及其受体的表达及血清中总IgE的变化。方法:鼻窦内窥镜行病侧上颌寞自然口扩大及下鼻道开窗双进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术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IL-17R及IgE的含量。结果:治疗3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鼻寞真菌球20例,治愈20例;曲霉菌感染23例,治愈10例,6个月随访无复发;与只治疗前相比,手术治疗后鼻窦炎患者血清IL-17,IL-17R及IgE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一鼻窦炎的主要方法,IL-17和IL-17R均参与鼻窦炎的发病过程,可作为诊断鼻窦炎的新指标,鼻内镜术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一步巩固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应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清除脑室血肿,探讨一种微创清除自发性脑室血肿的方法。方法:37例脑室血肿患者在神经导航定位下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血肿。结果:术后3个月据GOS量表和Barther评分表评定,优18例;良11例;中4例;差3例;死亡1例。良好率达78.37%。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清除脑室血肿具有定位精确,视野广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之间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4例,使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作为此次研究的治疗组;而同时选取在同一时期来到本院的3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鼻外径手术治疗。在手术结束以后每位患者均需随访1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鼻窦炎的疗效,以上手术方式均根据患者意愿。结果:使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有效的有18例,而无效的则有5例,总的有效率为90.7%;而采用一般手术的患者中治愈的患者为17例,有效的患者为12例,无效的则有9例,其总的有效率为76.3%;且应用鼻内镜手术的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使用一般手术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赛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ERCP在高年龄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7月在本医院进行ER-CP诊治的患者253例。按年龄分组,其≤65岁的患者(低年组)115例,65岁-80岁的患者(中高年组)79例,≥80岁的患者(高年组)59例。记录患者ASA分级、实验室指标、ERCP操作以及并发症、住院天数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3例患者进行了ERCP操作,失败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78例,恶性肿瘤患者48例。ERCP操作成功率为96.8%(95.6%vs 97.4%vs98.3%),取石成功率98.3%(97.3%vs 98.2%vs100%),结石取尽率96.6%(96%vs 96.5%vs 97.8%),高年组患者ASA分级比中高年和低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实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例接受了乳头括约肌切开(EST),(71.3%vs 73.4%vs78.0%),33例患者采用了预切开术(16.5%%vs 6.3%vs15.3%),27例患者术中出现困难插管(13.0%vs 7.59%vs10.2%),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70.4%(65.2%vs 72.2%vs78.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19.0%,多见于高年组患者(12.2%vs 21.5%vs28.8%),低年组和高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39.9%(28.7%vs 48.1%vs50.8%),低年组分别与中高和高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行ERCP后病情缓解天数分别为1.61±0.83,1.39±0.72,1.49±0.70。各种并发症共43例(17.0%),低年组25例(21.7%),中高年组8例(10.1%),高年组10例(16.9%),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年组患者ASA分级较高,但ERCP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病情缓解天数与其他组患者无差别,ERCP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2.中高年组及高年组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比低年组多见,但对ERCP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置放胆道支架对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98例,通过放置内置支架引流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支架通畅期和退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效果和患者生存期等。结果:98例患者中有88例成功通过置入胆道内置引流管,成功率为89.8%,并发症发生率为11.22%,所有成功患者术后1周黄疸明显减退,支架平均通畅期137天,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63天。结论:行胆道内置支架引流创伤小,并发症少,通畅性能好,可持久有效地控制黄疸,有效缓解病情,改善全身情况,明显延长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MPS)在诊断及治疗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的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然后行针对性治疗.结果:2009年5月~2011年5月共54例患者,其中直肠25例,结肠22例,盲肠7例.根据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对其中44例黏膜隆起性病变根据病变大小及深度分别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ESD)等内镜下治疗,其中除结肠、盲肠囊肿及气囊肿5例外,余均送检病理,结肠、盲肠脂肪瘤6例,直肠类癌5例,大肠息肉28例,其中幼年性息肉2例,腺瘤18例,增生性息肉4例,炎性息肉4例;5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其中3例直径小于1 cm的患者要求观察随访,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肠巨大黏膜隆起病变小探头超声内镜来源显示不清,改为环形扫描超声内镜确定来源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均证明确实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1例直肠淋巴瘤行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内镜内镜后病理及手术后病理均得到证实;还有2例肠腔外压迫,2例手术后改变.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方法:检测167例PU患者Hp阳性率,使用胃镜观察溃疡形态、大小和部位。结果:167例PU患者Hp阳性检出率为87.43%,胃溃直径大于1.5 cm者与,胃溃直径小于0.5cm,溃疡处于活动期者与愈合期和瘢痕期者,Hp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溃疡患者病情越重,Hp感染程度越高,但Hp阳性溃疡并不加重消化道出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总结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镜室2009年7月-2011年4月67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结合其中32名患者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检出率,诊断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胶囊内镜检查时的注意事项。结果:1例胶囊内镜操作失败,66例受检者检出率80.3%,诊断率为66.7%,发现病变中血管病变为主要诊断,占62.1%,其次为肠道占位(息肉、肿瘤)为14.6%,克罗恩病占10.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安全,无创,诊断率较高,临床胶囊内镜检查时建议充分肠道准备,实时监控及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89.
颜梅 《蛇志》2003,15(3):57-58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内科常见急症 ,急诊胃镜大大提高了出血的病因诊断 ,判断有无进行性出血 ,并可进行胃镜止血。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我院急诊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96例其中 78例为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 ,并对存在活动性出血的 64例患者进行了胃镜止血 ,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其护理措施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4例非曲张静脉上消道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中 ,男 37例 ,女 2 7例 ,年龄 1 8~ 66岁 ,平均 49.5岁。均存在呕血及黑便 ,大便潜血阳性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1 8例 ,胃溃疡出血 2 1例 ,急性出血性胃…  相似文献   
90.
刘璞 《蛇志》2005,17(4):285-286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适应症范围越来越广,此法安全、有效、简单、痛苦少,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其中最多见的是出血和穿孔。因此,预防并发症发生一直是内镜医务人员努力的目标。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4年1月行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术680例,取得满意效果,有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通过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