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内蒙古毛莨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一之 《植物研究》1989,9(1):61-72
本文记载了内蒙古境内毛莨属植物23种、1变,种比1978年出版的"内蒙古植物志"第二卷增加了13种、1变种,其中发现新种2个——R.alaschanicus Y.Z.Zhao和R.int-ramongolicus Y.Z.Zhao,新种组合1个——R.yinshanensis(Y.Z.Zhao)Y.Z.Zhao,内蒙古分布新记录4个——R.popovii Ovcz.、R.brotherusii Freyn、R.tanguticus(Maxim.)Ovcz、R.submarginatus Ovcz.。  相似文献   
72.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忠诚  陈永林 《昆虫学报》1997,40(3):271-275
本文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系统取样和大面积扫网调查,共采集到蝗虫21种,这些种类在各生境中出现的情况,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复杂的生境中,蝗虫种类最丰富。根据锡林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种类发生的情况,经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在该区域存在的沙带生境是典型草原的“蝗虫库”。“蝗虫库”的存在,对牧业生产构成一定的潜在威胁。经存在度分析表明,一些常见的种类,生态分布幅度宽,同时,它们又是当地的优势种害虫,为害大,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3.
唐崇惕  顾嘉寿 《四川动物》1999,18(4):152-156
内蒙科尔沁草原是牛羊胰脏阔盘吸虫病及肝脏双腔吸虫病严重的流行区。作者从双腔吸虫的昆虫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 腹中查获索线虫幼虫, 检到从黑玉蚂蚁腹部自动弹出的后感染期的索幼虫。与此后感染期索幼虫同形态的索幼虫在黑玉蚂蚁巢窝土壤中也找到。黑玉蚂蚁巢窝土壤中有数种索科线虫, 仅中华二索线虫( Amphimermischinensis) 的雌雄成虫在长细大小以及形态结构上与黑玉蚂蚁索幼虫相像, 它们是否同一种类尚待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74.
内蒙古二连盆地额尔登敖包剖面(相当于伊尔丁曼哈组)的中始新世早期地层中新发现的一件标本显示其属于一个与ameghinornithid相似的种,代表了Ameghinornithidae在亚洲的首个记录。新标本具有外踝半圆形,缺失骨质腱桥,伸肌沟外侧具有大而平的结节,以及其他与ameghinornithid和似ameghinornithid鸟类共有的特征。内蒙古标本与欧洲最古老的ameghinornithids记录大体属同一时代(约48 Ma)。与同时期内蒙古哺乳动物群主要由亚洲类群组成兼有少量与北美有关的绝灭类群不同,这类鸟类中始新世时在北美缺失,而存在于欧洲和亚洲。加上埃及法尤姆早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似ameghinornithid鸟类,这类已经绝灭的鸟类的地理分布似乎比过去所认为的要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75.
捕食是小哺乳动物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导致被捕食动物遗骸发生明显改变.动物死亡后的风化、踩踏、搬运等过程也会改变动物的骨骼并影响到化石组合的形成.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大庙三个中新世化石地点,时代从早中新世到晚中新世早期(约21~11.6 Ma).通过分析各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沉积背景以及埋藏学特征识别化石埋藏的主要成因.结果显示出捕食是三个地点小哺乳动物化石埋藏的基本成因,而在两个年轻的地点中也有流水搬运与可能的踩踏因素的叠加.三个地点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捕食者:早中新世地点以猫头鹰捕食为主,中、晚中新世地点则以日间活动的鸟类或哺乳类为主要捕食者.研究还显示小哺乳动物的系统发掘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采样过程中产生的破坏.  相似文献   
76.
报道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专性寄生真菌163种和变种。其中白粉菌1科48种,黑粉菌4科21种,锈菌5科94种,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银色柄锈菌Puccinia argentata、点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hancockianae和早熟禾柄锈菌P.poarum;白粉菌国内新记录寄主10种:渐狭早熟禾Poa attenuata、大黄柳Salix raddeana、锐裂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var.affine、绿花山芹Ostericum viridiflorum、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tifida、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库叶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和西伯利亚还阳参Crepis sibirica。文中列出了每种真菌的种名、常用异名、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点及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赛罕乌拉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77.
报道了内蒙古白粉菌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寄生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上的桦木白粉菌Erysiphe betulina、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上的榆白粉菌原变种Erysiphe ulmi var.ulmi、刺果茶藨Ribes burejense上的醋栗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mors-uvae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上的栾树叉钩丝壳Sawadaea koelreuteriae。其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刺果茶藨子Ribes burejense为上述白粉菌的国内新记录寄主,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78.
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对内蒙古辉腾高勒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8种,隶属于10目21科,其中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50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86.2%;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9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5种.该地区的鸟类在分布型上划分为7种类型,以北方型种类占绝对优势,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最近几年在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影响长期观测、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过程、草原生态系统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放牧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研究结果指出,农垦活动使有机碳损失34%,草原植被——土壤系统是甲烷的弱汇;20多年来,这一地区气候变化有变暖趋势,冬季增温明显,春季干旱进一步加剧,影响初级生产力生产;系统提出草原退化是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并对退化阶段进行了划分;在内蒙古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施用硫肥对提高初级生产力与羊毛性能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0.
草原大鸟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第一次见到了大型鸟类就是大鸨。人们叫它“陶都格”(蒙古语大鸨的统称)。“陶都格”,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喜欢。这是蒙古族人送给大鸨的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美称。听大人们说,虽然大鸨小时雌雄非常相似,但成年后雌鸟与雄鸟差别十分明显。雄鸨个体明显比雌鸨大,脸上长有“胡须”,并且春天发情求偶的时候,脖子变得很粗。因此蒙古族人对雄鸨又有另外一个叫法——“撒胡”。“撇胡”在蒙语中有粗脖子的意思,也是蒙医中使人脖予变粗的甲亢等病的统称。此后我牢牢记住了这位高大而美丽的大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