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化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75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两组,选取4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E/A比值,同时观察休息时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结果:单/双支病变组(第一组)E峰、E/A比值下降,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第二组)E峰、E/A值无明显改变,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作为鉴别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PTTG和VEGF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NSCLC组织及6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PTTG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PTTG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77.2%,在良性病变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两者的表达。上述两种组织之间的PTTG和VEGF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TTG和VEGF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灶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组织中PTTG和VEGF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85,P=0.003)。结论:PTTG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两基因表达成显著正相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及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门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75例。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片治疗,研究组给予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5.33%(64/75)高于对照组的69.33%(5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葛兰心宁软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后,疗效明确,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患者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AIS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内皮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水平更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应用于AIS患者,可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和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5.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对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所选病例为我院2019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68例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68例患者共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各为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非诺贝特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的血清全血还原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素-1(ET-1)、血浆比黏度、甘油三酯(TG)、全血比黏度、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可有效控制血脂,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参数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状腺球蛋白(Tg)、半乳糖血凝素-1(Gal-1)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入我院就诊的15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7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恶性组,81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纳入良性组,比较两组的超声检查参数及血清VEGF、Tg、Gal-1水平;此外,恶性组患者亚分组为淋巴结转移组(n=51)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26),比较两组超声检查参数及血清VEGF、Tg、Gal-1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检查参数联合血清VEGF、Tg、Gal-1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采用Spr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水平变化与甲状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患者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清VEGF、Tg、Gal-1水平均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淋巴转移组患者的VI、FI及血清VEGF、Tg、Gal-1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0.05);超声检查参数VI、FI联合血清VEGF、Tg、Gal-1诊断甲状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敏感度为85.50%、特异度为80.00%,均明显高于五项指标单独检测。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检查参数VI、FI以及血清VEGF、Tg、Gal-1与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超声检查参数VI、FI及血清VEGF、Tg、Gal-1对甲状腺癌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且上述指标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叶片大小是植物生态策略中的一个关键性状, 而叶脉是叶内主要的支撑和输导结构, 对叶片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以天童山38种阔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 以叶片面积、干质量和周长表征叶片大小, 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MA)方法和系统发育独立比较(PIC)分析主脉密度、细脉密度和总叶脉密度, 以及各级叶脉单位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与叶片大小之间的关系, 拟从叶片内部结构和资源分配策略的角度探明叶片大小与叶脉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及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 (1)叶片大小与主脉密度极显著负相关, 细脉密度以及总叶脉密度与叶片大小关系不显著, 表明叶片越小, 主脉密度越高, 而细脉密度与叶片大小无关; (2)单位主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与叶片大小极显著正相关, 单位细脉和总叶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与叶片大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表明随着叶片的增大, 单位主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显著增加, 而细脉的细胞壁干质量与叶片大小无关; (3)主脉密度与单位主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之间是斜率显著大于-1的负异速生长关系, 表明主脉密度随单位主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增加而显著下降, 两者之间存在权衡关系, 而单位细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与细脉密度关系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 与大叶片相比, 小叶中通常具有较高的主脉密度, 这不仅是叶片发育过程中叶形变化调控的结果, 也是单位叶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调控的结果, 单位叶脉长度的细胞壁干质量是导致叶片大小与主、细脉密度之间不同变化关系的直接因素。该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全球范围内叶片大小变化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
为探究Ash2l(absent, small, or homeotic 2-like, Ash2l)对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祖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NPCs标志物PAX6和TBR2,检测NPCs数量和分布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Ash2l敲除导致NPCs数量显著减少(P<0.05),且分布紊乱。对E16.5小鼠进行在体30 min EdU标记实验,检测NPCs 增殖能力,Ash2l敲除导致30 min EdU几乎无法进入NPCs(P<0.001)。结果表示,NPCs增殖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用细胞周期M期标志物pH3,检测大脑皮质中处于M期的NPCs分布情况,同时提取了E16.5小鼠大脑皮质蛋白质,检测细胞周期蛋白 A的表达量。Ash2l敲除的NPCs的 M期细胞核分布紊乱,G2期标志蛋白质细胞周期蛋白 A表达量减少。利用EdU和BrdU双标记法,计算NPCs的S期长度。Ash2l敲除后的NPCs的S期长度缩短(P<0.05)。因此,Ash2l调控NPCs细胞周期进程,进而影响NPCs的增殖能力,敲除小鼠大脑皮质发育异常。本研究强调了表观遗传调控对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作用,并对表型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泌乳期、干奶期反刍动物粪便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和菌群变化。方法 采集娟姗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期、干奶期的粪便,通过滤纸崩解实验分析牛粪纤维素降解能力,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观察泌乳期和干奶期牛粪在滤纸崩解实验前后粪便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 滤纸崩解实验发现,娟姗牛泌乳期和干奶期粪便菌群纤维素降解能力无显著差异,而荷斯坦牛干奶期粪便菌群纤维素降解能力显著强于泌乳期。二代测序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在干奶期时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低于泌乳期,而滤纸崩解后2种牛的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均显著升高,且荷斯坦牛干奶期粪便菌群的alpha多样性高于泌乳期;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同种牛在泌乳期和干奶期粪便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滤纸崩解前2种牛泌乳期和干奶期粪便菌群均以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但在滤纸崩解后泌乳期和干奶期粪便菌群均以Bacteroidota和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滤纸崩解后,2种牛泌乳期和干奶期粪便菌群属水平组成相似,均以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UCG-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和UCG-010为优势菌属,且粪便菌群结构趋同。结论 干奶期荷斯坦牛粪便的纤维素分解效果显著。在反刍动物粪便样本中进行纤维素降解功能菌分离筛选时,应于动物干奶期进行自然样本的集中采集。  相似文献   
70.
Xie XY  Xie C  Shi W  Li J  Li YH  Wang DM  Bai CX  Chen L  Pei XT 《生理学报》2004,56(3):306-312
为探讨新的豆类凝集素(Flt3 receptor-interacting lectin,FRIL)体外维持脐血CD34^ 细胞的作用以及维持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HTm4及HTm4S mRNA的表达及意义,我们利用FRIL维持培养脐血CD34^ 细胞,对其增殖曲线、细胞周期及集落形成能力进行常规分析,并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测定FRIL体外维持不同时间后脐血CD34^ 细胞中周期调控基因HTm4及HTm4S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FRIL培养的CD34^ 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趋势平缓,整个培养期间细胞增殖倍数不超过起始的3倍:14d之前,FRIL培养细胞的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形成集落数与FL组无差别,其后则维持高于FL的情况。细胞周期分析则显示,在28d的培养过程内,利用FRIL培养的细胞始终有80%以上维持在G0期;而周期调控基因HTm4及HTm4S在刚分离的脐血CD34^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但培养1d后,几乎检测不到HTm4基因的表达;培养3~14d,该基因的表达回升并持续维持在高水平。而HTm4S基因的表达在第7d达最高水平,其余时间基本呈稳定表达。转染HTm4和HTm4S,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HTm4主要定位于核周围,而HTm4S则定位于整个胞浆,由此可能导致它们功能的区别。以上结果提示,长期培养体现出FRIL在维持造血干/祖细胞多能性上的优势;细胞周期调控基因HTm4及其新剪接子参与了FRIL体外长期维持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