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9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427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白花菜科醉蝶花属上的一个白粉菌属新种醉蝶花白粉菌Erysiphecleomes白花菜科是白粉菌在我国的寄主科新记录。新种有中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一种快速提取禽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外膜蛋白的方法。该法是对Kapur等发表的方法的改进。全过程只需超速离心一次,比Kapur等的方法缩短了4h。所得样品可直接用于禽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外膜蛋白模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3.
114.
活菌制剂活菌数急剧衰降的原因与减缓衰降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售活菌制剂口服液活菌数急剧衰降的原因是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部分氨基酸及某些维生素。增加动物性蛋白胨及强化酵母膏,添加适量维生素可使活菌数一年后保持在10/ml以上。  相似文献   
115.
荧光假单胞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实验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S—3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FAS。AS—3菌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D-异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D-葡萄糖酸。电镜观察表明PFAS噬菌体呈蝌蚪形,具有直径为66nm的六角形头部及长117nm的尾部。通过紫外线诱变及自然选育两种途径,配合简便有效的初筛方法,经多次分离、纯化、复筛最终在摇并发酵试验中获得6株产量稳定地高于对照敏感菌的抗噬菌体菌株,可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6.
鸡Zong菌的液体培养及其多糖物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探索了鸡Zong菌人工培养的最适条件,多糖形成的动态变化,并对鸡Zong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其免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鸡Zong菌从碳源玉米淀粉,氮源花生蛋白,生长因子麸皮浸汁,pH4.7,25℃为最适生长条件;Sephadex-G100分离多糖出现两个峰;鸡Zong多糖作为刺激原对人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7.
链孢囊放线菌及其相关菌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链孢囊菌属的28株放线菌和4株气丝可形成孢囊的放线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谱等107项试验测定。根据Ssm相似性系数及平均链锁聚类方式,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1株国际公认的链孢囊菌属的标准菌和一株已知的链孢囊菌与供试未知菌,在59%的水平上归为一群。通过数值分类把所比较的菌株在77%水平上区分为不同的表观群,为进一步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和种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嗜盐菌的嗜盐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嗜盐菌是生活在高盐环境中的细菌。它们的细胞结构和生理机能特殊,要求有高盐浓度维持其生存;同时,它们的细胞膜结构和细胞内的溶质,都能适应高盐环境。  相似文献   
119.
10-8mol/L的DON毒素加入小麦根质膜制剂中可促进K+刺激的ATP酶活力,10-6mol/L开始呈抑制效应,抑制程度随DON浓度加大而提高。根尖(5cm)离体根段于0.5mmol/L的KCl中,10-8mol/L的DON能促进根段K+吸收,10-6mol/L以上浓度则K+吸收呈抑制,10-2mol/L浓度下根段的净吸收为负值,表明组织中K+大量外渗。根段置蒸馏水中6h,4mmol/L的DON即导致振段K+渗漏。用DON处理整株小麦根,浓度在0.25mmol/L以上可促进K+从植株其它部位向根运输,而浓度在8mmol/L时即抑制K+向根富集,且根内K+明显渗漏。  相似文献   
120.
从陕北克山病病区分离到的两株串珠镰刀菌素产生菌株——胶孢镰刀菌(Fusarium subglutinans Wollenw.et Reinking)陕-6号和2-17号进行单孢分离,分别得到23和19个单孢分离株。这些单孢菌株可分为两种培养型:一种形态上与原始菌株相似,产生串珠镰刀菌素,产色素,具有大、小分生孢子,转管八次产毒量有下降;另一种则不产串珠镰刀菌素和孢子,无色素,后者在二株菌的单孢分离菌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0.9%和15.8%。由此可见,胶孢镰刀菌产毒稳定性受异核体和该菌单核变异性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