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新的蛋白饲料—福寿螺开拓及其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湘臣 《生物与特产》1990,(1):35-38,34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沿海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2—1994年连续3年采自海南至辽宁(包括台湾)沿海7个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研究结果。4项计数性状和3项度量性状,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判别函数显示,大多数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应源于遗传变异。各年差异变化无规律,可能与鳗苗漂游分布的随机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污水净化中的微生物降解王本昌,刘云龙(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134001)微生物的体积小而表面积大,繁殖速度惊人,能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污水通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下的设备,微生物便从污水中获取营养成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  相似文献   
14.
东方真鳊(Abramis brama),又名欧鳊,原产欧洲,广泛分布于黑海、亚速海、里海和咸海水系,后被苏联移植到内陆水域(湖泊、水库),从1948年至1967年,被移植到196个水域,其中72个水域已见生物学成活(37%),67个水域已见归化(34%),27个水域已进入渔获物(14%),成为苏联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对东方真鳊的食性,前苏联不少学者在移植该鱼过程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先后报道过巴尔喀什湖、  相似文献   
15.
大平二号赤子爱胜蚓在10—30℃区间内,呼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呈增强趋势,30℃以上呼吸强度急剧下降,30℃时呼吸强度最大为77.9±0.75,而以20—25℃范围内呼吸强度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6.
PCR技术在对虾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7.
海水养殖和良种培育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受铬渣渗水污染17年的3个鱼塘,至今藻类群落结构已多样化发展,除了绿藻门(Chlorophyta)为优势类群,占所有藻类属数61.1%外,还有硅藻门(Bacillarlophyta)占16.7%,蓝藻门(Cyanophyta)占11%,隐藻门(Crytophyta)和裸藻(Euglenophyta)各占5.6%。3个鱼塘藻类群落中的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与水体铬污染大致成负相关关系.S—W 多性指效,虽然冬、夏有差异,但冬天2号塘可升至3左右鉴于铬渣渗水污染的3个鱼塘,经过17年以后铬元素浓度已显著降低,量分别为0.0044mg/L,0.0056mg/L 和0.0069mg/L,已降至允许的范围,因此,作者认为该地区铬渣严重污染的水体有明显(?),已恢复至轻度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养猪场排出大量污水对外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已广泛引起人们关注.本文采用漂白Ⅱ号溶液(Chlorine Water Ⅱ)对猪场污水怍脱色与脱臭及去除 COD 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漂泊Ⅱ号溶液对污水脱色,脱臭及降解 COD 的效果均比较理想.漂白Ⅱ号溶液用量为1%时,可除臭65%,降低 COD50%,并把原来污水由黑色变为淡黄色;漂白Ⅱ号溶液用量为2%时,可除臭90%,降低 COD 量65%,并把原来污水由黑色变为黄色.  相似文献   
20.
代梨梨  彭亮  陶玲  郝柳柳  张辉  李谷 《微生物学报》2023,63(10):3811-3824
硫酸盐引起的生态学效应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关于硫酸盐对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的影响还知之甚少。【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硫酸盐对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的影响规律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采集自养殖池塘的底泥和表层水构建了试验系统,研究了加入约0 mg/L (对照组)、30 mg/L (T1处理组)、150 mg/L (T2处理组)、500 mg/L (T3处理组) Na2SO4后表层底泥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组成和共生网络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孵育第30天前,各实验组底泥微生物变化不大;但到第50天时,T2和T3处理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相比对照组均明显下降。相比其他实验组,T1处理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升高(P<0.05),T3处理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T1处理组增加了较多差异类群(62种),而T3处理组差异类群大量减少(45种)。共生网络图分析显示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引起了底泥微生物网络复杂性的增加,说明微生物群落可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响应硫酸盐引起的环境改变。冗余分析(redundant analysis,RDA)和相关性分析揭示底泥总有机碳、总氮和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底泥微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底泥微生物可能受到硫酸盐和有机质作用的影响。【结论】较长时间的高浓度硫酸盐会对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造成重要影响,微生物群落自身的转变和硫酸盐引起的有机质分解改变可能是造成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