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6篇
  免费   915篇
  国内免费   397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929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768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文和群   《广西植物》1992,(2):124-124
<正> 广西植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1991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柳州市科学会堂召开。到会正式代表56人,列席代表2人。大会总结了1987年底至1991年第五届理事会任期间的工作;讨论了学会今后的方向和任务;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或摘要38篇。 李树刚理事长作的工作报告主要有如下方面:①组织工作:成立了柳州、南宁、玉林三个地市植物学会;发展会员235人;基本完成社团登记。②学术活动:参与接待国外学者12人次并作学术报告2次;  相似文献   
62.
郭继勋  祝廷成 《生态学报》1992,12(4):295-301
分解速率和损失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枯枝落叶分解动态,羊草草原主要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减蓬(Suaeda glauca),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五脉山黎豆(Lathyrus quinqueneruivs),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分解速率的季节变化动态近似倒“V”字型,损失率的季节变化呈S型,反了枯枝落叶的失重情况,枯枝落叶的化学组成成分是造成不同种植物间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C/N比与分解快慢有密切关系,分解初期,枯枝落叶的损失符合指数衰减模型,枯枝落叶损失95%所需时间,羊草群落约为8.8a,杂类草群落约为9.7a,碱茅群落约为7.1a,碱蓬群落约为4.7a。  相似文献   
63.
金建华 《化石》1992,(1):4-5
古植物学界一般认为,(陆生植物)起源于绿藻,即在志留纪末期至泥盆纪初期。由于造山运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原来生活于水中的绿藻中的丝状藻植物,开始向两个方向进化,一方面是进化到配子体占优势的苔蓟植物;另一方面是进化到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的最原始的蕨类植物,从而形成了第一个陆生植物群——裸蕨植物群。那么,植物的登陆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4.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65.
66.
我国植物种群生态研究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种群生态学以种群作为研究对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是生态学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层次,因为它是物种存在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一、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历史Graunt于1662年进行了人类种群的生命  相似文献   
67.
核酸杂交技术在植物类菌质体病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国忠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295-298
  相似文献   
68.
西双版纳傣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用35S-甲硫氨酸或3H-亮氨酸作标记底物时,ToMV和N14 RNAs的共同翻译产物是160K、120K和35K蛋白,但ToMV-RNA翻译产物有50K蛋白。用35S-甲硫氨酸作标记底物时,BSMV总RNA基因组的主要翻译产物为130K、92K和88K蛋白。ToMV和N14 RNAs 对3H-亮氨酸和35SS-甲硫氨酸参八的促进可达对照的10—60倍。当同时加入ToMV和N14RNAs,产物种类为二者分别翻译时产物总和,cpm数低于二者单独翻译时的总和,50K蛋白的合成明显减少。不同时加入ToMV和N14-RNAs,先加入的mRNA明显干扰后加mRNA的翻译。BSMV和N14 RNAG翻译的干扰情况与此类似。不同mRNA翻译的优势取决于它加入体系的先后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70.
从安阳第一制药厂卷曲霉素生产的异常发酵掖中分离到一株噬菌体,定名为SC。呈现头部和尾部结构,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得15条蛋白质亚基谱带,含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其DNA分子量为10.89 x 106道尔顿,宿主范围很窄,热失活温度为70℃,在pH5—9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