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布鲁菌病是系统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在非流行区易被忽视。本病以骨关节受累常见,关节症状多数为反应性关节炎,以单关节化脓性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病例少见。本文报道1例布鲁杆菌性化脓性单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情况。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60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治疗优良率、手术前后不同Crowe分型Harris评分、手术前后行走及疼痛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1根据Harris评分,本组治疗优良率91.67%(55/60);2术后各Crowe分型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组术前自行行走及辅助行走例数分别为23及37例,术后分别为39例及21例;术前疼痛情况:无、轻、中及重度疼痛例数分别为1例、6例、22例及31例,术后分别为18例、28例、12及2例,手术前后行走情况及疼痛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标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42.16±10.32)分,显著高于术前(115.24±7.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 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60 例 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F-36 生存质量评价量表,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SF-36 量表各维度评分;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 结果:①观察组SF-36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Pearson 单因素分析, SF-36 量表综合得分在性别、职业、病程、治疗前景、内科慢性疾病数、10m 步行速度及K-L 分级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1);③经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病程(beta=0.772,S.E.=0.689,Wald=34.027,P<0.05,OR=1.99)、治疗前景(beta=0.778,S. E.=0.542,Wald=55.638,P<0.05,OR=1.88)、内科慢性疾病数(beta=0.929,S.E.=0.301,Wald=12.382,P<0.05,OR=1.72)、10m 步行速 度(beta=0.661,S.E.=0.381,Wald=19.929,P<0.05,OR=1.69)及K-L 分级(beta=0.992,S.E.=0.526,Wald=28.371,P<0.05,OR=2.31)为影 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差于健康者,病程、治疗前景、内科慢 性疾病数、10m步行速度及K-L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廖永强  彭可君  夏洪娇  刘剑荣  孟芳 《生物磁学》2011,(13):2535-2537,253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膝。结果:23例患者(25膝)随访3-8个月,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56.9分提高至术后93.3分。结论: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优良,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应证的把握和手术技术的掌握,其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3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自身免疫疾病,一般认为是由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中以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最为重要,另外作为非HLA的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也参与了RA的发病。PADI4是一种翻译后修饰酶,可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将精氨酸残基转化为瓜氨酸残基,瓜氨酸化后的蛋白质往往改变其分子构象,从而导致其生化活性亦发生改变。在不用种族的人群中,PADI4基因多态性与RA的易感性不尽相同。PADI4在RA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在机体内产生自身抗PADI4抗体,并且PADI4瓜氨酸化多种蛋白质引起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参与RA的发生与发展。近些年来的其他研究表明PAID4也参与了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尽管针对PADI4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等待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T细胞(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RA患者51例,根据RF测定分为RF+、RF-组,健康查体者(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h17细胞的百分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浆中IL-17,IL-6的水平。结果:RA患者CD4+IL-17+T细胞,IL-17、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F因子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CD4+IL-17+T细胞,IL-17、IL-6表达水平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RA中不同RF型免疫反应和炎症表达的不同,可能与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8.
类风湿关节炎与白细胞介素-18 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不明,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RA的发病机制。近年发现,白细胞介素-18可作用于RA发病的多个参与因素,成为研究RA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9.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6,(6):5-5
地球的大气圈大致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和热层4层。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一道生命防线,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阳光到达地面时,紫外线辐射大大减弱。如果没有臭氧层的保护,人类将会面临很多问题。1985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发现让科学家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对空洞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研究。  相似文献   
40.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氧化治疗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氧自由基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抗氧化剂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综述。结果:发现氧化应激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结论:抗风湿药物与抗氧化剂的配合应用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