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对老年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PD患者120例研究对象纳入PD组,另选取同期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PD组、对照组血清Aβ1-42、EGF、Hcy水平,比较各血清指标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中Aβ1-42、EGF、Hcy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β1-42、EGF、Hcy水平对老年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PD组患者血清Aβ1-42、EGF水平低于对照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D分期的加重,老年PD患者的Aβ1-42、EGF水平随之降低,Hcy水平则随之升高(P<0.05)。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的Aβ1-42、EGF水平和MMSE、MoCA评分低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Hcy则高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β1-42、EGF水平与MMSE、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Hcy水平与MMSE、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Aβ1-42、EGF、Hcy单独应用时对老年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而血清Aβ1-42、EGF、Hcy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841(0.738~0.932),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老年PD患者血清Aβ1-42、EGF水平呈低表达,Hcy水平呈高表达,血清Aβ1-42、EGF、Hcy水平参与了老年PD患者病情的发生、进展过程,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关联密切。血清Aβ1-42、EGF、Hcy水平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FD患者200例,按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重建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相关量表评分、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PFD,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利窍方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常氧对照组(Normoxia)、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慢性间歇性低氧中药干预组(Formula+CIH)、中药对照组(Formula)。CIH与Formula+CIH组置于间歇性低氧装置,通过充入氮气、氧气使O2含量在9%至21%间循环,每循环3min;Normoxia和Formula组则充入空气。其中,Formula+CIH与Formula组于每日造模前中药水煎液灌胃(24g/kg),而CIH组与Normoxi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动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微血管环技术观察ACh、L-Arg诱导的肠系膜动脉舒张反应,通过ELISA技术检测大鼠造模前及造模21d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应用Westernblot技术测定肠系膜动脉eNOS和p-eNOS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ormoxia组相比,CIH组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明显损伤、中膜增厚,ACh、L-Arg诱导的肠系膜动脉舒张反应明显减弱,血清中NO水平及肠系膜动脉p-eNOS/eNOS比值显著降低。消痰化瘀利窍方干预能够减轻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内膜与中膜病理损伤,改善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提高血清NO含量及肠系膜动脉eNOS磷酸化水平。而单纯给予消痰化瘀利窍方大鼠与Normoxia组相比各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结论:消痰化瘀利窍方可以减轻慢性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动脉功能损伤,其机制与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2例共有106个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肺32例,肾30例,胃肠17例。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12例;死亡28例,植物生存1例,病死率66.7%,所有死亡病例均合并肺及/或肾功能不全,30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仅2例存活。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是一个治疗困难、预后恶劣的综合征,及时预测并重点保护肺肾功能障碍器官和有效的预防是降低该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 分析117 例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比较两组手 术效果,评价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急诊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个月,急诊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术后3 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不但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术后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索非诱导ADSCs膜片/PRF复合植入物修复兔子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36只3月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个组即ADSCs膜片/PRF组、PRF组、空白对照组,在3%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解剖暴露出髁状突关节面并用裂钻分别在双侧髁状突软骨面上制备一3 mm直径、3 mm深的髁突表面软骨缺损区,按实验设计每个分组分别填入相应的植入物。分别在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相应时间点的动物采集髁突标本,标本进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查比较。结果:术后12周时空白对照组的下颌髁状突软骨缺损未能修复,PRF组有少量不规则、不连续的软骨形成,ADSCs膜片/PRF组的修复效果较好,表面软骨接近正常纤维软骨,与周围软骨连续性较好。组织学染色也显示ADSCs膜片/PRF组优于PRF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证明了ADSCs膜片/PRF复合物修复髁状突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赵春菱  赵晓琴 《蛇志》2012,(4):363-365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因素,探讨提高SAP救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5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17例和死亡组38例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间红细胞压积、血淀粉酶持续时间、血肌酐、血钙、血糖、血pH值、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胰腺脑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存活组。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发现,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与死亡有关,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SAP患者,应早期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对S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及时评估。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为SAP的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It has long been believed that the lysosome is an important digestive organelle.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the lysosome is also involved in pathogenesis of a variety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Huntington's disease, and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bnormal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deposition induced by iysosomal dysfunction may be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age-related neurodegeneration. In this review,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sosome and variou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79.
人工胰腺     
据统计,我国1980年的糖尿病发病率仅为1%。今天已猛增到3.6%。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5。更为严重的是,专家预测,今后十年,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将快速增长,有可能达到14%左右。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号杀手。除了糖尿病本身疾病之外,其并发症也十分可怕,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肾功能障碍、脑动脉硬化等,更使糖尿病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80.
内皮细胞微粒是活化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表面释放的直径1μm的小囊泡。它是反映内皮功能的标志物。研究表明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皮细胞微粒在炎症反应、凝血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等多方面能发挥有利和有害双方面的作用。脓毒症的研究进展和内皮细胞微粒密切相关。该文将就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