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竹叶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 90%乙醇提取物中利用MCI、硅胶、大孔树脂通过柱色谱技术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4-(4-羟苄基)-3,4,5-三甲氧基环己-2,5-二烯酮(1)、apigenin 6,8-di-C-β-glucopyranoside (vicenin-2,2)、7-羟基-2,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orchinol,3)、7-羟基-2-甲氧基菲-1,4-二酮(densiflorol B,4)、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酮(5)、正二十四饱和脂肪酸甘油酯-1(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2.
樟芝液体发酵粉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芝发酵粉的化学成分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脂肪、蛋白、纤维、还原糖、氨基酸、矿物元素、多糖、三萜、总酚.结果表明,樟芝发酵粉粗蛋白含量为47.78%,氨基酸含量为36.71%.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为主.还含有丰富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酚类物质和多种矿物元素.樟芝发酵粉的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3.
粉红粘帚霉菌丝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光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一种明显促进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Lindl.生长的粘帚霉属真菌——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 (Link) Bani.的菌丝体分离鉴定了1,3-二棕榈酰基-2-(4,4-二甲基庚二酸单酰基) 甘油酯(I),4,4-二甲基庚二酸(II)等4个化合物。其中,I为新化合物, II 为首次从本属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4.
世界红花种质的籽油脂肪酸组分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引自 48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栽培的 2 0 48份红花 (CarthamustinctoriusL .)种质资源的籽油脂肪酸分析表明 ,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7.30 %、1.2 8%、15 .76 %和 75 .33% ,其含量范围分别为 0 .99%~ 2 9.0 3%、0 .0 1%~ 5 .71%、5 .0 0 %~ 81.84%和 11.13%~ 88.30 %。来自不同地区的红花种质 ,各种脂肪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来源于孟加拉国的红花 ,亚油酸平均含量为 5 0 .6 8% ,来源于奥地利的红花 ,亚油酸平均含量高达79.0 4%。通过评价 ,分别筛选出 10个高亚油酸和 10个高油酸的品种 ,高油酸的品种中有 3个来自孟加拉国 ,而高亚油酸的品种大多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05.
对生长在添加有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硫代硫酸钠培养基中的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PCC 6803中的甘油酯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能有效地增加膜脂中硫代异鼠李糖二酰基甘油(SQDG)和磷脂酰甘油(PG)的百分含量,培养基中同时添加葡萄糖时能抵消硫代硫酸钠的这一效应。此外,硫代硫酸钠能显著增加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中十六碳酸(C16:0)的百分含量,这一效应也能为葡萄糖消除。硫代硫酸钠不能显著地改变SQDG中C16:0的百分含量,加入葡萄糖时能降低C16:0的百分含量。这些结果说明硫代硫酸钠可能充当一种还原剂使膜脂处于一种低的不饱和状态,同时加入葡萄糖时能降低硫代硫酸钠的还原力。此外,硫代硫酸钠还可作为SQDG合成中的硫供体。  相似文献   
106.
利用途径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条新的产甘油的代谢途径。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克隆3_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3_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 ) ,并将两个基因串连到启动子trc的下游,构建由trc启动子控制的能高效表达的多顺反子重组质粒pSE_gpd1_hor2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 1菌株中,构建得到的重组菌株GxB_gh能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结果表明重组菌株GxB_gh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甘油产量为4 6 6 7g L ,葡萄糖的转化率为4 2 87%。这为利用工程菌绿色生产甘油进行了前期的探索,也为进一步构建能生产1,3_丙二醇的工程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神农香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自湖北神农架的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nl.vaY.aromaticum Q.H.LiuetS.F.Zhang var.nov.)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分析技术和文献对照确定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黄酮甙(luteolin-7-O-β-glucopyranoside),刺槐素甙(acacetin-7-rhamnosidgluoside),1-单山萮酸甘油酯(glyceryl-1-monobehenate),山萮酸(behenic acid)。  相似文献   
108.
杨淼  孟迎迎  褚亚东  薛松 《植物学报》2018,53(6):812-828
以模式藻株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材料,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其极性甘油酯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综合利用UPLC-ESI-Q-Trap/MS的一级质谱扫描(中性丢失或母离子扫描)及UPLC-ESI-Orbitrap/MS2的二级碎片信息扫描, 共鉴定出109种极性甘油酯分子; 再通过外标法利用UPLC-ESI-Q-Trap/MS在多级反应监测模式下对各分子进行靶向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莱茵衣藻的极性脂以糖脂MGDG、DGDG及甜菜碱脂DGTS为主, 所有极性脂的分子组成表明, DGDG、SQDG、DGTS及PI是C18脂肪酸的去饱和载体。该研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莱茵衣藻极性甘油酯组的结构图谱及定量分析技术平台, 为微藻极性脂生物学功能及脂质代谢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了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JHM)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飞行能力及飞行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总体而言 ,用JHM (30 μg/蛾 )处理过的成虫飞行能力比对照 (丙酮处理 )的弱 ,但因性别及处理后的时间变化而异 :处理雌蛾的飞行能力在处理后的 1d到 3d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4d到 6d则显著低于对照 ;处理雄蛾的飞行能力一直比对照的强 ,尽管差异不显著。处理过的雌蛾飞行个体比对照的少 ,而处理过的雄蛾比对照的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JHM处理过的雌蛾甘油酯含量在处理后的 3d后明显下降 ,而处理过的雄蛾甘油酯含量一直比对照的高。但无论是雌蛾还是雄蛾 ,处理的与对照的糖元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作用于成虫体内甘油酯含量是保幼激素影响粘虫飞行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 ,对保幼激素影响粘虫飞行能力的其它可能原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酿酒酵母gpd1和hor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途径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条新的产甘油的代谢途径。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克隆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3-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并将两个基因串连到启动子trc的下游,构建由trc启动子控制的能高效表达的多顺反子重组质粒pSE-gpd1-hor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构建得到的重组菌株GxB-gh能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结果表明重组菌株GxB-gh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甘油产量为46.67g/L,葡萄糖的转化率为42.87%。这为利用工程菌绿色生产甘油进行了前期的探索,也为进一步构建能生产1,3-丙二醇的工程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