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九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连明  张长芹  王中仁   《广西植物》2000,20(4):377-382+39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对 9种杜鹃属 ( Rhododendron)植物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 10个酶系统的 14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 ,9种杜鹃花在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 ,多态位点比率数为 P=2 8.6%~ 57.1%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3~ 1.9,平均预期杂合度 He=0 .111~ 0 .319,平均观察杂合度 Ho=0 .0 83~ 0 .381。种间的多态位点比率非常高 P=10 0 % ,这说明杜鹃属种间的遗传分化较高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合性基因多样化比率 Fst=0 .683,表明各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2.
黄杜鹃对美洲斑潜蝇的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闹羊花素 Ⅲ 50 0mg/L对美洲斑潜蝇 2龄和 3龄幼虫的取食抑制率分别为 77 34%和6 7 6 6 % ,高于杀虫单的取食抑制率。对 2龄和 3龄幼虫的LC50 分别为 2 0 8 6 5mg/L和 30 0 6 2mg/L。药膜法测得对成虫 2 4h的LC50 为 159 0 7mg/L ;4 8h为 54 85mg/L。黄杜鹃花几种粗提物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取食抑制作用和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83.
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猴头杜鹃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分析、揭示了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纤维形态随轮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4.
以光声光谱技术对经不同光强预处理的 3个杂种杨无性系即三倍体无性系B34 2、二倍体无性系B1 1[(Populusalba×P .glandulosa)× (P .tomentosa×P .bolleana) ]和三倍体无性系B34 6 [(P .tomentosa×P .bolleana)×(P .alba×P .glandulosa) ]的光合放氧、光声热信号及光化学能量贮藏进行测定。叶圆片的光声放氧信号和光化学能量贮藏与预处理光强度成反比 ;而光声热信号与预处理光强度成正比。光化学能量贮藏分配到PSⅡ的份额要比分配到PSⅠ的多。在强光胁迫下PSⅠ的光化学能量贮藏要比PSⅡ的光化学能量贮藏稳定。 3种抑制剂 (strepto mycin ,dithiothreitol,sodiumfluoride)均对叶圆片的光声放氧信号有影响。无性系B1 1和B34 2抵抗光胁迫的能力比无性系B34 6高  相似文献   
185.
潘洁 《植物研究》2000,20(1):27-35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横断山系的东北段,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4变种2亚种。在贡嘎山地区东坡的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有43种(包括变、亚种)杜鹃,西坡则分布有63种(包括变、亚种)。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区系组成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大致分为:1、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只有1种杜鹃。2、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有78种(包括4变种, 2亚种),其中(1)1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并经云南入缅甸分布;(2)44种为四川特产;(3)5种为贡嘎山地区特有种。另外,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区系还有其特点:1、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2、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化中心之一;3、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有垂直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186.
云锦杜鹃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金则新  柯世省 《植物研究》2004,24(4):447-452
自然条件下, 对云锦杜鹃光合作用日进程和光响应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夏季晴天云锦杜鹃阳叶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 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胞间CO2 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 中午胞间CO2 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 中午最高。阴叶净光合速率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变化不大。一天分时段光响应试验表明, 阳叶饱和光强和表观量子效率上午较高, 下午有所降低, 而光补偿点下午有所上升。阴叶的这些光合参数在上午和下午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强光下光抑制的发生是引起云锦杜鹃阳叶光合效率午间降低的重要原因。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 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7.
八肋游仆虫Rab家族新成员Eo-rab-1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凌燕  柴宝峰  梁爱华  孙永华  王伟 《遗传》2006,28(4):437-442
Rab蛋白家族属于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家族Ras超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主要在囊泡运输中起作用。本实验运用PCR、RT-PCR等技术,从八肋游仆虫中克隆到一种新的ra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核中,该基因全长884bp,除去两端的端粒与非编码区,该基因在大核中由723bp组成。从小核中克隆相应的基因片段,此基因片段序列与大核中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在小核中无内部删除序列的存在。通过RT-PCR,从mRNA获得的该基因的开放读框为663bp,表明该基因在转录过程中有内含子的删除。大核基因序列和cDNA序列比较,发现60bp的内含子序列位于大核基因的153~212bp之间,并符合一类内含子GU-AG剪切规则。在遗传密码使用上,该基因内部含有2个TGA,在游仆虫中编码半胱氨酸。同时首次发现,八肋游仆虫基因使用TAG作为终止密码子。NCBI上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翻译的蛋白与其它物种Rab1蛋白的同源性达49%~52%,因此我们将它命名为Eo-rab-1N,GenBank登录号为DQ105562。Eo-rab-1N与其他物种的Rab1蛋白构建进化树,发现该蛋白的进化与物种的进化保持一致,表明该基因在细胞中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8.
蓝果杜鹃(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9.
封面图说     
<正>长白山高山苔原带——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中上部,是长白山植物分布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地带。这里气候恶劣,土壤瘠薄,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单调。这里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高山的强烈日光照射,使这里的植物都呈现生长期较短,花期集中的特点。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长白景天等。很多植物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极地植物,为欧亚大陆东部独有的高山苔原带植物,研究和保护好这些植物尤  相似文献   
190.
蓝果杜鹃( 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