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种间传粉在杜鹃花属自然杂交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杂交是物种形成的一个途径,在植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杂交主要通过种间的基因交流,花粉传递则是基因交流的主要途径。马缨花(Rhododendron delavayi)、大白花杜鹃(R.decorum)、迷人杜鹃(R.agastum)和露珠杜鹃(R.irroratum)是在云南广泛分布的杜鹃花种类,马缨花与大白花杜鹃形态上区别明显,而它们的可能杂交种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在形态上基本介于二者之间。本文对这4种杜鹃花的开花物候和访花昆虫的种类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其繁育系统和种子萌发的实验。我们发现马缨花的花期从3月初至5月底,迷人杜鹃与露珠杜鹃花期基本一致,为3月初至4月初,二者同大白花杜鹃基本不存在花期重叠,大白花杜鹃的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底。4种杜鹃花的开花期不同年份稍有变化,其单花开花周期都在一周以上。4种杜鹃花的传粉昆虫虽然种类和数量上有所不同,但都以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主,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其共有的传粉昆虫。繁育系统研究发现,除露珠杜鹃外,其余3种自花不育,而种间杂交不存在任何生殖障碍,可以产生萌发率很高的种子。通过分析4种杜鹃花开花物候重叠、共有传粉昆虫及种间杂交可育等现象,探讨了传粉昆虫和异花授粉的机制在自然杂交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及杂交种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蓝果杜鹃( 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F-kB 和TGF-beta1 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 的白内障患者24 例,共24 眼,且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30 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NF-kB 和TGF-beta1 的表达,并进行泪液分泌试验、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 和泪河高度测量四项检查。结果:NF-资B 和TGF-茁1 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术前相比,术后15 天患者NF-kB 和TGF-beta1 染 色程度显著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5 天比较,术后30 天NF-kB 和TGF-beta1 染色程度减弱,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5 天泪膜破裂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荧光素染色明显增强;与术前相比,术后30 天四项检查 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可提高白内障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NF-kB 和TGF-beta1的表达,与术后眼膜的炎症反应 有关。  相似文献   
4.
玉龙雪山种子植物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地处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基于植物数据库和种子植物名录并结合野外采集的植物标本资料,我们得出玉龙雪山地区有超过2 815种的种子植物,其中96种为濒危物种的结论。同时完善和补充了丽江高山植物园种子植物名录,并基于植物的用途和特性分析和评价了资源植物;讨论了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蓝果杜鹃(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灯台报春组植物Section Proliferoe的7种报春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其中腾冲灯台报春和川东灯台报春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结合已报道的灯台报春组其它植物的细胞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灯台报春组植物在染色体基数、染色体形态、着丝点位置及染色体对称性上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灯台报春组有核型记录的种类中,其核型都属于Stebbins的2A型或2B型,核型差异很小,染色体基数均为x=11,推测其可能与报春花属中具有相同染色体基数的组亲缘关系更近。结合已发表的灯台报春组植物的细胞学资料及它们的形态特征,对其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该组的系统学及演化关系提供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份和9月份,作者在对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地区进行考察时,采集到了中国特有种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 mallophylla)的标本,这是近百年来对该种除模式标本外的再度发现。根据在大巴山观察及采集到的材料,作者对过去该种的特征描述中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了澄清,更正和补充了其形态描述;对历史上混淆的几个种列出了检索表;报道了该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根据国际通用的“红色名录等级及标准”对其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种子的形态,并初步研究了萌发基质、光照、人工破坏内果皮和pH梯度碱液处理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种子(带内果皮)平均大小为0.94cm×0.52cm×0.17cm(长×宽×厚),千粒重约234.3g,有萌发瓣;红土/腐殖土/泥炭土(v/v/v,1∶1∶1)为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的适宜基质;种子在光、暗条件下都能萌发;人工破坏内果皮能明显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碱液处理对云南蓝果树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但对中国蓝果树(N.sinensis)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本文还对云南蓝果树的致濒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2006 年6 月份和9 月份, 作者在对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地区进行考察时, 采集到了中国特有种川东灯台报春( Primula mallophylla) 的标本, 这是近百年来对该种除模式标本外的再度发现。根据在大巴山观察及采集到的材料, 作者对过去该种的特征描述中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了澄清, 更正和补充了其形态描述; 对历史上混淆的几个种列出了检索表; 报道了该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 根据国际通用的“红色名录等级及标准”对其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五种野生观赏报春花引种驯化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采自云南西北部的5种野生报春(灰岩皱叶报春Primula forrestii Franck,海仙花P,poissonii Franck,橘红灯台报春P.bulleyanan Forr.,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 Franch和钟花报春P.sikkimensis Hook)的引种驯化研究。将采自不同地方,不同气候以及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子,通过在不同控制条件下包括基质、温度、光照等“从种子到种子”整个过程的实验观察,得出结果如下:(1)虽然每个种的种子在不同的基质中萌发率参差不齐,但所有种子在昆明栽培条件下都有高的萌发适应性。(2)虽然它们的开花时间不同(海仙花和偏花报春除外),但所有从播种获得的植株要10—16个月才能开花,与野生报春相比栽培的报春花花期提前2—3个月,灰岩皱叶报春还出现了重瓣花。(3)苗圃的报春花结实率比在野生状态下的低,人工授粉后座果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